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y戰役
GUIDE
CUTTURE
FILM
ART

古希臘藝術的特質

1、讚美人性與注重情趣
        希臘藝術的輝煌成就根植於深刻的人本主義精神。在古代希臘,人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希臘藝術很重視表現現世的歡樂,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歡樂的,讓人感到他們就是世界的主人。因為帶有較多的民主與自由色彩,藝術作品能反映全民的理想和要求。
        表現完美的人體是古代希臘藝術的最高理想,從雕塑來看,塑造人體強調的法則是簡明、清晰、勻稱、和諧,具有理想化的特色。從人體比例中發現美的秘訣黃金比例,也應用於建築中,給人有勻稱、和諧的節奏感。
        古希臘藝術雖然和神話傳說有密切關係,但藝術家是照著生活中的人來描繪或塑造神的,所以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頗具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神人「同形同性」。

2、強調理想化的模擬自然
        希臘人主張藝術模擬自然,但不是全然模擬自然,更非任憑自己的想像虛構。就像亞里斯多德主張的「藝術應該模仿事物所應然的樣子」,即事物的典型,普遍性、必然性和和諧性,所以是一種理想化的寫實風格。
       藝術所追求的美,因與自然的真實性聯繫在一起。所以塑造生動、自然的感性形象,便成為希臘藝術的中心課題。這個自然除了人體外,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逐漸豐富、多樣,藝術模擬自然的範圍也不斷發展,到了希臘化時期,藝術表現的內容幾乎涉及自然的各個方面。
      古希臘「理想化的模擬自然」的造型觀念,成了西方「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標準規範,後來的文藝復興就是以此為規範與發展方向。

3、在和諧與理想的理念下不斷超越使藝術風格自然演變
        古希臘是以工商業為主,不同於以農業為主的東方古國,所以社會是開放性的競爭力很強。藝術風格絕不會像埃及那樣千古不變,而是隨著社會脈動而改變,不斷更新。例如古典時期到希臘化時期的發展,藝術風格的變化是:
       古典初期:嚴謹簡樸。
       古典中期:靜穆典雅。
       古典後期:優雅抒情,較具個性。
       希臘化時期:風格趨向多樣,人物激動無比。
     然而,追求和諧理想卻是古希臘藝術自始至終的主旋律。
建築

         古希臘建築以神廟為主,其次是公共建築,如劇場、競技場等。有三種主要古典建築樣式,其間的差別,主要在柱子上(如下圖)。現分述如下︰
                                        
     &nbs多利亞式   愛奧尼亞式科林斯式
多利亞式(Doric)

        完成於西元前七世紀初葉,產生於多利亞人聚居的伯羅奔尼撤地區。柱身粗壯,飾有凹槽二十條,上細下粗,上部小於下部四分之一,中間略微鼓起,沒有柱礎。它的特點是︰形式極為樸素,裝飾很少,給人以莊重樸實之感。代表作品《巴特農神殿》(448∼432BC建)。

愛奧尼亞式(Ionic)

        完成於西元前七世紀後半,有柱礎,柱身細長,上小下大的變化不顯著,整個勻稱而輕快,柱身凹槽較深,柱頭有螺旋狀裝飾花紋雕刻。

        它的特點是︰造型勻稱,柱子排列較闊,裝飾較多,比較華麗,給人以優美典雅和活潑的感覺,表現愛奧尼亞人活潑自由的性格。

        代表作品:《雅典娜•尼開(Athea Nike)勝利女神廟》、《伊利克底翁(Erechtheum)廟》。

科林斯式(Corinthian)

        完成於西元前四世紀末,柱身更加細長,柱頭裝飾極為華麗,多以植物葉叢組成雕刻裝飾。

        它的特點是︰細長、華美,裝飾風格強,給人以纖巧細膩的感覺,表現希臘化時期受到東方 藝術影響的風格,充分顯示王者的尊嚴和奢侈慾望的滿足。其實希臘人並不常用,倒是後來的羅馬人常引為用的一種柱式。

        代表作品︰李西克拉特(Lysicrates)合唱團紀念碑(335∼334 BC)。

雕刻

        埃及的雕刻,人物好像黏在木板上,有點像浮雕。
       希臘的雕刻,則是鏤空凌空,正背面皆可見的圓雕。

古風時期(600∼480BC)

    特點

    1、古風式的微笑︰肌肉已有彈性,身體內涵在雕刻中出現有生命感,面部有微笑。
    2、歇腳的站立︰人物重點在右足,左足則成歇站姿態。
    3、有顏色的雕刻︰成為一有機體,產生肌膚之感。

    代表作品

        《科拉斯(Kouras青年)像》( 600BC,國立雅典博物館),站著的希臘年輕人,裸像、寬胸、細腰的輪廓,手臂的姿態,緊握拳頭,左足向前跨出一步的形態,特別強調膝蓋。
        《希拉(Hera)像》(約560BC),薩摩斯出土的女子像,衣服緊身,顯露肉體曲線。

        《女侍像》(520BC),頭髮編織得像假髮似的辮子,一手抬起,其餘和希拉像相同。

        《馬車夫像》(520BC),歇暫型男子像開始穿有褶紋的衣服,比例完整,神形兼具。

古典前期(480∼400BC)

        此期雕刻有完整的比例,表情超然,不輕易表露感情,表現崇高的樣式。著名的雕刻家有三位:

