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資料選輯

王開府編 2003/9/21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長阿含善生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中觀思想

〈唯識三十頌〉三譯對照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宋元明本)

一、科判(據印順法師《般若經講記》)

a1標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a2顯義  b1正為利根示常道

                 c1法說般若體

                     d1修般若行

                         e1廣觀蘊空

                             f1融相即性觀------加行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f2泯相證性觀------正證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e2略觀處界等空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e3結顯空義

以無所得故。

               

                     d2得般若果

                         e1涅槃果------三乘共果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e2菩提果------如來不共果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c2喻讚般若德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b2曲為鈍根說方便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二、總科分判(據《斌宗法師遺集》,中華佛教文獻社72年4版)

大科:1經題 2譯人 3正文

 

a1顯說般若

    b1總示菩薩修証境界: c1明能覶人  c2明所修行  c3明所觀境  c4明所得益

    b2詳明般若真空實義

        c1遣執  c2顯性  c3破妄

                        d1破凡夫我相:e1對迷心重者破五蘊 e2對迷色重者破十二入

                                                    e3對心色並迷者破十八界

                        d2破二乘法相:e1破緣覺十二因緣法 e2破聲聞四諦法

                        d3破權教菩薩法相

        c4證果:d1明菩薩得斷果  d2明諸彿得智果

a2密說般苦:b1出名嘆益  b2正說咒語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節錄,大正藏本為主,參校以宋元明本)

1時長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褔德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2「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3佛告須菩提:「......。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褔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4......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5「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末句梵本今譯作:「聖人為無為所顯現。」(雖都是無為所顯現,但在顯現的過程中,理應有殊異,說「有差別」,是世俗安立而已,終究都是「畢竟空」。)(見如實佛學研究室編: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按:「無為」離一切言說,故無差別。)

6「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7「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8「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9「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本條畫線部分,梵文今譯作:「不應令心執著於色,或聲、香、味、觸、法。......不應令心執著於任何一個對象。」直譯作:「住於色的心,不應令生起,住於聲、香、味、觸、法的心,不應令生起。......住於任何一處的心,不應令生起。」

10「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11「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12「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13「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眾生。」

14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5「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16「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17「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18「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19「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20「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21「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22「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衹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褔勝彼。云何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長阿含善生經

(節錄自《佛光阿含藏.長阿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時到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時,羅閱祇城內有長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詣園遊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禮,東、西、南、北、上、下諸方,皆悉周遍。

爾時,世尊見長者子善生詣園遊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禮。世尊見已,即詣其所,告善生言:「汝以何緣,清旦出城,於園林中,舉身皆濕,向諸方禮?」爾時,善生白佛言:「我父臨命終時,遺敕我言:『汝欲禮者,當先禮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我奉承父教不敢違背,故澡浴訖,先叉手東面,向東方禮:南、西、北方,上、下諸方,皆悉周遍。」

爾時,世尊告善生曰:「長者子!有此方名耳,非為不有:然我賢聖法中,非禮此六方以為恭敬。」善生白佛言:「唯願世尊善為我說賢聖法中禮六方法!」

佛告長者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善生對曰:「唯然,願樂欲聞!」

1佛告善生:「若長者、長者子知四結業,不於四處而作惡行,又復能知六損財業,是謂,善生!長者、長者子離四惡行,禮敬六方。今世亦善,後獲善報,今世根基,後世根基,於現法中,智者所稱,獲世一果,身壞命終,生天、善處。善生!當知四結行者:一者殺生,二者盜竊,三七淫逸,四者妄語,是四結行。云何為四處?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癡。若長者、長者子於此四處而作惡者,則有損耗。」......

佛告善生:「若長者、長者子於此四處不為惡者,則有增益。」爾畤,世尊重作頌曰:......

2佛告善生:「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於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四者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墮,是為六損財業。善生!若長者、長者子解知四結行,不於四處而為惡行,復知六損財業,是為,善生!於四處得離,供養六方。今善後善,今世根基,後世根基,於現法中,智者所譽,獲世一果,身壞命終,生天、善處。

3善生!當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鬥諍,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善生!若彼長者、長者子飲酒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

4善生!博戲有六失,云何為六?一名財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敬信,五者為人疏外,六者生盜竊心。善生!是為博戲六失。若長者、長者子博戲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

5放蕩有六失:一者不自護身,二者不護財貨,三者不護子孫,四者常自驚懼,五者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者喜生虛妄,是為放蕩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放蕩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6善生!迷於伎樂復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內早,五者多羅槃,六者首呵那,是為伎樂六失。若長者、長者于伎樂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7惡友相得復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是為惡友六失。若長者、長者子習惡友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8懈墮有六失: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三者寒時不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五者時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晚不肯勤修,是為懈墮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懈墮不已,其家財業日日損減。」佛說是已,復作頌曰:......

