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五十年來「《文心雕龍》學」研究   

 

第三章  台灣龍學界概

 

第二節  與域外學術交流

 

台灣龍學界與世界學術交流,以香港、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地為主【12】。

12王師更生重修增訂板文心雕龍導讀.序言:「七十六年(一九八七)筆者赴香港擔任訪問客座教授…其間特別是對大陸、香港和日本方面的學人研究、動態,更寄予無限的關切,為此也搜集到不少的資料。」

 

壹、與香港

 

台灣與香港長久以來維持著直接密切的往來,此可由兩地學人的互訪與論文發表、香港出版品在台刊行等方面得見。根據新近統計,香港地區近五十年來文論研究以魏晉南北朝的四十篇為最多,且集中在劉勰與《文心雕龍》,然因香港學術性出版園地非常有限,這些龍學論著很自然地多在台灣刊行【13】。

13見吳淑〈近五十年香港古代文評研究出版資料考察〉。此文復指出「五十年來香港的學術人口流動性頗大,尤其是早期,要為作者確認一個香港人的身分是困難的事。又因學術刊物出版園地有限,不少香港學者的研究成果都發表於外地。」中國古代文論國際學術研討會二○○○年上海復旦大學。

六、七○年代台灣幾位研究《文心雕龍》的學者赴港講學,對該地《文心雕龍》研究有直接的影響,如潘師重高師仲華等都長時間留港講學。一九八七年王師更生亦曾赴浸會書院擔任客座教授。也有早期在台任教,隨後移居香港的,如東海大學徐復觀、蒙傳銘、程兆熊先後赴香港中文大學及新亞書院講學。八、九○年代香港學人如鄧仕、陳耀南、黃維國光等更是經常來台參加學術會議,並發表為數可觀的論著。故早期台港兩地學人身分不易劃分清楚,近期中生代學者又往來頻仍。以下簡述饒宗頤、陳耀南、黃維三位學人在台刊行及發表的龍學論著與學術活動:

五、六○年代饒宗頤在香港中文大學領導《文心雕龍》集體研究,一時蔚為風氣。其成果發表於一九六二年《文心雕龍研究專號》(《香港大學中文學會年刊》),此書在台受到極大重視,不但明倫出版社正式刊行,且其中的論文為各家論文集的上選,如饒氏〈《文心雕龍》與佛教〉一文,同時被選入王師更生主編的《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選粹》、陳師新雄與于大成編的《文心雕龍論文集》、羅聯添編的《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等,較早還發表在台灣《民主評論》上。此文發表後的三十餘年間在台灣仍引起相當回響,反對者如潘師重〈劉勰文藝思想以佛學為根柢辨〉,饒氏多年後復有〈《文心》與《阿毗曇心》〉一文以為回應。贊同者如李豐懋〈劉勰與佛教關係的探討〉,據饒文做進一步論。【14】

14此文作於一九五二年。一九五四年發表於台灣《民主評論》五卷五期頁十至十三。後經多次修訂,定本題作〈劉勰文藝思想與佛教之關係〉。台灣學者對此文多有異議,如王師更生《重修增訂文心雕龍研究》頁二四及四七○、陳問梅(拱)〈《文心雕龍》論文本於道與文以載道〉、周弘然〈《文心雕龍.原道篇的綜合思想等。另外,唐亦男〈《文心雕龍.原道》篇疏釋〉、鄭毓瑜〈劉勰的原道觀〉等,則引為參考用書。

另外,饒氏〈劉勰以前及其同時之文論佚書考〉、〈文心雕龍探原〉等文也都對台灣學者具有啟發,如台灣大學張靜二〈劉勰的養氣說〉、台師大鄭師明〈劉勰的宗經論〉及劉碩士論文《魏晉南北朝文論佚書鉤沉》都參考其文,可見他對台灣龍學有普遍的影響。

