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研究的基本文獻與工具書

附︰禪宗五家七宗法系

   禪宗史年表

      

                                                                             (本資料所列年代, 僅供參考)     901001重訂

 

禪宗史相關之年代:達摩滅於530年頃,天台慧思515-577,其弟子智顗538-598,會昌法難845,唐亡907,

五代907-960,北宋始於960,南宋始於1127,亡於1279,敦煌石室資料約於宋景祐初年1034-37年收藏。

 

甲、古籍

 

主要典籍見於︰大正藏47,48,49,51,52,85卷,卍續藏經,國譯一切經等(如:諸宗部、史傳部、古逸部等)。

 

一、語錄集或文集(個人語錄除外)

 

年代

書名及卷數

作者(編者)

藏經卷次

 

禪源諸詮集都序4卷

唐 宗密(780-841)

大正48

952

祖堂集20卷

南唐 招慶寺 靜、筠

高麗藏45、禪學叢書4

961

宗鏡錄100卷

宋 延壽

大正48

1004

景德傳燈錄30卷

宋 道原

大正51

1034

傳燈玉英集30卷

宋 王隨

宋藏遺珍3

1036

天聖廣燈錄30卷

宋 李遵勖

卍續135

1101

建中靖國續燈錄30卷

宋 惟白

卍續136

1125

碧嚴錄10卷

宋 克勤

大正48(頌古之評唱)

    宋六大頌古︰

998-1022

汾陽頌古百則

善昭

見《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先賢一百則〉(大正47)

1017-21

雪竇頌古百則

重顯(980-1052)

見《明覺禪師語錄》(大正47),後收於《碧嚴錄》

1102-06

丹霞頌古百則

子淳

見《丹霞子淳禪師語錄》(卍續124),後收於《虛堂集》

1131-62

宏智頌古百則

正覺

見《天童正覺禪師廣錄》,後收於《從容錄》

1228

無門頌古四十八則

慧開

見《無門關》

1269

虛堂頌古百則

智愚

見《虛堂和尚語錄》10卷(大正47)

   頌古、拈古之作另有︰

1032-83

頌古公案一百則

宋 義青

見《杸子義青禪師語錄》2卷(卍續124)

1175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40卷

宋 法應

元 普會續集(1318)(卍續115)(宋元禪宗頌古類作品的總集)

 

禪門諸祖師偈頌4卷

宋 子昇、如祐

卍續116

1664

宗門拈古彙集45卷

清 淨符

卍續115(五代至清禪宗拈古類作品的總集)

 

1131-38

古尊宿語要4卷

宋 頤藏主

禪學叢書

 

古尊宿語錄48卷

宋 頤藏主

卍續118(唐宋禪宗語錄總集)

1141

四家語錄4卷

宋 慧泉

卍續120(又名黃龍四家錄,黃龍慧南、寶覺祖心、死心悟新、超宗慧方等四家)

 

四家語錄6卷

不詳

卍續119(馬祖、百丈、黃檗、臨濟四家)

 

石門文字禪30卷

宋 惠洪(1071-1128)

四部叢刊104.宋詩初集卷四

1183

聯燈會要30卷

宋 悟明

卍續136

1174-89

禪林寶訓4卷

宋 淨善

大正48

1188

人天眼目6卷

宋 智昭

大正48、卍續113(介紹五家宗風及教法)

1204

嘉泰普燈錄30卷

宋 正受

卍續137

1223

從容錄6卷

宋 行秀

大正48(頌古之評唱)

1228

無門關1卷

宋 慧開

大正48(為拈頌別集)

1230

請益錄2卷

元 行秀

卍續117(拈古之評唱)

1238

續古尊宿語要6卷

宋 師明

卍續118-119

1252

五燈會元20卷

宋 普濟

卍續138(景德、廣燈、續燈、聯燈會要、普燈)

1285

空谷集6卷

元 從倫

卍續117(頌古之評唱)

1295

虛堂集6卷

元 從倫

卍續124(頌古之評唱)