9佛告善生:「有四怨如親,汝當覺知。何謂為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順,四者惡友。」

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先與後奪,二者與少望多,三者畏故強親,四者為利故親,是為畏伏四事。」

佛告善生:「美言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善惡斯順,二者有難捨離,三者外有善來密止之;四者見有危事便排擠之,是為美言親四事。

敬順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先誑,二者後誑,三者現誑,四者見有小過便加杖之,是為敬順親四事。

惡友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飲酒時為友,二者博戲時為友,三者淫逸時為友,四者歌舞時為友,是為惡友親四事。」世尊說此已,復作頌曰:......

10佛告善生:「有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云何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為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為人救護,當親近之。

   善生!止非有四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云何為四?一者見人為惡則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為四止非,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復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見利代喜,二者見惡代憂,三者稱譽人德,四者見人說惡便能抑制,是為四慈愍,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利益有四,云何為四?一者護彼不令放逸,二者護彼放逸失財,三者護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誡,是為四利人,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同事有四,云何為四?一者為彼不惜身命,二者為彼不惜財寶,三者為彼濟其恐怖,四者為彼屏相教誡,是為四同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世尊說是已,復作頌曰:......

11佛告善生:「當知六方,云何為六方?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婦為西方,親黨為北方,僮僕為下方,沙門、婆羅門、諸高行者為上方。

12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善生!夫為人子,當以此五事敬順父母。

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子。云何為五?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善生!子於父母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13善生!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善生!夫為弟子當以此五法敬事師長。

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云何為五?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善生!弟子於師良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14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闕,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於妻。

妻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云何為五?一者先起,二者後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為夫之於妻敬待,如是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15善生!夫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云何為五?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善生!是為五事親敬親族。

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云何為五?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護恐怖,四者屏相教誡,五者常相稱歎。善生!如是敬視親族,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16善生!主於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為五?一者隨能使役,二者飲食隨時,三者賜勞隨時,四者病與醫藥,五者縱其休假。善生!是為五事教授僮使。

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為五?一者早起,二者為事周密,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者稱揚主名。是為主待僮使,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17善生!檀越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云何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

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門當復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為六?一者防護不令為惡,二者指授善處,三者教懷善心,四者使未聞者聞,五者已聞能使善解,六者開示天路。善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門、婆羅門,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維摩詰所說經

                                                                節錄,據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本,大正14

佛國品第一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清淨,唯願世尊說菩薩淨土之行。......佛言......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菩薩淨土......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三十七道品......迴向心......。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方便品第二

......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弟子品第三

 1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道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2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

 3以空聚想,入於聚落;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嗅香,與風等;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非入定意,非起定意;非住世間,非住涅槃。

 4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須菩提!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解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不見四諦,非不見諦;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相法:乃可取食。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自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者,墮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切言說,不離是相。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5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6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燄,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7羅喉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菩薩品第四

 1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一切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授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2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深心......菩提心......三十七道品......四諦......緣起......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3天女即問:「何為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4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趣向佛慧,起於宴坐。......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1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2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3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

 4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雖攝一切眾生,而不起愛著......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雖行無相,而度眾生......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

不思議品第六

 1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2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聲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

觀眾生品第七

 1維摩詰言:「譬如幻師所見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捨?」答:「所作福祐,無所希望。」

 2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3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4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5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6天曰:「......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7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佛道品第八

 1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道,不以為勝;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樑;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

 2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曰:「何謂也?」答曰:「......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想耳。......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3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供養十方佛,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嬈亂,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或現離淫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1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2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無取、無捨、無作、無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若達罪性,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空則無有盡、不盡相......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即是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

 3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本品全文照錄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則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生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香積佛品第十

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

菩薩行品第十一

 1佛言:「......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2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為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在諸禪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見來求者,為善師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想......常求無念實相智慧......

