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留聲機到唱片

 

 

 

首頁 
聲音記錄年表 
課程內容介紹 
學習成果展示 
相關資源 

留聲年代-從留聲機到黑膠唱片

 

從愛迪生的留聲機開始

以聲音紀錄來說,1857年由法國人里昂•史考特(Leon Scott, 1817-1879)發明的聲波振記器(Phonautograph),是最早的錄音機。這個機器成功紀錄下了聲波圖,但是卻無法重現聲音。直到了1877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ion, 1847-1931)發明了留聲機(Phonograph),利用聲音振動經過放大處理,將聲波轉換成驅動金屬針震動的能量,然後將波形刻錄在錫箔紙包在圓形蠟筒(Wax Cylinder)上;重播時,唱針沿著所刻錄的聲波溝槽行進,加上連接的大號角再將其震動放大成聲音。

而這個裝置錄下愛迪生作為測試而朗讀的《瑪麗有隻小綿羊》(Mary had a little lamb)幾句歌詞,成為了人類成功地將聲音儲存與回放的開端。

 

 我們與留聲機的第一次接觸!

310的課堂上,黃老師帶來一台留聲機,以及一捲蠟筒,親自為我們示範了留聲機的使用方法,裝上蠟筒-內容即為一首歌曲,轉動搖捍以帶動內部機械運轉,接著將唱頭放置妥當,就能開始播放音樂了。

看著那一罐蠟筒,我似乎可以想像100年前的唱片行中,架子上羅列著一個又一個圓筒的畫面;買一首歌,就去挑選一個圓筒,接著心滿意足回家聆賞我們初聽聞蠟筒留聲機的聲音,沙沙的雜音完全無法顯現出樂曲的音量對比,更遑論歌詞咬字或音色變化了,但對當時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十分了不得的玩意兒。就像黃老師說的:“這就是1900年代的科技!”

            

              留聲機                                       內部                                   商品上的專利牌

      

 

 

蠟筒,形狀好像是大型可樂罐一般

並且印有愛迪生的Portrait

 

 

蠟管

 

唱盤式留聲機與蟲膠唱片的出現

19世紀末,留美的德國工程師艾米爾.貝林納(Emile Berliner, 1851-1929)同樣也在聲音紀錄的實驗上做努力,1887年,他成功改良了愛迪生的滾筒式留聲機而發明了唱盤式留聲機(Gramophone),並使用與目前唱片類似的圓盤唱片,取代蠟筒作為聲音儲存的媒介,而貝林納在1891年又研發出以蟲膠為原料的唱片製作方式-俗稱為“蟲膠唱片” Shellac disc)。所謂蟲膠唱片,也就是我們後來稱的“78唱片”。78轉指的是唱片的轉速,意即一分鐘轉78圈,可使其正確地播放,這種唱片直徑長10吋,?面約只有3多鐘的長度。

        貝林納的發明改良與技術發展,使得錄音產品較以往易於複製和保存,成為了業界標準,現代唱片工業也由此奠定基礎。1901年,第一張單面78轉唱片(78rpm, Standard Play, SP)發行;而1902男高音卡羅素(Enrico Caruso, 1873-1921)錄其演唱曲目,成為了首位靠唱片錄音而聞名的歌手,這些音樂家打開了唱片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而言,由於錄音產品的生產和大量傳播成為可能,音樂與人類生活更加地緊密結合,於是也開創了唱片音樂家的時代,音樂工業的技術發展與商業市場,二者可說是相輔相成的。

之後再一次錄音技術的大躍進,發生於1924年,這年貝爾實驗室(Bell Labs)成功地進行了電氣錄音,在1925年後,唱片即進入了“電氣錄音時代”,以電氣科學錄製的唱片上市。錄音的載體依然是蟲膠唱片,然而錄音品質卻大幅度提升,受到消費者青睞。於是,蟲膠唱片就這樣從20世紀初期盛行至1940年代中期,直到1948年,材質較不易碎且錄製時間較長的黑膠唱片(vinyl disc)發明後,才逐漸被取代。

 