1398以前

續傳燈錄36卷

明 居頂

增上寺報恩藏明本(大正51、卍續142)

1417

五燈會元補遺1卷

明 文琇

卍續142

 

增集續傳燈錄6卷

明 文琇

卍續142

1470

緇門警訓10卷

明 如巹

大正48

1489

禪宗正脈10或20卷

明 如巹

卍續146(節略《五燈會元》而成)

1532-1615

禪關策進l卷

明 袾宏

大正48

1538

五宗原l卷

明 法藏

卍續114

1602

指月錄32卷

明 瞿汝稷

卍續143、新文豐、老古

1630

五家語錄5卷

明 郭凝之

禪學叢書3

1631

教外別傳16卷

明 黎眉

卍續144

1644

五燈會元續略4或8卷

明 淨柱

卍續135

1650

五燈嚴統25卷

清 通容、願公

卍續139

1651

繼燈錄6卷

清 元賢

卍續147

1652

祖庭嫡傳(指南)2卷

清 徐昌治

卍續148

1642-1654

續燈存稿12卷

清 通問

卍續145

1654

五燈嚴統解惑篇1卷

清 通容

卍續139

1672

祖燈大統98卷

清 淨符

(?)

 

錦江禪燈20卷

清 通醉

卍續145(與蜀有關地方性燈錄)

1679

續指月錄20卷

清 聶先

卍續143

1691

續燈正統42卷

清 性統

卍續144

1693

五燈全書120卷

清 超永

卍續140-142

1702

黔南會燈錄8卷

清 如純

卍續145(與貴州有關地方性燈錄)

1703

增集人天眼目 卷

清 仁岠

新文豐

1703

五家宗旨纂要3卷

清 燈來

卍續114

1733

御選語錄19卷

清 雍正

卍續119

1788

五家參詳要路門5卷

日 圓慈

大正81

1794

愔黑豆集9卷

清 心圓

卍續145

1796-1820

正源略集

清 達珍

卍續145

二、史傳

514

名僧傳30卷

梁 寶唱

今佚,日僧宗性依此作《名僧傳抄》1卷(卍續134)

519

高僧傳4卷

梁 慧皎

大正50(達摩前之習禪者)

645

續高僧傳30卷

唐 道宣

大正50

708

(720?)

楞伽師資記1卷

唐 淨覺

大正85,為敦煌遺書(732年前)

713

傳法寶紀並序1卷

唐 杜胐

大正85,敦煌遺書

774

歷代法寶記1卷

唐 無住弟子

大正51 ,敦煌遺書

 

禪門師資承襲圖1卷

唐 宗密(780-841)

卍續110、禪宗全書1

781

曹溪大師別傳1卷

 

 

801

寶林傳10卷

唐 智炬

宋藏遺珍2(新文豐),現存7卷,磧沙藏

988

宋高僧傳30卷

宋 贊寧

大正50(文津)

999

大宋僧史略3卷

宋 贊寧

大正54(999年重修)

1061

傳法正宗記9卷

宋 契嵩

大正51

 

傳法正宗論2卷

宋 契嵩

大正51

1107

林間錄2卷

宋 惠洪

卍續148

 

林間錄後集l卷

宋 惠洪

卍續148

1124

禪林僧寶傳30卷

宋 惠洪

卍續137

1140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 1卷

宋 道謙

卍續142

1141-51

正法眼藏3卷

宋 宗杲

卍續118

1155

羅湖野錄2卷

宋 曉瑩

卍續142

1164

隆興佛教編年通論29卷

宋 祖琇

卍續130(現存最早編年體佛教史)

1165-73

僧寶正續傳7卷

宋 祖琇

卍續137

1190-

1224

雲臥紀談2卷

宋 曉瑩

卍續148

1197

叢林盛事2卷

宋 道融

卍續148

1230

人天寶鑒1卷

宋 曇秀

卍續148

1237

釋門正統8卷

宋 宗鑑

卍續130(現存最早紀傳體佛教史)