 3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

見阿閃佛品第十二

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法供養品第十三

佛言:「......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養。......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供養於佛。」

囑累品第十四

 1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2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節錄自  佛陀多羅譯本,大正17

 1......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2......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彼眾生,知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3......普眼菩薩......白佛言:「......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證得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解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戒;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4......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5......彌勒菩薩......白佛言:「......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人天。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漸頓。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6......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道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如是眾生,......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7......德威自在菩薩......白佛言:「......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菩提,非一方便,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并修行人總有幾種?......」「......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滅。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地,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

 8......辨音菩薩....白佛言:「......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定輪:(奢摩他 A,三摩缽提 B,禪那 C

1A: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

2B: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

3C: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

4A-B: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

5A-C: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

6A-B-C: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

7A-C-B: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

8A-BC: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

9AB-C: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

10AC-B: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

11B-A: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

12B-C: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

13B-A-C: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

14B-C-A: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

15B-AC: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

16BA-C: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

17BC-A: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

18C-A: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

19C-B: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

20C-A-B: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

21C-B-A: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

22C-AB: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清淨,起於變化。

23CA-B: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

24CB-A: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

25ABC: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無礙清淨覺,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漸次修,......唯除頓覺人。......

 9......淨諸業障菩薩......白佛言:「......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實為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無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消冰,無別有冰知冰消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終不能成一切聖果。......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何以故?有愛我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根,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

10......普覺菩薩......白佛言:「......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

11......圓覺菩薩......白佛言:「......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若復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修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12......賢首菩薩......白佛言:「......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

中觀思想

1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中論.觀因緣品》,大正30-1中)

2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中論.觀四諦品》,大正30-33中)

3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中論.觀四諦品》,大正30-2中)

  青目註:不自生者,萬物無有從自體生,必待眾因。復次,若從自體生,則一法有二體,一謂生,二謂生者。若離餘因從自體生者,則無因無緣。又生更有生,生則無窮。自無故,他亦無。何以故?有自故,有他。若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共生則有二過,自生、他生故。若無因而有萬物,是則為常,是事不然。無因則無果;若無因有果者,布施、持戒等應墮地獄,十惡、五逆當升天,以無因故。

  諸法自性不在眾緣中,但眾緣和合,故得名字。自性即是自體,眾緣中無自性。自性無故,不自生。自性無故,他性亦無。何以故?因自性,有他性;他性於他,亦是自性。故破自性,即破他性。是故不應從他性生。若破自性、他性,即破共義。無因則有大過;有因尚可破,何況無因?於四句中,生不可得,是故不生。

4若謂因中先無果而果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無而生者,應有第二頭、第三手生。何以故?無而生故......若因中先無果而果生者,則一一物應生一切物,如指端應生車馬飲食等。如是,縷不應但出疊,亦應出車馬飲食等。何以故?若無而能生者,何故縷但能生疊,而不生車馬飲食等物?以俱無故。若因中無果而果生者,則諸因不應各各有力能生果,如須油者要從麻取,不笮於沙。若俱無者,何故麻中求,而不笮沙?(《十二門論.觀有果無果門》,大正30-161下)

5是故,先因中有果亦不生,無果亦不生,有無亦不生,理極於此,一切處於推求不可得,是故果畢竟不生。果畢竟不生故,則一切有為法皆空。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是因是果。有為空故,無為亦空。有為、無為尚空,何況我耶?(《十二門論.觀有果無果門》,大正30-162上)

6若一切不空,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

若不從緣生,云何當有苦?無常是苦義,定性無無常。

若苦有定性,何故從集生?是故無有集,以破空義故。

若苦有定性,則不應有滅,汝若定性故,即破於成諦。

若苦有定性,則無有修道,若道可修習,即無有定性。

若無有苦諦,及無集滅諦,所可滅苦道,竟為何所至?

若苦定有性,先來所不見,於今云何見,其性不異故。

如見苦不然,所集及證滅,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是四道果性,先來不可得,諸法性若定,今云何可得?

若無有四果,則無得向者,以無八聖故,則無有僧寶。

無四聖諦故,亦無有法寶,無法寶僧寶,云何有佛寶?(《中論.觀四諦品》,大正30-33中∼34上)

7若我是五陰,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陰,則非五陰相。(觀法品第十八.第一頌)

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名得無我智。(第二頌)

得無我智者,是則名實觀;得無我智者,是人為希有。(第三頌)

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諸受即為滅,受滅則身滅。(第四頌)

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第五頌)

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第六頌)

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第七頌)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第八頌)

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第九頌)

若法從緣生,不常不異因;是故名實相,不斷亦不常。 (第十頌)

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第十一頌)

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第十二頌)

8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中論.觀四諦品》,大正30-32下∼33上)

9又我所說,不違世諦,不捨世諦。依世諦,故能說一切諸法體空;若離世諦,法不可說。佛說偈言:「若不依世諦,不得證真諦;若不證真諦,不得涅槃證。」(《迴諍論》,大正32-22下)