蟲膠唱片在台灣

1910年,留聲機與唱片傳入台灣,至今也將近百年,並在台灣音樂史上寫下一段精彩的歷史。當時日本蓄音器商會株式會社在台成立,販售留聲機和西洋、日本等地的唱片,並於1914年發行第一批台灣唱片,其品牌取名為飛鷹(Nipponphone),錄製北管、歌仔戲等台灣音樂。之後隨著唱片需求量的增加,日本許多唱片公司陸續來台發展,為日後台灣唱片盛行時代奠定基礎。1926年,金鳥唱片在台發行,其材料為厚紙板塗上蟲膠,以較便宜的價格在台販售(標榜便宜耐摔、還能當扇子使用)。同時,當時的台灣日蓄特約業務柏野正次郎,將飛鷹唱片重刻,改名為「東洋駱駝唱片」、降低售價與金鳥唱片搶攻台灣市場,並聘請台灣當時的酒樓藝旦和子弟班樂師錄製唱片,在台灣掀起另一波熱潮。

1928年,柏野正次郎來台成立古倫美亞唱片公司(Columbia),開始研究台灣的唱片市場,主要進口上海京劇以及發行台灣本土音樂。1929年則將飛鷹唱片更名為「改良鷹標唱片」,英文名稱則由Nipponphone”改為”Eagle”。之後日蓄飛鷹與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合併。1932年電影宣傳曲〈桃花泣血記〉錄製唱片銷售的成功,也開啟了台語流行歌發展盛行的時代。1933年正式成立「台灣古倫美亞公司」,接著為了與當時在台的勝利唱片競爭市場,中低價位的利家唱片因此而推出,台灣唱片市場也日漸興盛。十多年間,數百首台語流行歌在台灣發行。其中許多經典歌謠如雨夜花、望春風、四季紅等,也是在當時產生。直到1945年古倫美亞公司位址消失在戰火摧殘之中,跳舞時代才劃下了休止符。

 

 課堂體驗─李坤城老師的留聲機教學課程

        本課程有幸請到李坤城老師來介紹其收藏,以及讓予總圖的各式早期唱片與留聲機,並教導學生與圖書館工作人員使用與保養的方法。在課堂中,每人均有機會接觸並操作唱盤與留聲機,聆聽聲音歷史的聲音,是十分難得的經驗。

      

                                                        李老師上課片段

 

攜帶式留聲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出現,方便攜帶行走。內部構造採折疊式,上方可容納數張唱片。

                 

 

留聲機構造介紹及使用教學

    老師打開留聲機內部,讓大家了解其構造與機械原理。

    認識早期唱片,並利用放大鏡觀看唱片上的溝紋。

    唱頭介紹,有使用一次就必須更換的鋼針,以及可用特殊剪刀製作的竹針,不同唱頭搭配不同的唱片播放。

    在看過老師的示範之後,每位同學經由親手操作,親身體會用留聲機播放老唱片的感覺。並熟悉如何正確地擺放唱頭、調整轉速、播放與停止,享受自己手搖搖桿,小心翼翼放下唱針,看這老唱片轉動、聽它原音重現的樂趣。

                         

   

 蟲膠唱片─女告狀

 

留聲機與唱片保養過程介紹

    唱片保存簡介:由於老唱片容易碎裂,除了需要在不會太潮濕的恆溫環境中保存,也要經由人的手,仔細清洗溝紋上的灰塵與泥沙,修補刮痕並上油保養。對於熱愛黑膠唱片的愛樂人來說,每一片老唱片,就像孩子一般,需要細心照顧。

    每一片黑膠中,記載著屬於它的珍貴歷史。無論是每道溝紋中所記載的、未經數位轉換的原始聲音,還是唱片圓標上的字跡與顏色。我們可以從其中找到它曾經存在過的時空,看它是從哪家唱片行誕生、或如何經歷砲火的摧殘而來到我們面前。也因此,除了音樂數位化之外,唱片本身資料的保存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師除了分享他一路下來,唱片保養的心路歷程之外,也當場示範如何保養留聲機的方法。包括金屬部分的清理與原木部分的保養,讓留聲機保持它原本的風采之外也延長它的壽命。

 

黑膠唱片的輝煌年代

        黑膠唱片,又稱為LP唱片(long playing microgroove record簡稱),外型為直徑12吋的圓盤狀。和蟲膠相比,除了每分鐘331/3轉之外,搭配的留聲機與唱頭也和蟲膠唱片不同。黑膠唱片每面的錄音時間可達到約30分鐘,這也是被稱為long play的原因(和以往的蟲膠唱片相比,時間長了許多)。再加上塑膠材質保久性與耐水性等優點,漸漸取代早期的78轉蟲膠唱片。

