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可主動要求獎賞,收到小獎賞也不應嫌
棄 在童軍活動裡廣為使用的「榮譽制度」,常常會對表現優良的小隊或個人做獎
賞,也許只是一小包餅干,也許在小隊旗上蓋上一個毫不起眼的章、甚至只是一片特別造型的葉子,當小隊或個人得到這樣的獎賞,都會感到無比的興奮與驕傲,不
是那包餅干或葉子的金錢價值,而是受到肯定的精神鼓舞,是難以言喻的榮譽。
12.用小小的貼心,也可以為別人製造驚喜當你表現良好,收到一支老師送的原子筆,請面露微笑收下它,並向老師說聲「謝謝」,就算你的筆盒裡更高級的筆多得用不完。 是否曾經因為別人的貼心,而令你驚喜感動過?例如你請假的時候,同學不但
把你的工作做完了,還特別把前一天老師發的考卷、上課筆記、要求事項都清清楚楚整理給你。
13.專注欣賞別人的表
現我們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很固定而緊湊,如果不是特別的日子,一般不會想到要特別為別人做什麼;在家裡可以試著把全家的鞋子排好、幫忙清洗碗盤,或者在出門上 學前向愛你的家人來個擁抱。在學校可以表現的機會也很多,在學藝股長很忙的時候主動幫他清點作業本、在同學身體不舒服又強忍的時候來告訴老師並陪他去保健 室、在教師節的時候送給老師一張小卡片,只要有心;用小小的貼心,也可以為別人製造驚喜。 世界知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在台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演出過程中,由於觀眾遲到,
不斷有工作人員帶遲到者入場找位子,甚至發出聲響干擾演出,馬友友最後忍不住暫停演奏。某位國寶級相聲演員開場前語重心長地說:「我一場相聲要準備大半
年,不看稿要講上萬個字,如果你不願意專注欣賞,請離開;否則請將手機關機吧!」當台上演員努力的想要呈現最完美的表演,看見台下三三兩兩低頭滑著手機,
只怕詞都忿忘了吧。
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在台上算一題數學、講一個笑話或做某項表演,正在進行中就有同學嘰嘰喳喳的自顧講話、甚至起身走動,台上的你會有什麼感覺?當別人 正在努力表現時,就算他表現得不是很好、就算這個笑話你聽過一百遍了,請專注欣賞別人的表現,不但尊重表現的人,也尊重想欣賞的人。 老師上課的時候更應該如此,不要老是把「無聊」、「無趣」掛在嘴上。 14.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問題 在英文的對話裡常有問答,當我們不太會的時候多只回答「Yes」或是
「No」,日常生活中和別人應對千萬不要這樣,盡可能要完整一句話回答,例如;同學向你說:「你好嗎?」你可以回答:「很好呀,謝謝,你呢?」、老師問你
請假的原因,不要只回答:「有事」,若再問什麼事,又回答:「家裡有事」……。
作業、考試或老師問你問題,盡量不要只是簡答一兩個字,不但不禮貌也不容易讓人明白你真正的意思。 15.不可說謊,對於想保留的內容可轉移話題、簡單帶過或明白表示想保留 西洋有句諺語:「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誠實是上策」。中國人有句話說:「善意的謊言」,其中善意與否往往是由說謊的人自己認定。
為了隱瞞一件事情,常常必須撒更多的謊來圓先前的謊,別人不一定會當面拆穿你,對你的評價又將如何?有些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說的是善意的謊言,但是衍生的 後果呢?別人的想法呢? 你看到同學破壞公物,最好主動向老師報告,如果老師都已經在查問了,你還說不知道,這不是朋友的義氣相挺,不但害了他、損失了班費,事後更會讓老師認為你 和那位破壞的同學是相同的。當然;有些隱私的話想要有所保留,可轉移話題、簡單帶過或明白表示想保留。 16.每天都要完成作業 曾多次有家長和老師談到,國中生怎麼都沒有作業?
小學生在學習方面比較無法自我要求,老師必須每天規定一點作業讓他回家練習,此外;國中是分科教育,科任老師並不知道每位老師作業規定情形,只能依進度做 適當要求,但是極少會出現回家都沒有作業的情形。 國文老師請同學回家先把下一課預習一下、英文老師請同學回家把第三課單字背下來、美術老師請同學回家找一張梵谷的畫作圖片或報導;不但有作業,而且幾乎忙 不過來呢! 每天都要完成作業,一天落掉一些,就算不考慮校規的處置,三年後除了一張國中文憑,幾乎沒有任何收穫。 Never
put off unti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今日事今日畢。
17.每晚睡前確認好隔天應用的事、物 家庭聯絡簿除了讓家長和老師可以互相聯絡,也讓同學可以記下許多隔天應用
的事、物,每晚睡前做一下整理並確認,可以讓人睡得更安心,不會出現要交一個物品,每天告訴老師:「忘記了」,而且竟然可以連忘一個禮拜。
人的記憶有限,且未必可靠,可以善用筆記本和聯絡簿輔助,養成每晚睡前確認好隔天應用的事、物的好習慣,這會讓你的生活處事更有條理、更有效率。 18.知識積少成多而且多多益善 荀子勸學篇說:「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句老
師改寫的話是這樣的:「勤以致學如園中之草,未見其長日有所增;荒嬉歲月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銷」。在增廣昔時賢文裡也提到:「有田不耕倉廩虛,有
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知識積少成多而且多多益善,不只是用在考試升學,日常生活中不也常常看到物品說明書裡參雜很多英文、新聞報導用了古人的話或成語、和別人討論到電腦的改 裝,平常累積的知識立即派上用場。等到急用再求救、充電,往往後果嚴重。 ※雖然現在Google一下很方便,但是動輒數百條以上的解答,哪一個是正確的?哪一個較適合?當一個問題有數個解答如何整合?涉及邏輯、情感、價值觀的 問題,還是要從自己的大腦資料庫搜尋,Google是無法替人拿主意的。 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
19各種集會動作要快、 要安靜、守秩序 在古時候作戰集會或突襲時,必須要求士兵動作要快、要安靜、守秩序,一個
大團體怎麼辦到呢?只要在每一個人嘴巴咬根筷子就辦到了,歐陽修秋聲賦有句「銜枚疾走」的話,就是這樣的意思。當學校集會少則數十人甚至上千人,只要有幾
個人或一個班級晚到了,其他守規矩早到的師生就必需默默等待,在室內集會,只要幾個人私下晃動、聊天,其他人就聽不清楚台上講者的話,延長集會的時間,甚
至可能一起挨罵受罰。
日前去清境農場看到剪綿羊毛的表演,兩隻牧羊犬可以把一大群的羊管得服服貼貼;同學是人、是受教育的人,怎麼可能會比不上綿羊呢? 20.不管到那個公共場所校外活動,都要保持安靜、守秩序 在許多時候,學校會安排同學做校外的參訪活動,不管到那個公共場所校外活
動,都要保持安靜、守秩序,這不但尊重自己,也尊重其他單位或個人活動的權益,外界不會只看到某位同學,而是看到一個團體,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學保持安靜、
守秩序,只要百分之五的同學脫序,我們就會被認定缺乏教養,這對守秩序的多數人是極不公平的。
在公共場所保持安靜、守秩序,大家才能順利依規劃進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