學生:徐易達學生:吳姿俞學生:黃麗慈學生:陳品葳學生:方鈺婷學生:張瑀真

 

首頁 
聲音記錄年表 
課程內容介紹 
學習成果展示 
相關資源 
 

《螃蟹歌》

唱片品牌:日蓄飛鷹(F9, F10)

音樂內容:小曲。調式:五聲音階宮調式。

        歌詞語言:閩南語。

演奏者:阿椪 演唱(閩南語)、東蕙芳音樂團 伴奏。

 

        【螃蟹歌】的內容為兩片10吋蟲膠唱片,其中歌詞已經模糊極難辨認。根據林倚如〈「一串歌喉工婉轉」-日治時期台灣藝旦音樂研究〉論文中有略微提到這首歌:還有些小曲尚未見到相關論述者,如【思到春來】、【拾全】、…、【賞月】、【螃蟹歌】等,有待日後的考證。它在當年日蓄飛鷹的廣告上被列為小曲,其實並非指各地民歌、或是民間戲曲中會出現的小曲,而是指流行歌。根據李坤城老師的上課講解,【螃蟹歌】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是「原創歌曲」,可以說是現今所知最早的台灣流行歌曲。它一共包含了兩片唱盤,一片唱盤兩面,同樣的旋律不斷重複,但歌詞不斷改變並適時地加入變奏或花腔。上圖為歌曲第一段的採譜。

        我們可以從曲中感覺到,雖說【螃蟹歌】是一首流行歌曲,但和現今時下所謂的流行歌曲相差甚遠,乍聽之下還以為是來自何處的地方民歌。但可以由此而推測,【螃蟹歌】可以說是民間歌謠轉向流行歌曲風、民眾從欣賞長篇大戲到短曲為主的轉捩點:因為民歌大多為口頭傳唱、作者不詳,但【螃蟹歌】有作者、演唱者並用來做為商業發售;早期音樂多半以語言咬字為重,若它屬於戲曲中的小曲之類,那其音調大多會受到歌詞的轉音、聲腔影響,但【螃蟹歌】以不斷反覆的固定樂段來作為整首歌的骨幹,中間甚至安插一固定歌詞(或虛詞)的段落,讓人聯想到這和現今流行歌曲的副歌段落也許有些關連;另外,一面固定反覆兩段的長度,也顯示出作曲開始遷就錄音技術(唱片播放時間)的考量,也可看出現今流行歌曲三分鐘長度通則的原因,而這種情況不只在國外,在台灣音樂的錄音上也稍可瞧出端倪。以上種種跡象可讓我們看出在【螃蟹歌】一曲中,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雛形。

        在台灣唱片史上,除了日蓄出版過【螃蟹歌】之外,古倫美亞也有一片名為螃蟹歌SP,其由藝但秋蟾演唱洋樂伴奏;另外還有一片為古倫美亞跳舞樂團所演出的跳舞音樂螃蟹歌。從演出編制的改變亦可發現,台灣音樂受到外來音樂文化影響下的改變。除此之外,古倫美亞於1932年發行了一張名為【台北行進曲】,並由純純演唱的專輯,且根據周添旺日記上所述,【台北行進曲】的曲調是來自於藝旦秋蟬演唱的【螃蟹歌】版本。而此時的【台北行進曲】曲調已和最早出版的【螃蟹歌】有很大的出入,轉音沒有初版多樣、沒有花腔、旋律也不盡相同,在音質與清晰度上,【台北行進曲】則比1926年左右的【螃蟹歌】好很多;速度比起最早的版本也相對穩定,較沒有那種,為了趕在三分鐘錄完趕拍或速度不穩的情形;歌詞由閩南語和日語組成,內容描述在當時的台北地區遊玩的情景,詞中提到蓬萊閤、跳舞俱樂部、淡水河等地,十分有趣並寫實。從不同年代的唱片比較上也可以看出,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以及錄音技術的演進。

 

從【螃蟹歌】一曲被一再改編出版的情形下看來,此曲在當時必定也造成流行,就如同現今樂壇排行榜上的前十名金曲同樣,才會讓我們能在今日一窺它的面貌。可惜的是,因為年代已久的緣故,SP上的聲音已經模糊難辨,關於此曲的文獻資料也不多。要如何將這些珍貴老故事從這塊土地上的記憶中重新挖掘、重現,是未來一個重要且艱辛的課題。

 

參考資料:

          李坤城老師上課資料與筆記。

          桃花開出春風-78轉萬花筒網路老曲盤分享會-行進中的行進曲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398737

 

 

 

 

 


著作權所有 (c) 2009 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多媒體應用組。保留所有權利。

建議瀏覽環境:1024 X 768 螢幕解析度

cuteleeds131@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