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攝影與紀錄風格 / 林志明

 

123

 

 

 

 

這篇文章的寫作動機來自兩個方向:
首先,在教學研究的過程?,我和學生們發現,紀實攝影、報導攝影(及它們其它的相關名詞如寫實風格、攝影人道主義、歷史攝影、新聞攝影)等名詞,在台灣的使用漸趨含混,造成了許多概念使用上的困難。這些概念區分的困難和必要,如何加以解決?由於最近歐洲學者所作的歷史性爬梳工作的出版,似已露出一道曙光。嘗試由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兼顧攝影史和攝影批評發展史的雙元互動過程,顯然是一個十分值得嘗試的方向。面對這第一個問題,本文將以引介最近出版的一些文獻著作著手。
接著,經由去年一些重要的展覽發動,「紀實攝影」又再度回到美術館中,也引發了一些理論上的探討興趣。比如游本寬先生在去年瑞士《du》雜誌紀實攝影展時 為文提出的問題:「生活中,相同的影像出現在報上和消遣性雜誌中的認定是截然不同,更何況是『進入美術館』!傳統的美術館即使有社教任務,但主要仍是藝術成就表彰的場域。也因此,『紀錄攝影』進入其展示空間時,特殊的閱讀氛圍無形地誘導觀眾要多去體會拍照者如同藝術家般的主觀意識,而把影像的客觀、見証特質暫置一旁。『紀錄攝影』此時似乎已和影像紀實的使命無關,取而代之的是攝影者在圖象或藝術上的表現。」 攝影和傳統藝術概念本來在歷史上便具有的對立性,在這個交會點上顯得更為尖銳:紀錄性影像進入美術館中展覽,是否只是暫地被剝去了原有的特質,被人用另一個角度觀賞?或者,這所謂紀錄的特質,原來就可能只是攝影家所給予影像的一種外衣呢?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認為,美國攝影家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所提出的「紀錄風格」(documentary style),可以是一個良好的思考起點。more


藝術與社會學的交會:哈克與布赫迪厄的自由交流 / 曾少千

 
書名:

Libre-Échange

(自由交流)

Free Exchange

作者: trans. Randal Johnson and Hans Haacke trans. Randal Johnson and Hans Haacke
出版社: Paris: Édition du Seuil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1994 1995

在跨國企業贊助風行、新保守勢力抬頭、新聞媒體引導民意和價值觀的今天,
藝術家和知識份子如何維護其自主性與發揮批判力,進而發表暮鼓晨鐘之作以匡正時弊呢?在市場和媒體的象徵性壓制下,學術和藝術的成果如何在無查禁的環境中自由交流?在後現代的虛擬理論大行其道之際,現代主義作家如何提供示範,使我們重新掌握具體的現實,對抗歷史的遺忘和扭曲呢?這些問題是德國藝術家漢斯•哈克(Hans Haacke,1936-)與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於1980年代中期至1993年間,所進行的一系列對談的重點。一般人或許難以想像社會學教授和藝術創作者的相遇能迸出多少火花,畢竟兩者的專業背景和工作內容截然不同。然而當哈克與布赫迪厄在1980年代中期結識之後,他們發現彼此對於文化政治的觀點有許多交集,對於批判的價值和策略交換意見,並互相欣賞對方在藝術和學術領域上的成就,於是在法國基金會(Fondation de France)的安排下,錄製一系列的對談,經過兩人的補充修正後,收集整理於1994年出版的《自由交流》一書。more


當代藝術裡同床異夢的枕邊人: 當精英藝術碰到了大眾文化 / 吳金桃

   
書名:

High Art Lite

(輕薄短小的高級藝術)

  作者: Julian Stallabrass
  出版社: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出版年: 1999

很難想像有那個時期的英國視覺藝術,能夠像1990年代的當代藝術那樣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同時擁有那麼多藝術家在世界各地展覽、在全世界享有那麼多的觀眾,這股熱絡的英國藝術風潮,正是史塔勒伯斯(Julian Stallabrass)在其於1999年出版的新書「輕薄短小的高級藝術」 (High Art Lite) 所要深入探討的。…more


布希亞論攝影 / 林志明

   
書名:

Car l'illusion ne s'oppose pas à la réalité...

(因為幻象並非對立於現實)

  作者: Jean Baudrillard
  出版社: Paris, Descartes & Cie
  出版年: 1998

對法國當代思想家布希亞有一點印象的人可能會認為,布希亞對影象基本上應該是抱持著非常負面的看法,因為影象似乎就是他聞名的擬像社會的最佳運作者 。然而布希亞本身對攝影影象不但給與最相反的擬像社會反抗者角色,而且,他自己也拍攝照片,並且在最近10年展出而以攝影家的名義在社會行走,這一點恐怕是一個本地少人知聞的消息。 .....more

 


回音的回音 -許綺玲《糖衣與木乃伊》書介/ 林志明

   
書名:

糖衣與木乃伊

  作者: 許綺玲
  出版社: 美學書房
  出版年:

2001.1

許綺玲的新書《糖衣與木乃伊》(美學書房2001年1月出版),應該是許多人期待的。這本文集所輯的短文,發表於最近兩年的新朝藝術月刊,同時亦在中時人間副刊轉載,相信讀者眾多。人間因為是報紙,相片複製有一定限制,而目前的集結由在台耕耘攝影美學最力的美學書房(原台灣攝影工作室)出版,在圖片的印刷和編排上,都是台灣同類出版品中的翹楚,這是希望能全部概觀此一系列如我之讀者之福。......more

 

 

新書通報2004下半

新書通報2004上半

紀錄攝影與紀錄風格 / 林志明

藝術與社會學的交會:哈克與布赫迪厄的自由交流 / 曾少千

當代藝術裡同床異夢的枕邊人: 當精英藝術碰到了大眾文化 / 吳金桃

布希亞論攝影 / 林志明

回音的回音 -許綺玲《糖衣與木乃伊》書介/ 林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