1254

五家正宗贊4卷

宋 紹曇

卍續135

1263

枯崖漫錄3卷

宋 圓悟

卍續148

1269

佛祖統紀54卷

宋 志磐

大正49(紀傳體佛教史)

1270

釋氏通鑒12卷

宋 本覺

卍續131(編年體佛教史)

1275

歷朝釋氏資鑒12卷

元 熙仲

卍續132(編年體佛教史)

1341

佛祖歷代通載22卷(或36卷)

元 念常

大正49、新文豐(編年體佛教史)

1354

釋氏稽古略4卷

元 覺岸

大正49(編年體佛教史)

1366

新修科分六學僧傳30卷

元 曇噩

卍續133

1375

山庵雜錄2卷

明 無慍

卍續148

 

正宗心印後續聯芳l卷

明 善燦

卍續148(撰時無考)

1417

神僧傳9卷

明成祖敕撰

大正50

1585

緇門崇行錄1卷

明 袾宏

卍續148

1597-

1615

皇明高僧傳輯略1卷

明 袾宏

卍續144

1606

名公法喜志4卷

明 夏樹芳

卍續150(以名士為主)

1615-38

先覺宗乘5卷

明 圓信、郭凝之

卍續148

 

優婆夷志1卷

明 圓信、郭凝之

卍續148(撰時無考)

1617

大明高僧傳8卷

明 如惺

大正50

1629

建州弘釋錄2卷

明 元賢

卍續147

1631

佛祖綱目41卷

明 朱時恩

卍續146(編年體佛教史)

1631

居士分燈錄2卷

明 朱時恩

卍續147

1632

禪燈世譜9卷

明 道忞、吳侗

卍續147

1638

釋氏稽古略續集3卷

明 幻輪

大正49(編年體佛教史)

1640

補續高僧傳26卷

明 明河

卍續134

1654

高僧摘要4卷

清 徐昌治

卍續148

1654

佛祖宗派世譜8卷

清 悟進

卍續147

1664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15卷

清 自融、性磊

卍續137(依年代排列)

1667

法門鋤宄l卷

清 淨符

卍續147

1689

宗統編年32卷

清 紀蔭

卍續147(編年體佛教史)

1703

緇門世譜l卷

清 明喜

卍續147

1775

居士傳56卷

清 彭紹升

卍續149

 

善女人傳2卷

清 彭紹升

卍續150

三、目錄

494-497

出三藏記集15卷

梁 僧祐

大正55

597

歷代三寶紀15卷

隋 費長房

大正49

730

開元釋教錄20卷

唐 智昇

大正55

四、其他

547

洛陽伽藍記5卷

北魏 楊衒之

大正51

655-663

一切經音義25卷

唐 玄應

中華大藏經1輯30冊,日本正藏經67冊

760

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

唐 獨孤沛

神會晚年改定本(見神會和尚遺集)

807

一切經音義100卷

唐 慧琳

大正54

823後

圓覺經大疏抄13卷或26卷

唐 宗密

卍續14,15

 

宗門十規論

五代 文益(885-958)

卍續110

987

續一切經音義10卷

遼 希麟

大正54

1814

全唐文1000卷

清 敕編

禪宗全書1引用(大通出版)

 

唐文拾遺

 

 

 

乙、工具書

 

禪籍志 2卷                     聖仆義諦  (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1)  1716 

禪籍目錄                        駒澤大學圖書館編  (日本各大學圖書館藏禪籍綜合目錄)  1928

新纂禪籍目錄                 駒澤大學圖書館編  日本佛書刊行會  1962-64

中國禪宗人名索引          鈴木哲雄   中文出版社

中國高僧傳索引              牧田諦亮   平樂寺書店

梁高僧傳索引                                   平樂寺書店、中文出版社

唐高僧傳索引                                   平樂手書店、中文出版社

僧傳排韻 108卷               堯恕         (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99-100,附索引)  1680