陳耀南的十餘篇龍學論著有高達半數在台刊行,如〈《文心.風骨群說辨疑〉一文【15】,發表於一九八八年台北古典文學會主辦的學術研討會。其他還有〈《周易.繫辭文心.原道》〉〈《文心.神思》篇眾譯商榷、〈《文心雕龍》的邏輯運用〉、〈《文鏡》與《文心》―劉勰與空海文學理論之比較研究〉、〈《史通》與《文心》之文論比較〉【16】。他的《文鏡與文心》一書,由台灣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七年出版。《文心雕龍論集》雖未在台出版,但各圖書館普遍典藏,足見其與台灣龍學關係深厚。

15見《求索》三期一九八八年。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學生書局一九八八年。曹慶順編《文心同雕集》一九九○。

16分見:一、《古典文學》第七集(上)頁至二二,一九八五年八月;二、《書目季刊》十九卷三期頁十一至十九九八五年十二月;三、《古典文學》第九集頁三一至一五○,一九八七年四月。《名家論學》復旦大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六月0265;饒子《文心雕龍研究薈萃》上海書店一九九二年。;四、《文鏡與文心》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七年四月;五、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編《唐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二三七至二四六,文史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黃維早在一九八一年即關注台灣龍學,有一篇評介文章〈在劉勰的偉大傳統裹―評沈謙著《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17】;其〈精雕龍與精工甕―劉勰和新批評家對結構的看法〉發表於一九八三年在台北第四屆國際比較文學會【18】;〈《文心雕龍》與西方文學理論〉是一九九一年在中央研究院的演講稿【19】。其他還有現代實際批評的雛型―《文心雕龍.辨騷》今讀、〈美國的《文心雕龍》翻譯與研究〉、〈重新發現中國古代文化的作用―用《文心雕龍》六觀法析評白先勇的《骨灰》〉、〈讓「雕龍」成「飛龍」―略記體大慮周、情采兼備的鎮江巿《文心雕龍》國際研討會〉【20】等,有七篇論著在台刊行,與台灣有長遠密切的往來。

17《書評書目》九四期頁四六至五二,一九八一年二月。

18此文復見《中外文學》十八卷七期頁四至二二,九八九年十二月。曹慶順編《文心同雕集》一九九○;饒子《文心雕龍研究薈萃》上海書店一九九二年。

19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二卷一期頁三五至四八,一九九二年三月。上海《文藝理論研究》一九九二年。

20分別見:一、日本九州大學中國文學會主編《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史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又北京《中國文化》五期頁一七一至一七四,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漢學研究通訊》十卷一期頁十九至二一,一九九一年三月。三、《中外文學》二一卷六期頁二九至四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以上五文收入氏著《中國古典文論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四、《國文天地》一八一期二○○○年六月。

除上述學者外,尚有多位香港學者的論文發表於台灣期刊,如鄧仕〈「沿根討葉」與「望路爭驅」―從根與路的意象看劉勰論文學的傳統和發展〉、「能研諸慮,何遠之有哉」―《文心雕龍.風骨九慮21】。袁燕萍文心.定勢篇「因情立體,即體成勢」義【22】等。

21分別見《人文中國學報》一期頁一三七至一五九,一九九五年四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十二期頁二五至一六五,一九九八年三月。

22見《書目季刊》二三卷二期頁十至二二,一九八九年九月。

至於台灣出版的各種論文集,也大量收入香港龍學論文,如王師更生主編《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選粹》,有劉之仁、蒙傳銘、黃繼持、王韶生、蒙傳銘等論著。陳國球編《香港地區中國文學批評研究》收黃孟駒〈王充《論衡》與劉勰《文心雕龍》〉、古兆申〈「才性之學」對劉勰及其前代文論家的影響〉、石壘〈劉勰論文學創作的心理活動過程〉。研討會論文集,如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編《唐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收陳耀南〈《史通》與《文心》之文論比較〉。香港中文大學中語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收黎活水火意象與儒道佛的虛靜說―有關文心雕龍.養氣篇一個問題的考察、陳志誠〈《文心雕龍》作家論略析〉。黎氏尚有〈緯書對《文心雕龍》的影響〉在台發表【23】。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編《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陳志誠〈從文心雕龍對作家的批評看文學評論的一些要則〉等。

