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率與人類的遺傳性狀

 

一、實驗目的及原理:

在遺傳方面所涉及的基因和染色體,能藉著經子和卵結合的機率而傳給後代。基因和染色體在個體內常成對存在,但在形成配子時會互相分離,故精子或卵只能獲得對偶基因中的一個,故其機率為1/2;此情形有如轉動硬幣可得到梅花的一面,或是人頭的一面的機率相同,由於我們無法觀察到精子或卵子中所帶的基因,僅能藉著精卵結合以後所產生之後帶所表現的遺傳性狀來推斷,故遺傳學常研究對偶基因至精子與至卵的機率,以及兩基因在受精時,互相組合的機率;本實驗即用投擲骰子的方式來加以說明。

 

二、實驗器材

10元硬幣2枚

 

三、實驗步驟

(一)積率(Product rule)

1.          投擲一枚硬幣10次及100次,記錄其出現正面和反面的結果,並計算其觀測值是否符合假說。

2.          投擲二枚硬幣10次及100次,記錄其出現正面和反面的結果,並計算其觀測值是否符合假說。

(二)生男或生女的機率

記錄全班同學家中男孩與女孩的數目,再分別相加,計算其比例是否符合1:1。

(三)人類的遺傳性狀

調查組員的下列各性狀(Traits),將結果記錄下來。

1.          美人尖(Widows peak):有美人尖的性狀由顯性基因所控制。

2.          耳垂(Ear lobes):耳垂與臉頰分離的性狀由顯性基因所控制。

3.          捲舌(Tongue rolling):能捲舌的性狀由顯性基因所控制。

4.          中指毛(Mid-digital hair):中指有毛的性狀由顯性基因所控制。

5.          拇指後彎:拇指能後彎的性狀由顯性基因所控制。

6.          血型:A型(基因型IAIA或IAi)、B型(基因型IBIB或IBi)、AB型(基因型IAIB)、O型(基因型ii)。

 

四、實驗結果:

(一)積率(Product rule)

1. 一個10元擲10次 : df=2-1=1

 

 

觀測值(O)

期望值(E)

O-E)2

O-E)2 / E

正面(人頭)

4

5

1

0.2

反面(梅花)

6

5

1

0.2

 

X2=0.4

X20.9, 1=0.06<X2<X20.05, 1=0.455

此結果符合假說。

 

2. 一個10元擲100次:df=2-1=1

 

 

觀測值(O)

期望值(E)

O-E)2

O-E)2 / E

正面(人頭)

43

50

49

0.98

反面(梅花)

57

50

49

0.98

 

X2=1.96

X20.5, 1=0.455<X2<X20.1, 1=2.706

此結果符合假說。

 

3. 二個10元擲10次 :df=3-1=2

 

 

觀測值(O)

期望值(E)

O-E)2

O-E)2 / E

兩正

2

2.5

0.25

0.1

兩反

3

2.5

0.25

0.1

一正一反

5

5

0

0

 

X2=0. 2

X20.975, 2=0 . 051<X2<X20.211, 2=0. 211

此結果符合假說。

 

4. 二個10元擲100次 :df=3-1=2

 

觀測值(O)

期望值(E)

O-E)2

O-E)2 / E

兩正

17

25

64

2.56

兩反

32

25

49

1.96

一正一反

51

50

1

0.02

           

 

X2=4. 54

X20. 5, 2=1. 386<X2=4. 54<X20. 1, 2=4. 605

此結果符合假說。

 

(二)生男或生女的機率

男生:68人

女生:51人

 

(三)人類的遺傳性狀

 

           組員

性狀

尹秀

采薇

美人尖

耳垂

緊貼

緊貼

捲舌

能捲舌

不能捲舌

中指毛

拇指後彎

血型

B型

A型

 

五、討論:

1.        在丟硬幣的實驗中,丟的次數越多,出來的數據越接近理想值。

2.  男生和女生的理想比率應該要接近1:1,假如採樣人數越多,所得結果會越接近理想值。

 

六、參考資料:

溫永福等。2004。生物學實驗。修訂版。藝軒圖書。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