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學網站連結 |
台灣最高之學術殿堂,目標為發展卓越研究、培育多元領域專業能力與宏觀視野的人才;研究所設有動物學、植物科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漁業科學等五類,提供學生多元之方向選擇。 原名"國立陽明醫學院",以傳統醫學教育為主要理念。更名為"國立陽明大學"後,成績卓越之九個基礎醫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藥理學、解剖學、遺傳學、寄生蟲學、生物藥學)合併為生命科學院,並設立供學士選讀之生命科學系,積極迎接生命科學時代的來臨。 為台灣第一個生命科學系,以深入淺出的學習課程,綜合數、理、化及生物各種之學科基礎,培養大學生擁有充足的知識及實驗技術,引導學生探索現代領域趨勢,並致力於栽培橫跨學術及產業的人才,投身於目前新興的生物科技產業。 目前學院內設有生物科技學系暨研究所、分子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物資訊與系統生物研究所,提供生物科技基礎與實用、基因工程基礎與應用相關、生物資訊基礎與應用之教學,並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研究。 原名"生物學系",著重基礎生物科學與生物科技的教學與研究。有鑒於生物科學之未來發展趨勢,更名為"生命科學系",以培養基礎生物科學、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及生物多樣性兼備的人才為宗旨。 教學研究包含現代生命科學之各領域,如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神經科學、生命科學及生態與演化等學門。主要培育生命科學研究人才與相關產業專業人員、中等學校生物科教師為教育目標,且注重學生基礎學識、實務技能、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依其志趣進行多元生涯探索與規劃。 近年改變"集合式教學"方式,改採"研究目的"為導向。設置生物多樣性、生命機能及生物科技等三個學群,開授生物之相關課程內容由巨觀到微觀,豐富且多元化。使人類得以由系統至分子層次瞭解生物之各種機制,進而更能掌握生物特性,開創嶄新的分子生物技術,並結合生物技術於產業,創造新興市場與產業。 發展方向與特色,主要朝向與理、工學院其他系所進行跨領域之研究,從環境污染之偵測、健康危害與生物分解,進行有系統整合研究,發展重點兼顧基礎生物科學及最新生物技術之研究與教學。 為培養基礎生物學人才,及配合國家生物科技的發展,目標為兼顧基礎及應用生命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以培養生物科學的研究及教學人才。研究方向可大略分為生物醫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生態與分類學。 以培育具有理論基礎、實驗操作技術、與解決問題能力之生物科技專業人才。 培育生命科學方面的專業人才,培育學生具有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並提供多方面教學資源,鼓勵學生朝向學術研究、生物產業及多元化發展。依專業領域可分為「生物醫學」及「生態暨生物多樣性」兩組,培育學生具有全方位的生命科學視野及健全人格發展。
提供"新修訂生物科課程綱要"的相關資訊,供全國高中生物科教師及關心高中生物教育的賢達先進參考,並利高中生物教師瞭解生物科課程綱要的修訂理念、重點和過程,而有助於課綱之施行。 協助新課程的實施與推廣,並希望建立一個生物科教師的交流平台,以作為第一線教師與教育部間的溝通管道;協助教師在職進修的規劃、各項補充教材或教案的蒐集與發展,並蒐集各方意見以作為98年課鋼修訂的參考,以期能協助提升國內的生物科教育成效。 台灣教育的入口綱站,除介紹台灣的教育相關網路以外,也提供國外教育的資源,網站的目的在於協助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大眾收集並善用網路之相關教育資訊。 提供生物相關之教學資源,諸如講義、教學視訊、題庫、小百科、影片等,並設有教師甄試、旅遊剪影、愛與關懷等其他主題,給予學生與社會大眾多元學習觀點。
昆蟲種類繁多,全世界已發現約有一百多萬種,約佔全部動物種類的75%~80%。按照生物分類其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然後依昆蟲的形態、習性等的異同再分為三十一個目。拍攝影像僅是台灣常見昆蟲中的十一個目,且只有極小部分的種類,還有更多的昆蟲等著你、我去發現與認識。 每遇驚奇總會想知道牠們的秘密,過去會私自帶回家,現在懂得尊重生命,盡量在自然中觀察,以最不干擾的方式和昆蟲做朋友。描述昆蟲的種類,可以輕鬆的翻閱嘎嘎所有的照片和文字,一點一滴累積、沒有私藏。 提供台灣對植物分類有興趣的學者或業餘同好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冀能互相激盪以提升台灣植物分類研究水準,並引導年輕學子對此一領域之興趣。 將台灣本土植物標本採集記錄、標本影像、植物生態照及植物分類相關文獻等加以數位化,建置一套兼具文字與影像的台灣植物資源查詢系統,提供各界人士使用,以期資源受到更有效的運用、發揮更大功能。
生物教學共享分享生物教學資源的部落格,其包含校園生物、活動進修、生物新聞、疑難雜症、經驗分享與閱讀札記等,提供眾多知識給有興趣者在部落格中挖寶。 提供生物教學資源(簡單教案、教學影片、實驗課手札)及教學日誌給教師們參考,並設有讀書筆記、生物/教育討論區等其他主題,給予對生物有興趣之同好討論內容之空間。 提供許多生物教學之參考資料,包含生態、生殖、循環、演化、消化、環境、光合作用等內容,給予教師在教學方面可充實知識,讓教學更有趣味,並從當中了解其生物之奇妙之處。 收集巧遇的生物相關影片,精彩的、美麗的、心動的、令人有想法的等等,可能有輔助教學功效、輔助自己廣識生物,希望與其他人共享資源。
利用現有之展示及蒐藏研究成果,設計多樣性的教育活動,以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方式,提供有關自然科學的知識,希望觀眾經常利用博物館學習進而提升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積極進行台灣地區二十一縣市生物資源的調查研究與資料庫建立工作,更針對稀有及瀕危物種進行種原蒐集及復育研究,努力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全力以赴,達成「維護基本的生態過程與維生體系」、「保存遺傳因子的多樣性」及「保障物種與生態系的永續利用」等三個保育目標,以確保台灣野生物成為子子孫孫可善加利用的寶貴資源。 職掌有森林經營計畫、林業資源之保育與開發等計畫之研擬、森林資源調查、林道與林業工程之規劃及維護管理、國有林與公有林之管理、民營林業及林產工商業之輔導、森林遊樂區之規劃與經營及自然生態保育等事項,以達到「維護森林生態,保育自然資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