        1948年美國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發行33轉唱片(Long Play, LP);美國RCA公司則於1949年發行45轉唱片(Extended Play, EP);另外,1950年代立體身歷聲(Holophonics)開始發展,這些都是錄音史上劃時代的改良。而在1953-1959這六年年間,EMI唱片公司展開了History of Music in Sound計畫,出版10套共27張的LPs;而在1985年,立體聲錄音唱片開始正式發行;同一年,Decca唱片公司開始錄製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大型樂劇《尼貝龍根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到了1965年完成一系列四套的錄製,這場耗時約八年的第一場全劇立體聲錄音,造成前所未有的轟動,堪稱聲音紀錄史上的重大盛事。種種的技術提升,使得黑膠唱片可說是錄音史上最重要的音樂載體!因為錄音技術的發展,人們聆賞音樂的機會愈益增加,不再受限於音樂發生的現場;而黑膠唱片主宰了約一個世紀的音樂工業,同時也完整地紀錄了約100的音樂精華,直至1980年代雷射唱片(CD)出現,黑膠唱片才告別了大眾市場。

 

第一部全本樂劇,《尼貝龍根指環》

           

集結了名製作人卡爾蕭(John Culshaw)、指揮蕭提(Georg Solti)及維也納愛樂和諸多頂尖華格納歌唱家的跨時代作品,無論是演出、錄音和製作皆是及難超越。唱片內頁曲解之詳細、做工之精良,可以讓人想像出當時是如何不計成本地完成這部耗時八年的偉大作品,其成就恐怕現今也難以超越。

 

黃均人老師的經典收藏

        主持本課程的黃均人老師,本身就是一位黑膠迷,3月份時有幸能到老師家中參訪那些珍貴的唱片、唱機與相關資料。現今社會中,聆賞黑膠唱片已非主流文化,但我想對黑膠迷來說,那真實而具活生感的類比音質、留聲機造型的工藝設計等,都是令人深深著迷的原因。

     

第一張銷售超過一百萬張的古典音樂唱片,由Van Cliburn演奏Tchaikovsky’s Piano Concerto No.1RCA唱片公司於1961年發行。

               

                                      英國老牌音響廠家Linn推出的 SONDEK LP12
 

Linn1972年推出第一款SONDEK LP12黑膠唱盤,經過三十多年後依然持續銷售,可說是家用版的經典唱機!此為25週年限量版,右下角附有簽名。

 

 錄音史上的名犬-Nipper的故事

這一張圖,對於常聽黑膠唱片的人應該都不陌生,它是知名公司HMV的商標。

這隻名叫Nipper的白狗,在主人過世後由主人的畫家弟弟Francis Barraud收養。某次Barraud看見Nipper靜靜地坐在留聲機旁,側耳傾聽播放的主人的聲音,受到感動而繪出此圖。這幅畫名為《他主人的聲音》(His Master’s Voice, 也就是HMV的由來)。

原圖中,留聲機是愛迪生發明的款式,而號角部分是黑色,但此圖後來為了讓貝林納所創的英國留聲機公司收購作為商標,因此改為該公司的留聲機款。1901年貝林納在美國成立勝利唱機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即之後的美國廣播唱片公司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採用此圖作為商標,從此Nipper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HMV =His Master’s voice

 

專業廣播級唱機-EMT 950

        學校近來購入一台EMT 950,作為我們聆賞與研究早期唱片的主要工具,尤其本學期與李坤城老師合作,一同鑽研1920年代的戲曲唱片發展,藉此我們得以更加了解戰前台灣的音樂風貌。

        EMTElektro-Mess-Technik)為德國公司,是少數幾家唱盤、唱臂、唱頭及唱頭放大器都自行生產設計的專業公司,也是廣播業最信賴的品牌。這台EMT950最早於1976年問世,能夠播放33轉、45轉及78轉的唱片,可以說是專業廣播級的權威性機種。

                 

 

TOP

 

 


著作權所有 (c) 2009 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多媒體應用組。保留所有權利。

建議瀏覽環境:1024 X 768 螢幕解析度

cuteleeds131@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