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是指位於新店溪旁,公館小觀音山腳下的一座山

 城,與繁華熱鬧的公館商圈僅一巷之隔,卻毫無俗世的煙塵味。

 在寧靜的空氣中,紅磚白牆、國旗階梯與綠樹青草、鳥語花香,

 形塑了這一座有別於常人定義的花園。獨立於公館之外,獨立於

 紅塵之外,自成一個世界,稱之為「公館的後花園」,難免忽略

 了它的獨立性格,然而仍以「公館的後花園」稱之,是希望大家

 在逛公館的同時,也不要忘了來這個地方走走,關心一下這個長

 期被遺忘的山城,這個一度面臨拆遷,而今推行「共生藝術村」

 計畫的社區。

  寶藏巖社區今包含寶藏巖寺以及中正區水源里7鄰8鄰所形成

 的聚落, 而公館小觀音山──寶藏巖所在地,即右圖中,下方的綠色小山丘。社區平時的出入道路只有汀州路230巷一條。

  

  清朝時,公館與寶藏巖地區皆屬淡水廳大加蚋堡,當時即有許多漢人移民來此開墾,形成聚落;康熙年間,漢人在擊退泰雅

 族原住民後,於公館小觀音山南麓,緊靠著山巖興建了寶藏巖寺 ,寺內祀奉觀音,公館小觀音山之名由此而來。寶藏巖寺又稱

 石壁潭寺,因為其所依傍的新店溪在此匯流形成石壁潭。當時新店溪的內河航運發達,上游茶、米、樟腦等作物都藉此輸運。

 而位於水路輻輳處,又有小觀音山制高優勢的公館寶藏巖,於是成為臺北盆地南區邊陲,除了宗教信仰,還兼具軍事防衛與經

 濟運輸的據點,而日漸發展。就防衛而言,當時觀音山上設有鼓亭,派人瞭望以隨時示警。在信仰

 方面,寶藏巖寺的信眾除了來自今台北市南區,還包含現今的中、永和一帶,而其寺產涵蓋今日水

 源地以至三軍總醫院一帶,香火鼎盛可見一斑。

  

  日據時期,因為新店溪運輸功能日減,而公館小觀音山水質良好,於是規劃為自來水的水源地之

 將現今自來水園區、小 觀音山、寶藏巖聚落以及汀州路230巷等地區,均劃入保護區範圍之內,

 並設立軍事崗哨、彈藥庫與碉堡。 日人撤退後遺留的軍事倉庫,被附近的平民接收,變成現在寶藏巖寺旁三戶住家。當時公館

 古亭的新店溪畔一帶產砂石,所以寶藏巖聚落內的住戶除了「撐渡船」外,另一個謀生方式就是「剷砂石」,當然,還有部分

 居民是在附近的自來水廠與農林試驗所任職。

 

  民國三十八年,臺灣光復,成為暫時首督的臺北市湧入大量政治難民,急速的人口況張造成住宅短缺與違建

    湧現。而寶藏巖地區因為是水源重地與軍事要塞,所以被國民政府下令禁建,一般民眾也不許進入,當然,原

 先已居住在寶藏巖的六戶本省住家與軍方人員除外,這使得在日據時期仍舊香火鼎盛的的寶藏巖寺日趨沒落。

 然而在政府的禁建令下,卻有一批人突破防線,在寶藏巖地區密集地建造結構簡陋的房屋,這群人正是在當地

 駐守的軍人。由於當時政府無法妥善地解決他們住的問題,所以軍警雙方對他們的違建行為只好睜一隻眼閉一

 隻眼,他們退役之後便成為長居住於此的老榮民。

 

  民國50~70年代城鄉移民潮湧現,加上福合橋的興建,公館成為臺北、中永和、新店間的交通樞紐,另外,國防部警衛營區

 撤離,管制違建的壓力去除,使得寶藏巖聚落的違建住宅急速擴張,這是寶藏巖社區居民      最多的時期,這時寶藏

 巖的居民組成除了老榮民、城鄉移民外,還有北上求學的學子租屋於此,再加上老榮民娶      的外籍新娘,寶藏巖成

 為多族群、跨文化的社區。

 

  民國80年代後,臺北市政府為整頓市容,將寶藏巖地區規劃為公園。82年6月公告拆遷,國防部拆

 除了46戶;84年居民開始陳情;86年是政府提出「安置計畫完成前暫緩拆遷」;87年將寶藏巖寺列入

 市定古蹟;88年成立跨局處拆遷小組,針對寶藏巖寺之外的寶藏巖聚落;89年臺大城鄉所受市政府委

 託設計企劃案,並爭取保存寶藏巖聚落;90年將寶藏巖聚落設為「中正297號公園預定地」;91年路

 燈管理處拆除38戶;93年,在多方努力下,市政府將寶藏巖聚落認定為歷史古蹟,推動「寶藏巖共生

 藝術村」計畫。


                                         

 

      (本文參考多篇網路文章,如有不妥處請告知,可留言於山水行腳之站長新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