釋氏疑年錄                     陳垣          彌勒  1982

佛教大年表                     望月信亨   佛教大辭典發行所 (收於氏編《佛教大辭典》)  1936

禪宗系譜                         仝上

一切經音義索引              山田孝雄

禪學大辭典                     駒澤大學  大修館書店  1978

敦煌遺書總目索引                           商務印書館

佛書解說大辭典12卷       小野玄妙

新佛典解題事典              水野弘元  1977改編

各種禪籍索引

 

丙、近代之著作

 

一、叢書、語錄、譯注

 

佛光大藏經.禪藏51冊

禪宗全書100冊                  藍吉富編      文殊  1988

禪學大成6冊                                          中華佛教文化館影印  1981三版

禪宗集成25冊                                         藝文印書館  1968

禪學叢書(唐代資料編)      柳田聖山編    中文出版社

禪學大系(祖錄部)5卷        久內大賢編    一喝社 (除黃龍書尺集外,多為大正藏、續藏經所收本)  1911-12

國譯禪學叢書兩緝22卷     宮下軍平編    國譯禪宗叢書刊行會 (不少大正藏未收的宗門隨筆)  1919-31

國譯禪學大成25卷            宮里祖泰編    二松堂 (為上書的縮印改編分冊本,新加《黃龍尺牘》一卷) 1929-30

禪的語錄(全20卷)             柳田聖山        筑摩書房 1969-85?

禪語錄(世界名著,續3)    柳田聖山

禪家語錄I,II (世界古典文學全集第36卷A, B)     柳田聖山、西谷啟治  1972,1974

                                        (附︰中國禪宗史系圖、禪籍解題  日本最好的目錄和解題)

禪的語錄                          鎌田茂雄        筑摩書房  1981

禪之語錄                          荒木見悟

達摩之語錄                      柳田聖山        筑摩書房  1969

禪源諸詮集都序               鐮田茂雄        筑摩書房  1971

講座.禪(全8卷)               西谷啟治編    筑摩書房  1967-68 (內含八部分︰1禪的立場 2禪的實踐 3禪的歷史----中國

                                                    4禪的歷史----日本 5禪與文化 6禪的古典----中國 7禪的古典----日本 8現代與禪)

(全8冊)                         長板金雄編    雄山閣  1941-42

禪語錄                              馮作民譯註    星光   1982

 

二、禪宗史

 

1.國人著作

中國禪宗史                       印順      正聞  1971初版,1992八版

中國禪宗史話                   褚柏思   新文豐  1981

中國禪學思想研究            何國銓   文津  1987

中國禪宗通史                   杜繼文、魏道儒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3

中國禪學思想史               洪修平    文津  1994

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洪修平    佛光  1991

2.外人著作

禪學思想史                    忽滑谷快天  玄黃社  1925

                                     (中譯︰中國禪學思想史  朱謙之譯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一版)

增訂中國禪宗史的研究 ----政治社史的考察  阿部肇一    研文出版

                                     (中國禪宗史的研究  阿部肇一    誠信書房1963)

                                     (中譯︰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以後的政治社會史的考證  關世謙譯  東大)

禪宗史上、下冊             孤峰智璨   光融館  l919  橫濱市鶴見區大本山總持寺刊,1974再版

                                     (中譯其上冊︰中印禪宗史  印海譯    海潮音社  1972  正聞)

無之探求(中國禪)           柳田聖山與梅原猛合著  佛教之思想叢書7  角川  1974  第7版

                                     (原書分三部,中譯第一部︰中國禪思想史  吳汝鈞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2)

禪宗史研究                    宇井伯壽  岩波  1939

第二禪宗史研究             宇井伯壽  岩波  1942

第三禪宗史研究             宇井伯壽  岩波  1943

禪思想史研究第二----從達摩到六祖慧能    鈴木大拙  岩波  1951  (收入鈴木大拙全集第二卷)

禪思想史研究第三          鈴木大拙  岩波  1968  (收入鈴木大拙全集第三卷)

禪思想史研究第一至第四   鈴木大拙  岩波  1987

禪宗思想史                    關口真大  山喜房佛書林  1964

支那的禪宗                    增永靈鳳  (此書不易找到)