23見《國文天地》七卷十一期頁五五至五八,一九九二年四月。

也有早年在香港出版,復來台刊行者,如程兆熊《文心雕龍講義―劉勰文學批評理論之疏說與申論》,一九六三年由香港鵝湖出版社印行,後增加內容,題為《文學與文心》由台灣明文書局印行。

台灣與香港往來便利,資訊取得容易,香港學者的龍學論著在台灣幾乎都可以見到,如石壘的《文心雕龍原道與佛道義疏証》雖未在台刊行,然由王師更生《重修增訂文心雕龍研究》(頁四五八)、沈謙〈《文心雕龍》論批評原理〉、黃端陽《文心雕龍樞紐論研究》等多人引述足以得悉。故許多論者常台、港並論,實因二地關係密切、往來頻繁,難分彼此。

 

貳、與大陸

 

    台灣《文心雕龍》研究與大陸有深厚的淵源,此可追溯到台灣龍學創始之際,當時研究《文心雕龍》的學者多來自大陸,且以黃侃門生居多,故直接傳承大陸原有的研究規模。且台灣早期刊行的《文心雕龍》與研究論著,也都根據大陸重要板本與原出版品影印。中間雖然經過漫長的四十年阻隔,但台灣學者透過香港等地轉,對大陸龍學論著一點也感陌生。近十餘年來台海門戶開放,更有進一步的學術交流活動。本書次章「賡續與開創期」及本章首節台灣龍學的溫床」,已述及與大陸龍學的傳承關係;出版與館藏,將在下一節說明。此處僅從研究、研討會、論文發表方面來說明:

在研究方面,兩岸未開放以前台灣學者多已在其論著上大量徵引大陸學者論著,此一現象不但較大陸來得早,而且相當普遍【24】。大陸學者多注意到此,如王運熙言:「一九七九年出版的王更生《文心雕龍研究》重修增訂本中,都可以看到港台學者對大陸研究工作的關注。」【25】張海明《回顧與反思―古代文論研究七十年》也說:「注重吸收大陸學人五、六十年代的研究成果,亦為其(台灣)研究特色之。」【26】如王師更生自述他在一九七三年就看到陸侃如、牟世金的〈文心雕龍序志譯注〉,差不多同時也讀到王利器《文心雕龍新書》、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等書【27】。

24參牟世金《台灣文心雕龍研究鳥瞰》頁

25見王運熙、李慶甲、楊明〈建國以來國內《文心雕龍》研究情況概述〉。

26見頁二六八,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27見〈雕龍後集序〉,《文心雕龍學刊》第六輯九九二年齊魯書社。〈隋唐時期的龍學〉,《文心雕龍研究》第一輯九九五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然而大陸上,如牟世金在《台灣文心雕龍研究鳥瞰》、《劉勰年譜匯考》等書中,都坦承他遲至一九七九年「才第一次在上海看到王更生的《文心雕龍研究》和黃春貴的《文心雕龍之創作論》」,並說他在一九八三年訪日期間,注意到「大陸的許多論著,包括我自己的在內,台灣『龍著』已列入重要參考書之內了,而我們不少研究者對他們還一無所知。」又劉綱紀在一九八八年《劉勰》一書後記中,以五分之一篇幅敘述未能讀到台灣龍學論著的遺憾,特別是徐復觀的幾本書,由此可見早年大陸學者對海外研究情況陌生的程度。

台灣學者能大量參考大陸龍學論著,有的轉自香港,如香港建文書局郭晉稀《文心雕龍譯注十八篇》,有王師更生、王夢鷗、沈謙等引用【28】。也有台灣翻印本,如周振甫《文心雕龍譯注》,有黃美娥、陳金木、黃景進、江寶釵、盧景商等引用【29】。又趙仲邑《文心雕龍譯注》、張文勳《文心雕龍探秘》,有黃景進引用【30】。故透過香港轉或台灣翻印本,大陸論著在台相當容易取得。台灣學界對當代大陸學人研究成果關注最早,且普遍重視,不謂無因。