        米隆(Myron),企圖透過銳利的觀察,去了解並描寫人體的構造。作品︰《擲鐵餅者》(羅馬時代複製品),作者選擇了人物在運動中最緊張而又最典型的一瞬間,表達了動作的連續性,突破以前的呆板姿態。《雅典娜與馬耳斯亞牧神》,描寫牧神正在拾笛子的瞬間,與雅典娜回顧時的驚訝,對人物性格和心理狀態的刻劃,非常成功。

        菲狄亞斯( Pheidias),能掌握解剖的準確,體態的健美,衣紋與人體的關係等方面的技巧。著名作品︰有奧林匹亞宙斯廟的《宙斯像》和巴特濃神殿的《雅典娜立像》

        波利克列特斯(Polykleitos),為了追求外形的理想法,研究出人體美的規範──「法則」,頭是人身的七分之一,面部和手掌占十分之一,腳長占六分之一。人體重量由一腳承當,另一腳向後抬起,只是腳指著地,人體其他部份包掛兩手的動作,使全身取得勻稱與和諧。著名作品有《持槍者》(440-308BC,那不勒斯博物館,羅馬複製);《束髮的運動家》等。

古典後期(400∼323BC)

        雅典與斯巴達之間發生了伯羅奔尼撤戰爭,造成民族自尊心的喪失,代之以個人主義的抬頭,導致藝術上要求感覺性重於精神性,現實的人類感情重於崇高的諸神形象。諸神已非信仰的對象,而以人類的夢想為製作的素材。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寫實主義新傾向的雕刻大師,最著名的是︰

        波拉西特列斯(Praxiteles),以神話為題材作人性化的表現,著名作品有︰《殺蜥蜴的阿波羅》、《信使神赫米斯》(350-330BC,奧林匹亞博物館),二作具有曲線優美的姿態。《克尼多斯的阿芙洛特》,打破傳統,以全裸形態表現女神,這種表現人世中心主義的風格,成為歐洲藝術傳統之一。

        史柯帕斯( Skopas),強調個性表現,人物具有激動的感情,緊張而強烈的動態。著名作品︰《美勒德》。

        利西波斯(Lysippos),善於處理空間,精於掌握瞬息變化的運動姿態,表達人物個性。著名作品︰《拭汗者》(320BC,梵諦岡美術館)、《阿格亞斯》、《亞歷山大頭像》等,肖像製作首創者。

希臘化(Hellenistic)時代(323∼30BC)

        亞歷山大征服希臘、波斯、埃及、印度成一世界帝國。希臘民主主義崩潰,形成獨裁的君主制。藝術在效勞個人上徹底化,人們解脫了民主政治的責任感,專心追求個人的快樂,藝術風氣更加現世化。裸女雕像便如魚得水,盡情地發揮其官能性。代表作品如下︰

        米羅出土的《維納斯》(約前2世紀,巴黎羅浮宮),姿態典雅迷人,有一種內外在皆美的和諧統一感,雖然雙臂未存,但不減其魅力,甚至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
        《瀕死的高盧人》,表現極度痛苦和臨死之絕望。

        《勝利的拳擊家》,瞬間忽然絕望地想到自己未卜的命運。

        《勞孔》(西元前2世紀,梵諦岡美術館),有希望和絕望的心理表現。

        《勝利女神像》(正面圖),為著衣女雕像代表傑作,她順風振羽,激動之力,無所不至,特別是衣服的表現最為突出。

陶器彩畫 
   從歷史文獻中得知西元前5世紀已經有很高超的繪畫大師宙克西斯(Zeuxis)和帕拉西奧斯(Parrasius),能創作出有立體感的和似真實般的幻覺的壁畫和木板畫,可惜沒留下真跡作品。如今只能在陶器彩畫領略古希臘繪畫的成就。

幾何風格時期(西元前12∼8世紀)

        此期是史上所謂的「荷馬時期」(神話與史詩最突出),初期陶器上只有抽象的線條,如三角,棋盤花紋和同心圓等,主要是在淺黃色的陶器底子上,繪上黑色幾何紋樣。陶瓶幾何紋樣造型簡樸,只要用於敬神和陪葬
。到了西元前800年左右,人物和動物的形象才開始出現在線條中,如《底比隆的花瓶》,《碎片幾何巨爵》(760-750BC,調葡萄酒和水的酒器)。

東方化時期(西元前7∼6世紀)

        陶器用線條畫,受近東裝飾作風影響。表現題材有猛虎、獅子、野豹、人面獅身、蓮花、純草花、棕櫚葉等,動物形象非常精彩,史詩和神話是表現的主題。此時陶瓶的主要產地在阿爾哥斯、米羅、科林斯,如《愛奧尼亞曲柄酒壺》(約640-630BC)。

黑繪式時期(西元前6世紀)

        黑底圖案用白線刻描,有三度空間感,線條表現出肌肉有彈性和生命感。例如《赫克利斯與尼門獅的打鬥》(525BC)。

紅繪式時期(西元前6∼5世紀)

        利用橘紅底色作為圖案的彩色,用畫筆直接勾勒輪廓,在圖案外面的背景塗滿了黑色,題材多樣化,人物表情更加生動,動作、情感更加激烈。例如《拉比斯與半人馬獸》(490∼480BC,慕尼黑國立博物館)。

白描式時期(西元前5世紀)

        在白底上用黑或紅色描繪的瓶畫,有點像中國的「白描」,寫實技巧很高,裝飾性減少,線條簡潔,清雅感人,例如油壺(410BC,49cm高 ,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西元前四世紀以後,陶瓶彩畫逐漸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