禪宗史要                        增永靈鳳  鴻盟社  1957

初期禪宗史書之研究      柳田聖山  禪文化研究所  1965  法藏館  1967

禪宗史入門                    荻須純道  平樂手書店  1980

禪的心.歷史                 秋月龍民  禪 Books. l  平河出版  1983

唐五代之禪宗----湖南江西篇  鈴木哲雄  大東  1984

唐五代禪宗史                 鈴木哲雄  山喜房佛書林  1985

中國禪宗史話                 石井修道  禪文化研究所  1988

宋代禪宗史之研究          石井修道  大東

中世禪家之思想              入矢義高

燈史的系譜                     柳田聖山  日本佛教學會年報19  1954

語錄的歷史                     柳田聖山  東方學報57  1985 (收入《禪的語錄》20  筑摩書房)

Zen Buddhism: A History-India and China, Heinrich Dumouli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1988

 

三、論文集

 

六祖壇經研究論集         張曼濤編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  大乘文化  1976

禪學論文集                    張曼濤編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  大乘文化  1976

禪學論文集                    張曼濤編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  大乘文化  1977

禪宗思想與歷史             張曼濤編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2 大乘文化  1978

禪宗史實考辨                 張曼濤編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  大乘文化  1979

中國禪學研究論集          冉雲華     東初  1990

 

四、專題資料與研究

 

禪宗經典使用概史                    松浦秀光     山喜房佛書林  1987

禪典籍內華嚴資料集成             鐮田茂雄     大藏  1984

曹洞宗全書 (全33卷)                 曹洞宗宗務廳內同書刊行會編  1929-35,1970-78復刻

鳴沙餘韻                                  矢吹慶輝編  岩波  1930

鳴沙餘韻解說                           矢吹慶輝編  岩波  1933

敦煌出土少室遺書                    鈴木大拙編  1935

敦煌出土少室遺書及解說二卷  鈴木大拙  安宅佛教文庫刊  1936

敦煌佛典和禪                           筱原壽雄、田中良昭編《講座敦煌》8  大東  1980

敦煌禪宗資料分類目錄初稿      田中良昭  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  27, 29

敦煌禪宗資料項目別一覽          田中良昭  曹洞宗研究員研究生研究紀要1

敦煌禪宗文獻的研究                 田中良昭  大東  1983

神會和尚遺集                            胡適  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  1968

胡適禪學案                               柳田聖山  中文  1975,正中

達摩大師之研究                        關口真大  彰國社  大成印刷  1957

達摩之研究                               關口真大  岩波  1967

惠能(世界哲學家叢書)              楊惠南  東大  1993

慧能研究                                  駒澤大學禪宗史研究會編  大修館書店  1978

宗密                                         冉雲華  東大  1988

宗密教學之思想史研究            鐮田茂雄  大東  1975

摩訶衍的禪                              山口瑞鳳  講座敦煌8  敦煌佛典與禪  大東出版社  1980

Psychology of Zen I & II by Y. Akishige  秋重義治(1904-)  駒澤大學  1977

宋代儒學之禪思想研究            久須本文雄  日進堂書房  1980

 

五、其他有關著作

 

日本學者對中國禪宗文獻的研究和整理  楊曾文  世界宗教研究  1987年  第l期

東洋人的思惟方法                  中村元  中村元選集1-4  春秋社  1961-64

           禪宗五家七宗法系

                                                               594-656  606?-706    651-739

                                                          ┌→法融┌→神秀─→普寂

菩提達摩─→慧可─→僧粲─→道信┴→弘忍┴→惠能

      ?-530      487-593     ?-606      580-651    602-675   633-713

                                          751-834  780?-841    807-869    840-901

┌→惟儼─→曇晟─→良价─→本寂(曹洞宗)

                                     │                                                          835-908    867-928 885-958

┌→行思─→希遷┴→道悟─→崇信─→宣鑑─→義存┬→師備─→桂琛→文益

       │    ?-740     700-790    748-807      ?-?     782?- 865  822-908│                           (法眼宗)

