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來源)
姓名: 艾薩克‧牛頓
出生: 1643年1月4日
逝世: 1727年3月31日(84歲)
國籍: 英國
研究領域: 神學、物理學、數學、天文學、自然哲學和鍊金術
曾任職於: 劍橋大學、皇家學會、皇家鑄幣局
母校: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著名成就: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牛頓力學
萬有引力
微分學和積分學
古典光學
資料來源
艾薩克·牛頓爵士PRS MP(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語發音[ˈaɪzæk ˈnjutən])[ 儒略曆:1642年12月25日-1726年3月20日] 是一位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煉金術士。1687年他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重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稜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在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在被調查的皇家學會院士和網民投票中,牛頓被認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來源)
姓名: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出生: 1879年3月14日
逝世: 1955年4月18日(76歲)
國籍: 德國(1879-96年、1914-33年)
無國籍(1896-1901年)
奧地利(1911年-12年)
瑞士(1901年-55年)
美國(1940年-55年)
研究領域: 物理學
曾任職於: 瑞士伯爾尼專利局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布拉格查理大學
柏林大學
普魯士科學院
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
萊頓大學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曾任職於: 瑞士伯爾尼專利局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布拉格查理大學
柏林大學
普魯士科學院
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
萊頓大學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母校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蘇黎世大學
著名成就 廣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
布朗運動
光電效應
質能等價
愛因斯坦場方程式
玻色-愛因斯坦統計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古典統一場論
EPR悖論
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1921年)
科普利獎章(1925年)
普朗克獎章(1929年)
時代20世紀百大人物(1999)
資料來源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舊譯恩斯坦,20世紀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創立了相對論,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個是量子力學)。雖然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E = mc2最著稱於世(世人稱之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方程式』),他是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發現深深影響量子理論的建立。

愛因斯坦在早期職業生涯時,他想牛頓力學的框架已經無法讓古典力學與電磁場相互共存,這也為狹義相對論發展起了開端。然而他了解到相對的性質可以延申到重力場模型以及他在1916年的一些重力理論,就是廣義相對論。接著他著手處理統計力學與量子理論的問題,這也造就他對於粒子與分子運動的解釋。在1917年,愛因斯坦運用廣義相對論建立大尺度結構宇宙的模型。

1933年,希特勒掌權,愛因斯坦走訪美國,由於是猶太裔的身份,他沒有回到德國,而那時候他早已在普魯士科學院取得教授的職位。在1940年,他定居美國隨後成為美國公民。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他署名一封信給當時美國總統羅斯褔,信中提到一種新型態且深具威力性的炸彈很有可能發展起來,建議美國也盡早進行相關研究,而這也導至曼哈頓計劃的成型。起初愛因斯坦協助增強同盟國的武力但譴責使用當時新發現的核分裂作為一種武器的想法,後來愛因斯坦與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共同簽署一份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強調核武的危險性。

愛因斯坦總共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愛因斯坦被譽為是「現代物理學之父」及二十世紀世界最重要科學家之一。他卓越的科學成就和原創性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天才」的同義詞。
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