28分別見文心雕龍導讀.論〈鎔裁〉三準》古典文學的奧秘文心雕龍.論「圖風勢」、《文心雕龍批評論發微》。

29分別見劉勰與蘇軾「文」、「道」觀念之比較文心雕龍.原道篇談起、〈《文心雕龍》「文心樞紐」試釋〉、〈從「論文敘筆」看劉勰評論文類的方法與觀點〉、騷〉到「變乎朝向一個文學史觀的建立、〈《文心雕龍》之「文質論」探微〉。

30見〈從「論文敘筆」看劉勰評論文類的方法與觀點〉。

另由論題的相互呼應,可見台灣學界對大陸論著的熟稔,最直接的証據是王松木原道、〈徵聖〉、〈宗經〉談經學在《文心雕龍》中的實質意義,他在參考書目列有牟世金〈劉勰「原道」論的實質和意義〉,知是由牟文觸發的。又紀秋郎〈《文心雕龍》二元性的基礎〉,前此已有中山大學中文系文論研究組的〈劉勰文心雕龍的二元論哲學思想〉,皆以「二元」命題。王基倫有〈試析《文心雕龍》心物交感之論〉,前此已有王元化文心雕龍創作論.釋〈物色〉篇心物交融說、孫立〈劉勰的想像論―關於心和物綜合同一的過程〉及邱世友〈劉勰論神思―一個心物同一的形象思維過程〉等,都拈出「心物」二字來立說31】。瑞芳〈〈諧讔〉非「文筆雜」辨,前此已有段熙仲〈文雕龍中雜文、〈諧讔〉二篇是文非筆辨〉,有異曲同工之妙。

31又〈劉勰文心雕龍的二元論哲學思想〉言劉勰的哲學思想是「心物交感二元論」。

    在研討會方面,八○年代末兩岸政治雖已逐漸鬆綁,然台灣學者仍未能赴大陸發表論文,但已提交極具水準的論文為大會增光,如一九八八年在廣州召開的「《文心雕龍》國際研討會」,王師更生提出〈台灣「文心雕龍學」的研究與展望〉一文,對促進彼此的瞭解,頗有貢獻。

    近十年來兩岸舉辦的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已有三次,其中二次是在大陸召開的,台灣學者積極參與,首次是一九九五年北京「《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學者應邀赴會者二十餘人,王師更生、洪順隆、蔡師宗陽、李景榮、顏瑞芳、方元珍、呂武志、許玫芳八位學者有論文發表【32】。

32見《文心雕龍研究》第二輯。

最近一次是二千年鎮江「《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學者應邀赴會者二十多人,黃師錦鋐、王師更生應邀做專題演講。洪順隆、蔡師宗陽、李景榮、周春塘、黃景進、志誠、顏瑞芳、呂武志、吳福相、徐麗霞、溫光華、劉十二位學者有論文發表【33】。台灣《國文天地》並有專欄,由台灣王師更生、香港黃維、大陸李金坤三位學者介紹大會情形【34】。

33見論劉勰及其文心雕龍》》

34見《國文天地》一八一期二○○○年六月。

在台灣舉辦的是一九九九年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召開的「《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為台灣首度龍學國際會議,邀請大陸資深學者十六位與會,每位都有論文發表,幾全數之半【35】,足見兩岸學術交流的熱絡。

