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文藝復興的音樂:

杜飛    帕勒斯替那     蒙台威爾第


        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近代文明奠基的一個時期。在此之前歐洲人的思想與生活方式都是以宗教為中心,然而自文藝復興時期以後,人們開始根據科學的觀點去觀察有關人類和大自然的事物,以前被看成是神秘的事物,重新被人們以理性、科學的方法志思考和研究。於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產生了許多偉大的人物,例如科學家哥白尼、伽利略;美術家達文西、米開蘭基羅;文學家但丁、莎士比亞等人。至於在音樂方面,雖然沒有產生與上述幾人齊名的人物,但仍有下列幾項重大的發展:

1.複音音樂的盛行:
        最早的葛麗果聖歌是單音音樂(所謂單音音樂是指樂曲僅有單一的旋律線或曲調,不含任何伴奏的音樂),但是到了後來,人們漸漸覺得這樣子的音樂太單調了,所以就試著在原來的旋律之外,再加上其他的旋律一起唱,形成了所謂的「複音音樂」。
複音音樂從西元九世紀開始發展,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全盛的狀態,所以也有人將文藝復興時期稱作為「複音音樂時代」。與過去的單音音樂相較,複音手法使得音樂的表現力變得更加豐富而多彩。
  
2.樂譜印刷術的發明:
         在樂譜印刷術發明之前,樂譜必須靠人工來抄寫,所以樂譜在當時是相當珍貴而稀有的,這對於音樂的普及自然是非常的不利。然而自從樂譜印刷術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發明後,一般社會百姓也都能擁有樂譜,使民間的世俗音樂藉由樂譜的流傳而更加發達。世俗音樂在此時期,終於到了可與宗教音樂分庭抗體的地步。此外,印刷樂譜的問市,也使得後人對於研究前人所遺留下來的音樂,變得更加便利,這點對於音樂經驗的累積與傳承,也產生了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3.器樂曲的興起:
         雖然獨立的器樂曲在中世紀甚至可能更早之前便已存在,但是因為在中世紀時期對音樂進展貢獻最大的作曲家,多是教會方面的人士,他們自然把大部份的精神放在宗教音樂上面,在他們觀念裡,音樂是為神服務、是用來讚美神的,所以他們大多寫不附樂器伴奏的純聲樂曲,即使偶而使用風琴伴奏,也只是重覆著歌聲中的曲調而已。因此,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純器樂曲大多是民間的世俗音樂。另外由於在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成了兩股同時並進的主流,再加上各式的樂器在這個時期均日漸完善,所以儘管純器樂曲的主要發展是在十七世紀以後,但在文藝復興時期,其實已經清楚地顯示出器樂與聲樂相互分離的傾向。

 

 

 

 

 

蒙台威爾第                  

        l567年5月15日生於克雷蒙納,為家中長子,一個位於義大利北部波河沿岸,以製造小提琴著稱的小城。父親寶達沙(Baldassarre Monteverd)是一位化學家,後來受訓成為合格外科醫師,但一生不善理財。蒙台威爾第幼年喪母,父親再娶。不幸第二任妻子也早逝,當蒙台威爾第年僅15歲時,父親已經娶第三任妻子。由於克雷蒙納擁有優良的音樂傳統,蒙台威爾第從小即耳濡目染,並大約於1576年加入克雷蒙納大教堂的樂隊,並極可能在此接受小學教育,就在這個年紀,蒙台威爾第在擔任克雷蒙納大教堂樂長的老師影響下,出版他最早的作品 :《神怪小曲集》,後來寫過一些牧歌,並以演奏提琴為生。以一個作曲家和牧歌創作者而言,當時他還算小有名氣。
        1582年,年僅十五歲的蒙台威爾第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集「四聲部聖樂曲」,在作品中已可看見蒙台威爾第對音樂的領悟力與天賦。1589年,蒙台威爾第前往倫巴底市,並結識了米蘭參議院主席里卡笛(Giacomo Riccardi),原先希望藉此機會能夠遞補米蘭教堂樂團指揮的空缺,但最後仍未能如願。次年,蒙台威爾第前往曼圖亞(Mantua)尋找工作職位,由於當時的文森佐.貢札哥公爵喜好藝術,並且大力推廣,使的蒙台威爾第能在此發揮長才。1595年,蒙台威爾第隨公爵出征,這段旅程中蒙台威爾第大開眼界,增長許多見聞,同年,回到曼圖亞後不久,宮廷樂團指揮去世,蒙台威爾第原先寄望可以因此當上指揮一職,然而他再度獲得失望的結果。1590年受聘進入曼圖亞公爵府中工作,首先擔任提琴手,1602年起擔任唱詩班指揮。這一段時間蒙台威爾第過著愜意、充實的生活,除了創作了許多教堂音樂,並且在公爵的贊助下出版自己的作品。公爵非常欣賞他的才華,還允許他自由自在地寫自己喜歡的音樂:歌劇。 1599年五月,蒙台威爾第與克勞蒂亞.卡塔尼奧在曼圖亞舉行婚禮,然而婚後不久,蒙台威爾第再度與公爵外出旅行。在這段旅程中,蒙台威爾第一路上雖然身體不適,然而他在旅程中獲得複音音樂的重大啟示,算是滿載而歸。回到曼圖亞後,蒙台威爾第的生命開始有了轉機,1601年,蒙台威爾第的長子誕生,更獲得宮廷樂長的職位,可謂雙喜臨門。
        好景不常,蒙台威爾第四十多歲時連遭不幸。1607年,與他感情甚篤 的妻子去世,讓他精神大受打擊,不得不修養數年;而後賞識他的文森佐公爵猝然逝世,並由其子法蘭西斯科(Francesco)繼位公爵,他在1612將蒙台威爾解僱,只好傷心的回到克雷蒙納。他失業了一年,這一年中他與雙親同住,還遭受祝融之災,將他十二部歌劇的樂譜全部燒毀。1613年蒙台威爾第到了威尼斯,正當蒙台威爾第正在猶豫的當時,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樂團的指揮去世,蒙台威爾第受召前往,在接受試聽演出後,隨即被授與樂團指揮一職,蒙台威爾第在威尼斯終於發現自己的價值,並獲得肯定。其後蒙台威爾第在威尼斯定居,不僅享有豐厚的待遇,亦受到宮廷的重視,並在此完成了他重要的代表作品,擔任這個職位直到去世。

       1643年,蒙台威爾第於威尼斯與世長辭。隨著巴洛克時期的來臨,蒙台威爾第的音樂很快的消逝於巴洛克音樂中,甚至遭世人遺忘。直至三百年後的近數十年,才再度為後世所發掘。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