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 3
首頁 
關於我自己 
最愛 
相片 
相關連結 
連絡我 

 

[網際網路應用系統][自我評析及未來規劃][數位典藏之創新應用]

 

參考資料:故宮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計畫網站http://www.npm.gov.tw/dl/

          其他:http://www.npm.gov.tw/ch/a0306010211.htm

                www.tbes.tcc.edu.tw/class66/66

內容概述數位典藏計畫,即在利用最新的資訊科技,將珍貴的文物加以拍攝、掃瞄後,產生數位檔案,並利用數位檔案永不失真、可重覆拷貝及多樣化呈現的特性,一方面達到永久典藏的目的,另一方面更可將故宮文物廣傳全世界。另外,由於故宮文物屬世界一流的中華文物,乃無價之寶。為此,在數位典藏過程中,對於文物的攝影及掃瞄等工作,都需採用世界一流的技術,以達到完美典藏之目標。而本計畫將規劃建置文物數位化的metadata、說明文、浮水印、高解析度影像檔、校色方法、作業規格以及圖文資料庫,且建立故宮文物的圖檔及說明文資料庫,來方便未來網站及光碟的建置,易於未來推廣加值應用的服務,以有助於知識經濟的推展。本計畫由故宮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出版組、登記組、以及資訊中心六個一級單位共同合作開發,並邀請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ve (ECAI)合作,及中央研究院協助提供各項關鍵技術,來建置國際一流的數位典藏系統。

主要目標:1選定本院國寶與重要古物級文物,建立符合最新國際標準的文物詮釋資料(metadata)、高品質數位化影像、以及每件文物的說明文之典藏系統,便於文物的欣賞、教學、研究、管理及出版等服務。

2、藉由最先進的資訊科技,建立本院文物影像資料庫,一方面提供國內外人士透過網路賞析中華文物;一方面提供藝文服務業的加值應用;再一方面建立高品質文物影像檔,可避免文物的重覆提件與攝影,以保護文物安全性。

3利用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建立,對本院文物進行整理,提供本院文物管理的一致性,供作將來展覽、主題式選件、文物維護等方便使用。

 

心得:由於現代科技發達,資訊科技的進步,人類間的溝通方式也漸漸資訊化,所以現在國家已經用數位化的方式來保存國家的文物典藏,能讓愛好著、收藏家透過一根手指頭便能輕鬆瀏覽國家重要收藏,雖然我覺得他目前的資料庫並沒有很齊全,甚至比較著名的都沒有很多,看了很不過癮,不過有了這項計畫,除了可以保存傳統文物外,還可以很普及化的提供民眾們自由觀賞,提升人文素養,或學術上的應用,真是國民的福音,以後可以好好的利用了。

著名案例評析:清朝著名玉石類的翠玉白菜,一直以來都是故宮最具民眾喜愛的藏品之一,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利用了玉本身的色彩變化,雕刻出渾然天成的白菜,白嫩的菜莖、翻捲的菜葉、還有葉片上的螽斯,栩栩如生。

創新的看法或建議

我覺得對於收藏品都介紹的太少了,沒有很詳細的解釋,只有一些很大概的東西而已,我建議可以對於作品再詳解多點,讓大家可以知道作品來源、或象徵意義之類的,這樣可以印象深刻,讓人有『喔∼原來是這樣』的感覺。翠玉白菜,據說是清末瑾妃所居住的永和宮之陳設器,這是她出嫁時的嫁妝,白菜意指清白,象徵著新嫁娘的純潔,螽斯俗名稱「紡織娘」,生殖能力強,在「詩經周南」之「螽斯」一篇,是為他人祝福子孫眾多的詩篇,所以是象徵多產,祈願新娘能多子多孫,自然色澤、高超手技與象徵寓意三者結合成一項不可多得的珍品。

然後我建議在典藏文物的搜尋前,可以放相關文物的基本資訊,以便民眾能更深入瞭解作法或做一項作品的簡易度。例如玉器,在中國是非常珍貴的器材,雕塑一個玉器是很不容易的事,費時又費工,如何節省材料與省時變成在玉器設計過程中的思考準則之一 ,而「量材就質」就是依照這思考方向下所產生出來的特質。翠玉屬輝玉類,產於雲南至緬甸的山區,為納與鋁的矽酸鹽物。質純者色白,因含鉻元素而呈現美麗的翠綠色者,稱為「翠」。亦常見赤者紅色者,可能為含鐵元素,故俗稱作「翡」。

 

   

[首頁][關於我自己][最愛][相片][相關連結][連絡我]

著作權所有 (c) 2004 我的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myid@myh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