35來台的大陸學者有張少康蔡鍾祥、邱世友、羅立乾、蔣凡、孫蓉蓉、韓湖初、趙福海、韓泉欣、源、詹福瑞、徐中玉、穆克宏、張文、石家宜、林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在論文方面,有台灣學者論著刊登於大陸期刊上,也有大陸學者論著刊登在台灣期刊上。大陸地區從八○年代起,即轉載台灣龍學論著,如一九八三年梅家玲〈劉勰「神思論」與柯立芝「想象說」之比較與研究〉,次年即錄入暨南大學《文學比較研究通訊》第二期;同年底潘師重於台灣《中央日報》發表的劉勰〈滅惑論〉撰年商榷,次年亦收進《學術研究動態》四期。一九八六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編的《台灣學者中國文學批評論文選》,選錄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八年間十九篇代表作,其中三篇為龍學論著,分別是王師更生〈劉彥和文學創作的理論體系〉、齊師益壽〈《文心雕龍》與《文選》在選文定篇及評文標準上的比較〉、沈謙〈《文心雕龍》論文學風格〉。九○年代兩岸交流以來,刊載的情形更為普遍,曹順慶編《文心同雕集》,十八篇裡有二篇是台灣龍學論著:潘師重〈劉勰文藝思想以佛學為根柢辨〉、王師更生〈劉勰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際〉。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的《文心雕龍學刊》第六輯,首度收入台灣學者論文:王師更生〈雕龍後集序〉;第七介紹台灣文史哲出版社王師更生《文心雕龍新論》與日本九州大學中國文學會主編《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書。至於北京大學主編的《文心雕龍研究》標榜「國際性」,故更加重視收入台灣學者論文,首輯有王師更生〈隋唐時期的龍學〉;次輯以一九九五年北京《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外學者論文為主,收入台灣學者八篇論文;第四輯有許玫芳一文等。

大陸學者在台刊登論文,以馮春田最多,自一九九四年以來已有六篇,多環繞〈原道〉篇「自然」與結合美學立論【36】。其他如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序、王可平〈《文心雕龍》的思想基礎〉、吳琦幸〈《文心雕龍》聲訓論(附《文心雕龍》聲訓例釋)〉、畢萬忱〈劉勰論兩晉賦〉、欒棟試論中華審美元典之總綱―《文心雕龍.原道証〉等,都發表在台灣期刊上【37】。

36、〈文心與雕龍―關於文心雕龍文章美學的探索〉,《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文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二、論劉勰原道之「自然」說是《文心雕龍》文章美學的理論基礎,《中國國學》廿四期頁○一至一一四,一九九六年十月。三、〈由「人格之善」到「情文之美」―論《文心雕龍》之「文質」論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孔孟月刊》三五卷七期頁三二至三六,一九九七年三月。四、〈中國古代的「文美」理論巨著―劉勰《文心雕龍》性質評說〉,《孔孟月刊》三五卷十二期頁二九至三八,一九九七年八月。五、融道於儒:劉勰《文心雕龍》的文學「自然論」,《孔孟月刊》三六卷九期頁二九至三九,一九九八年五月。六、〈「自然」與型範——《文心雕龍》與魏晉玄學之比較研究〉,《漢學研究》十七卷二期頁○九至一三六,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37王序見《中國文化月刊》期頁一八一至一八二,一九九二年九月。王文見《中國文化月刊》一四一期頁七四至八六,一九九一年七月。吳文發表於一九八八年廣州「《文心雕龍》國際研討會」,又見《漢學研究》九卷一期頁十七至四三、頁三七至四二,一九九一年六月,復見饒子《文心雕龍研究薈萃》上海書店一九九二年。畢文見《漢學研究》十四卷一期頁九五至二一一,一九九六年六月。欒文見《哲學與文化》二四卷十期頁九五○至九六一,一九九七年十月。

二岸學者的交流,不但在學術研究上相互切磋琢磨,且常有書信往來與書序贈答,最近王師更生為祝賀楊明照先生九十大壽,除以工整楷書寫壽序一幅以為慶賀外,還專門撰述《歲久彌光的「龍學」家―楊明照先生在「文心雕學」上的貢獻》一書,益見兩岸學者彼此間深厚的情誼。

 

參、與日本

 