惠能┼→神會 ………………………………→宗密                  └→文偃(雲門宗)

       │  670-762                                            780-841                      864-949

                                              ?-850        ?-866                         1002-1069

└→懷讓─→道一─→懷海┬→希運─→義玄(臨濟宗) ……┬→惠南(黃龍宗)

  677-744  709-788   749-814└→靈祐─→惠寂(溈仰宗)         └→方會(楊岐宗)

                                             771-853    807-883                         992-1049

           禪宗史年表

                   ※參酌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馮作民譯註《禪語錄》編訂

 

西元  中國年號      紀                事

 

516   北魏熙平 1年  達摩到洛陽,此後約20年弘法,其弟子曇林整理成〈二入四行論〉並加序文。

534   東魏天平 l年  二祖惠可開始在東魏的鄴都弘法。

547   東魏武定 5年  楊衒之著《洛陽伽藍記》,在「永寧寺」條下有關於達摩的最早記錄。

550   北齊天保 l年  三祖僧粲向惠可問道。

574   北周建德 3年  詔令廢佛道二教,為「三武法難」之一。

580   北周大象 2年  四祖道信(-651)生。

601   隋  仁壽  l年  五祖弘忍(-674)生。

620   唐 約武德3年  道信入黃梅雙峰山弘禪,禪僧由游動轉為定居。

638   唐  貞觀12年  六祖惠能(-713)生。

643   唐  貞觀17年  法融在金陵牛頭山立禪室,為牛頭禪之祖。

645   唐  貞觀19年  玄奘(600-664)由印度回長安。道宣(596-667)草成《續高僧傳》。

651   唐  永徽 2年   神秀往雙峰山歸依弘忍,6年後離開。

657   唐  顯慶 2年   法融遷化。

661   唐  龍朔 1年   惠能24歲見弘忍。

667   唐  乾封 2年   道宣最後修訂《續高僧傳》

670   唐  咸亨 l年   神會(-762)生。

676   唐  儀鳳 1年  惠能在廣州法性寺落髮為僧,寺僧法才寫〈瘞髮塔記〉(《全唐文》912)。

686   大周垂拱 2年  法如於少林寺開示禪法,首次確立禪宗宗譜。

701   大周大足 1年  神秀(606-706)應武后詔入宮,在洛陽、長安弘揚禪宗。

708   唐  景龍 2年  弘忍弟子玄賾被召入京,撰《楞伽人法志》,其弟子淨覺著《楞伽師資記》,為楞伽宗最後代表人物。

709   唐  景龍 3年  馬祖道一(-788)生。

713   唐  開元 1年  惠能弟子「一宿覺」玄覺遷化,後人為輯《永嘉集》。

713-716 唐 開元1-4年 《傳法寶紀》《楞伽師資記》完成,為初期禪宗史書的先聲。

732   唐  開元20年  神會在滑臺大雲寺攻擊北宗禪,其弟子獨孤沛記此事,並編〈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後傳為荷澤宗。

742   唐  天寶 1年  希遷(-790)在衡嶽住南寺東石台上結庵,號石頭和尚。傳石頭宗。

752   唐  天寶11年 玄素(668-)遷化,牛頭禪至玄素而大盛。

755-63                   安史之亂,京派禪師受打擊,地方禪宗興起,南能北秀局面開始形成。

757   唐  至德 2年  無住至成都淨泉寺見無相,766年居成都保唐寺,形成淨泉保唐系。無相為弘忍再傳弟子。

780   唐  建中 1年  北宗派的摩訶衍,在西藏拉薩講禪的頓、漸,與印度僧辯論,其弟子王錫記此事,在敦煌編《頓悟大乘正理決》。在這前後,初期禪錄在敦煌陸續抄寫,一些經典譯成藏文。

