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本觀念養成 - 好的觀念影響一生

01-10    11-20    21-30    31-40    41-50

01.與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長幼、位階、親疏等差異,不論是打招呼或一件事情的表達 都要考慮不同的方式,例如早上對父母道早安可以用撒嬌的口吻,對師長道早安應帶恭敬,對同學道早安也許活潑中帶些問候。雖說:「禮多人不怪」,但是表錯情 可會壞了情誼。
如果你和你的的同學很熟,私底下可以叫他不太難聽的綽號,或開開不傷大雅的玩笑,但是對於大多數的人,他們還是會在乎你的應對,不好的感受就算嘴巴不明白 說出來,對你的評價也會大打折扣;特別是對不太熟的朋友和老師、長輩,在互表親切的同時也要保持禮貌、有分寸。

02.與人互動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 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說:「觀察一個人,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神更清楚;眼神無法遮掩他的惡念,內心存正直善良,眼 神就明亮;內心存邪惡,眼神就混濁不明。所以只要聽他所說的話,再看看他的眼神,哪一個人能隱藏呢?」
當別人在講話時,你的眼睛就要一直看著他,才能真正明白對方的意思。如果旁邊有人發言,就轉頭去面對那個說話的人。當你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如果眼神漂移, 不但讓人感覺不受尊重,也會讓人對你講的內容產生懷疑。

03.認真聽懂別人的話意,有困難或有異議要即時反應
人與人的交談,大部分都可以把一串話理出一、二個重點,有些人聽進了百分 之九十五的話,卻漏了那百分之五的重點;高境界的溝通應是聽懂別人沒有說清楚或沒說出來的話,其次是能聽懂對方話中的重點。
老師交待了許多事,並且針對重點強調再強調,還是常有幾位小迷糊不知道;應該要認真聽懂別人的話意,有困難或有異議要即時反應,不要想說在學校還可以補 交、補做;如果這關係到唯一機會的重要決選呢?人生往往許多重要機會就這樣消逝無蹤。

04.弄懂什麼是團體生活的意義
在一場國際級球賽中,最被看好的強國隊主將,在前半場主攻得分不少,但是 卻在中場被教練換下來,最後強國隊以極小的差距飲恨,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教練會這麼做,教練事後對所有隊員說:「我們是一個團隊,雖然不管誰主攻,只要得 一分就是一分,但是個人英雄極可能會造成團隊得分下降,因為主將會受體力限制,會因為強出頭反倒使原本有可能的得分失去,更重要的是,當整隊全仰賴一個主 將時,會讓其他隊員失去得分的機會,進而減低表現的衝勁及得分,如果有一天主將失常或離開,整個團隊就解散了。」
幾年前有一首很紅的歌,歌名叫做「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是的,只要不犯法,有什麼不可以呢?在團體生活裡,有許多事雖然沒有犯法,但是你就是不可以 做;上課中因為你的吵鬧,會使班級學習氣氛頓時下降;作業因為一個人遲遲未交,學藝股長要多花許多時間清點、催交、等待。要清楚弄懂什麼是團體生活的意 義,不要有過多的個人獨特作為。

05.弄懂 國中教育的目標和個人的需求
不管讀書、社團活動或打掃工作,都有它的教育意涵;曾經有同學不掃地,並 且告訴老師:「我來學校又不是來學掃地的」,向家長反映,家長除了認同小孩的說法,還加說:「其他同學都有掃嗎?我來檢查看看」。
國中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其基本 內涵至少包括: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方面等。用一般易懂的話來說,來學校不外乎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識學習、結交益友;大概沒 有人會以混日子、抽菸、搗蛋做為來學校的目的吧。

06.別人有好的表現要替他高興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正增強」,如果用在同學的日常學習表現,大概 是指同學有了好的表現後,某一獎賞或鼓勵能使他感到滿意、愉快或興奮,因而使他願意更努力追求進步,這就是正增強。當一個人有好的表現被獎勵會產生正增 強,如果同時被看到、被同儕認同與推崇時產生的力量更大。
在班級裡,大家應該要培養出一種互相扶持、大家一條心的氣氛,當我有好的表現時,很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同樣的;當別人有好的表現時,也會很希望受到你的 讚賞,不管是誰有好的表現,都是共同屬於自己班上的。下次當班級裡任何人有好的表現,或者很盡力就快有好的表現時,請給一些關懷的問候,或響亮的掌聲(六 下或持續三秒鐘)。
 
07.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主觀的想法,往往會因此而忽視別人的看法,以眼神、 動作或語言的不認同來打斷別人,讓人不能放心的暢所欲言,好的點子或創意的答案就此掩埋,民主的修養應該要—「不認同別人的發言也當尊重別人發言的權 利」。
我們常常會在面對老師問題時,心中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但是擔心別人聽了會怎樣想,是不是會嘲笑我、看不起我,所以只能選擇沉默以對。答的不好,也許是另一 種發想的開始;其實在一個二、三十人的班上,本來就該存有好多不同的想法,越多的想法發言越能激出最佳的創意火花。

08.自己有好的表現可 以適當顯露,不要炫耀;輸給別人也不要生氣或過度矯飾
雖然努力追求好的表現並不是為了得到讚賞,但是被注意到並且得到讚賞,往 往令人感到榮耀,並為下次更好的表現加添薪柴;如同上一點所說,當自己有好的表現總希望可以讓別人知道,可以來點讓人興奮的掌聲,所以適當顯露給同學、老 師知道,是很理想的;如果刻意炫耀、吹噓,往往反而會讓人忽視你好的表現,而看清你的缺點。
當自己輸給別人也不要生氣或過度矯飾,考試輸了說因為自己不作弊、競賽輸了說根本還沒盡全力、幹部選不上說因為自己不屑當,這類說法不但讓人聽了不舒服, 也顯露出自己小心眼和缺乏自信。

09.常說「請」、「謝謝」、「對不起」

當別人「請」我們做某些事,心裡會比被要求去做更樂意;當別人「謝謝」我 們做某些事,就算辛苦也會感到輕鬆,甚至連連說「沒什麼,小事一件嘛」;當別人因為某些事向我們說「對不起」,就算本來真的很在意,也會因此放下大半的不 快。
同樣一件事情,因為說話的語法將得到不同的效果,常向你的同學和老師說「請」、「謝謝」、「對不起」,不但讓人舒服,也可以顯示一個人的禮貌和教養。

10.對同學和老師,不可以有不禮貌的小動作和不適當言語
社會上常發生因為瞪人一眼、做個帶有輕蔑的小動作,或是講了讓人有不愉快 聯想的話語,而被人砍殺的例子;曾有同學脾氣很好,怎麼消遣他都不會生氣,有一天同學以一句低級玩笑話扯到他的媽媽,這個同學竟爆炸似地發狂,事後才知道 他的家庭有段極不如意的過去,一句玩笑話剛好刺中痛處。曾經有一位很嚴肅的老師,在某次團體照裡被一位活潑的女同學在後腦勺擺了個逗趣、也許還帶點不友善 的手勢,事後雖然沒受到訓斥,仍被這老師到處埋怨不已。
在學校對同學和老師,不可以有不禮貌的小動作和不適當言語,不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困擾,也容易影響到互動的氣氛,不要自己認定它無傷大雅,因為往往是「言 者無心,聽者有意」。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