台灣龍學界與日本的交流可從研究、研討會、譯著、館藏等方面來看。在研究方面,日本學者有徵引台灣論著的,如戶田曉〈文心雕龍小史〉在介紹劉勰生平時引述王師更生〈梁劉彥和先生年譜〉;同時簡介李景榮《文心雕龍新解》、李中成《文心雕龍析論》、王師更生《文心雕龍研究》等專著,此文寫於昭和五十一年(一九七六),可知其對台灣論著關注甚早,且瞭若指掌。另如安東〈圍繞文心雕龍神思篇〉引用李宗《文心雕龍文學批評之研究》;甲勝二〈關於文心雕龍下篇篇次排列的一些問題〉表列李師曰剛《文心雕龍斠詮》下篇篇次排序等,可知日本學者對台灣龍學成果的重視。至於台灣學者在論題上與日本相呼應的,如戶田〈《文心雕龍.練字篇之修辭學的考察對徐麗霞〈《文心雕龍.練字篇之修辭學考察一文的啟發。

在研討會方面,一九九二年日本九州大學中國文學會主辦《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編有《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台灣文史哲出版社印行,台灣學者論文五篇,三分之其中岡村繁〈《文心雕龍》中的五經和文章美〉引起台灣學者的回響【38】。

38詳第六章第五節「其他.質疑與批判」。

在譯著方面,日本龍學論著在台灣的譯文,如一九七八年黃師錦鋐譯日人斯波六郎〈《文心雕龍》范注補正〉。一九八五年陳鴻森譯興膳宏〈《文心雕龍》與《詩品》文學觀之對立〉【39】等。

在館藏方面,據岡村繁自述其一九五○年出版的《文心雕龍索引》早已絕版多時,自己亦未能保有原書。觀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有此一珍本,可見台灣對日本學人論著的關注。其他如目加田誠《文心雕龍》、戶田曉譯《文心雕龍》等,分別藏於清華大學圖書館、高雄師大圖書館。故台灣各大圖書館相當重視館藏日本龍學論著

39分見黃師錦鋐主編《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集》。《幼獅學誌》十八卷四期頁七○至八二。

可知台灣龍學界與日本有各方面接觸,能有深密的交流。

 

肆、與韓國

   

台灣龍學對韓國《文心雕龍》研究有很大的影響,韓國學者如金民那泰德、李相馥等,分別在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等校,以龍學論著取得博、碩士學位。並回韓講授此方面課程。韓國學者在研究上亦多徵引台灣論著,詳第七章第三節「影響」。可知台灣龍學與韓國有直接的承繼關係。

 

伍、與新加坡

 

台灣龍學界與東南亞的往來以新加坡最為密切,台灣大學王叔岷、台灣師大潘師重、高師仲華、李師曰剛與高雄師大王忠林等,都曾在新加坡講學,且部分重要龍學論著是在那裡發表的【40】。

40王叔岷〈文心雕龍斠記〉,一九六二(四)年發表於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學會學報》五期。《文心雕龍綴補》,一九六九年發表於《斑苔學報》四期頁二至二五。王忠林〈《文心雕龍》所述辭格析論〉,一九七○年發表於《南洋大學學報》四期頁二三至二四。

晚近新加坡學者亦應邀來台發表論文,如楊松年〈文心雕龍的文學本末觀〉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辦的「《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故從早期的講學到近期的學術交流,可見台、新關係持續良好。

 

陸、與美國

 

台灣龍學界與美國的往來是晚近的事,觀黃維樑〈美國的《文心雕龍》翻譯與研究〉介紹施友忠Donald Arthur Gibbs、Paul Youg-shing Shao 三位美國學者龍學論著,說道:「美國近三、四十年來,執世界漢學的牛耳,但是『龍』的傳人不多見。」【41】

41《漢學研究通訊》十卷一期頁十九至二一,一九九一年三月。

唯近幾年美國學者如林中明、蔡宗齊等,不但在其論著中徵引台灣龍學成果,並應邀赴台參加九九九年台灣師大舉辦的「《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林中明先生代表段行迪先生贊助大會,熱心支持台灣邁向國際舞台。另外,前台灣師大國文系主任蔡宗陽於二○○○年秋應邀赴美國伊利諾大學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學術交流已有熱絡的趨勢。

故台灣龍學界與世界龍學重鎮如香港、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等,都有良好的學術交流,能將台灣龍學成果推到全球各地,對《文心雕龍》研究推廣到世界上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