781   唐  建中 2年  在曹溪完成《曹溪大師傳》。敦煌本《六祖壇經》由此至800年間完成。

788   唐  貞元 4年  馬祖道一遷化,所傳為洪州宗,中唐最大禪系。

804   唐  貞元20年  牛頭法門盛行,其禪僧完成〈無心論〉,為假託達摩所作之初期禪宗典籍之一。

814   唐  元和9年   百丈懷海(749-)遷化,其弟子編《百丈廣錄》《百丈清規》。

816   唐  元和11年 惠能有「大鑑禪師」謚號,柳宗元為寫碑文。

834   唐  太和 8年  藥山惟儼(751-)圓寂。

835   唐  太和 9年  南泉普院(748-)圓寂,生前著有語錄。

841   唐  會昌 1年  圭峰宗密(780-)遷化,裴休寫碑文(《全唐文》783)。宗密撰《禪源諸詮集》調和禪教,撰《華嚴原人論》調和儒襗。雲巖曇晟(780-)遷化。

845   唐  會昌5年  奉敕廢佛。

850   唐  大中4年  黃檗希運圓寂,裴休整理其說並加序,成《傳心法要》。

853   唐  大中7年  溈山靈祐(771-)圓寂,門僧據說多至1500人。創溈仰宗。

865   唐  咸通6年  德山宣鑑(782-)圓寂,德山之「棒」與臨濟之「喝」齊名。

866   唐  咸通7年  臨濟義玄圓寂。傳臨濟宗。

869   唐  咸通10年 洞山良价(807-)遷化。傳曹洞宗。

883   唐  中和3年  仰山惠寂(807-)遷化。

897   唐  乾寧4年  趙州從諗(778-)遷化,據說活了120歲,有語錄傳世。

901   唐  天復1年  曹山本寂遷化。

908   梁  開平2年  雪峰義存(822-)圓寂,據說門下有1700人,有語錄傳世。

949   南漢乾和 7年  雲門文偃(864-)遷化,有語錄傳世。傳雲門宗。

952   南唐保大10年  靜、筠二禪師在泉州編《祖堂集》。

958   後周顯德 5年  法眼文益(ss5->圓寂,著有〈宗門十規論〉。傳法眼宗。

960   後周顯德 7年  永明延壽到杭州。延壽著有《宗鏡錄》《萬善同歸集》。

980   宋太平興國 5年  雪竇重顯(-1052)生,著有《頌古百則》傳世,後為圓悟《碧巖錄》的藍本。

988   宋  端拱 1年  贊寧(921-1002)奉敕完成《宋高僧傳》,唐禪僧傳記大半編入。

1004  宋  景德 l年   道原編《傳燈錄》,並敕令楊億加以刪訂編入《大藏經》,即《景德傳燈錄》。

1036  宋  景祐 3年  李遵勗增補《傳燈錄》成《廣燈錄》,即《天聖廣燈錄》。

1049  宋  皇祐 l年  楊岐方會(992-)圓寂,有語錄傳世。

1069  宋  熙寧 2年  黃龍惠南(1002-)圓寂,有語錄傳世。

1085  宋  元豐 8年  楊傑加序於《馬祖百丈黃檗臨濟四家錄》。

1101  宋  建中靖國 l年  佛國惟白編《續燈錄》,即《建中靖國續燈錄》,此時福州等覺禪院和開元寺,相繼進行《大藏經》雕版。

1129  宋  建炎 3年  曹洞宗正覺(-1157)倡「默照禪」。

1136  宋  紹興 6年  臨濟楊岐派佛果禪師圓悟克勤(1064-)圓寂,著有《圓悟語錄》《碧巖錄》傳世。

1144  宋  紹興14年  福州鼓山出版《古尊宿語要》。

1163  宋  隆興 1年  臨濟楊岐後人,看話禪集大成者大慧宗杲(1089-)遷化。有語錄傳世。(1200年朱熹逝世。)

1229  宋  紹定 2年  無門慧開(1183-1260)提倡48則公案,因著《無門關》傳世。

1252  宋  淳祐12年 《五燈會元》編成。

1336-43 元  後至元 2-至正3年  奉敕重編《百丈清規》。

1630  明  崇禎 3年  語風圓信及弟子郭凝之共同重編《五家語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