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Confort Zone
I took 16 credits in Nankai University in China,
meanwhile, traveling 16 provinces with friends and sometimes alone.
I found it necessary to be more hard-working and be sure my path to contribute myself.
中國的學生都很用功,每學期基本都超過25學分,晚上教室的燈總會亮得很晚,對台灣學生來說, 可能會覺得他們這樣社團活動很少,一直都在讀書會扼殺創意力,但我倒是覺得他們的專業紮根得很深, 再加上我光是從他們的微信app,看到的新聞、課程都很豐富,他們一定可以從網路可以獲得很多新知, 這樣的競爭力一定很強。但這個方法可能不適用於每個學生,可是對中國這樣龐大人口基數的國家, 這真的是最快強盛自己的方式了,這也是我跟朋友們聊起中國時一定會說到的「5% 法則」(我自己命名的哈哈), 這個理論是從我大學國際處的老師而來,她說:「你們出國一定要保持警戒心,這不是因為中國人很壞,而是因為, 在13億人口中,就算只有 1% 的人是壞人,你們遇到的機率還是很高」,同樣地,只要 5% 的中國學生熬出頭, 他們就足以帶領中國錢往富強國家邁進,而他們若再加上越來越盛行的留學、移民風氣,到另一個地方突破規則, 那就可以解釋為甚麼中國的GDP可以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率超過9%(至少從可見的數據而言)。
My Courses
- 水環境決策與使用
- 品牌管理
- 電子商務
- 溝通的藝術
- 西方經典英文電影
- 個人理財
- 西非音樂賞析-非洲鼓演奏
旅行中遇到很多幫助我的朋友們,他們對我很好,真正的朋友其實不太敢聊到政治,30歲以上的可能第一句還會說:「同胞好!」, 但我遇到20歲左右的人,倒是都只對台灣很感興趣,不會多問,我知道他們很好奇, 因為有次到貴州參加當地旅行團,他們吃飯都不會特別聊到我,但是那天喝了比較多甜甜的小米酒後(大家一定要去看我ig被灌酒的樣子), 就有大哥問我對於蔡總統的意見,還有對中國的想法,導遊一開始好像覺得不太對勁,想要說中立的話, 但可能看到我也滿接納他們的想法,就也平安結束一夜了。 後來我看到雲南朋友家的地理課本,台灣就是那樣被劃入虛線國界範圍,我覺得這一切也都沒什麼,畢竟他們從小就是那樣被教育的, 要記住:國家跟人民還是不太一樣的!
My Journey
- 北京 4 日:未盡的春節,第一次與宿舍朋友出門
- 哈爾濱 5 日:南方的孩子玩雪去!
- 青島/蓬萊/煙台 4 日:再訪青島,了解父母對我的影響
- 瀋陽 4 日:陪同學追星,說走就走
- 內蒙古 3 日:海洋之子走入大漠
- 成都/重慶 4 日:第一次一個人的 20 天旅程開始
- 西藏 9 日:踏入仙境,在高原反應下感受人間溫暖
- 西安/華山 4 日:認識雲南小姐姐們,第一座五岳
- 洛陽/鄭州 4 日:找尋歷史課本上的故事
- 薊縣 2 日:港澳台辦事處招待
- 北京/秦皇島 4 日:再訪北京,前往山海關
- 濟南/泰山 3 日:找尋老殘,泉城處處有湧泉和柳蔭
- 武漢 4 日:第一次到中國朋友家裡吃飯
- 岳陽/長沙 3 日:風大雨大,我在橘洲等你來
- 貴陽 4 日:涼涼的天,爽爽的貴州
- 雲南 8 日:緣起不滅,雲南姐姐帶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