10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中論.觀行品》,大正30-18下)

11汝謂我著空,而為我生過;汝今所說過,於空則無有。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有空義,一切則不成。」(《中論.觀四諦品》,大正30-33中)

12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中論.觀涅槃品》,大正30-36上)

13偈言:「若量能成法,彼復有量成,汝說何處量,而能成此量?」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量能成物,如量、所量,現、比、阿含、喻等四量,彼以何量成此四量?若此四量更無量成,量自不成;若自不成能成物者,汝宗則壞。若量復有異量成者,量則無窮。若無窮者,則非初成,非中、後成。何以故?若量能成所量物者,彼量復有異量來成彼量。復有異量成故,如是,無初。若無初者,如是,無中。若無中者,何處有後?如是,若說彼量復有異量成者,是義不然。(《迴諍論》,大正32-19上∼中)

14我語因緣和合而生,如是得言無有自體。若無自體,如是得言無自體成。如是,空語世間受用。是故汝言:「無自體故汝語亦空,則不能遮諸法自體。」是義不然。(《迴諍論》,大正32-18上)

15若說諸法無自體語,此法非作無自體法。......若說一切諸法無自體者,此語不能作一切法無自體無,但知諸法自體無體。(《迴諍論》,大正32-22上∼中)

16偈言:「我無有少物,是故我不遮;如是汝無理,枉橫而難我。」此偈明何義?若我如是少有物遮,汝得難我。我無物遮,如是無物我無所遮。如是無遮一切法空,如是無物遮與所遮。是故汝向如是難言何所遮者,此汝無理,枉橫難我。(《迴諍論》,大正32-22上)

17是法性身滿十方處空,無量無邊,色相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常出種種身、種種名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度眾生。常度一切,無須臾時,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世界眾生。(《大智度論》卷九,大正25-121下∼122上)

〈唯識三十頌〉三譯對照

據霍韜晦《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依次列玄奘譯,霍氏譯,霍氏語體譯。

 

一、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被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

二、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三、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

四、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恆轉如暴流。阿羅漢位捨。

 

一、我法施設相,雖有種種現;彼實識轉化。此轉化有三:

二、名異熟、思量、及境之表別。此中名藏識,異熟、一切種。

三、彼有不可知:執受、處表別。常與觸、作意、受、想、思俱起。

四、於此是捨受。又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彼轉如瀑流。

 

〔世間上〕誠然有種種「我」、「法」的施設呈現,不過,這〔些施設〕都是在識的轉化之中。然而,這種轉化有三種:

〔分別〕名為異熟〔轉化〕、思量〔轉化〕、和境之表別〔轉化〕。在這〔三種轉化〕之中,能帶起異熟轉化的〔是〕名為阿賴耶的識,〔它〕處於異熟的狀態,〔同時〕擁有一切種子。

其次,這〔阿賴耶識〕有〔兩種〕不可知的表別:〔就是〕執受〔表別〕和處〔表別〕。〔它又〕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等五心所〕一起活動。

在〔三受中〕,這〔阿賴耶識〕是捨受;其次,它是處於無覆無記的狀態。觸等〔五心所的情形〕也是一樣。還有,它就像瀑流一樣地起現〔前後不斷〕。

 

五、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

六、四煩惱等俱,謂我癡、我見,並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

七、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繫,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八、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

 

五、阿羅漢位捨。依彼起、緣彼,是識名為意。思量為自性。

六、四煩惱常俱,皆有覆無記。謂我見、我癡,及我慢、我愛。

七、同生處,及餘觸等。羅漢中、滅定、出世道.三者均無有。

八、此即次轉化。笫三於六境,能收攝者是。善、不善、俱非。

 

到阿羅漢的階段,它就轉捨了。以這〔阿賴耶識〕為所依,再以這〔阿賴耶識〕為所緣,如此而起現〔轉化〕的,就是那名為「意」的識。〔它的〕特性便是思量。

〔它〕常常和屬於有覆無記性的四煩惱〔心所〕一起活動。這就是:我見、我癡、我慢、我愛。〔還有,〕和同一生處〔的煩惱〕,及其他的觸等〔心所相應〕。到成阿羅漢的時候,它就沒有了。其次.在滅盡定和出世間道中.〔它〕亦不存在。

這就是第二種轉化。〔能帶起〕第三種轉化〔的〕,就是那能收攝六種境的〔識〕。〔它們〕都通向善、不善、和俱非。

 

九、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皆三受相應。

十、初遍行觸等。次別境為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十一、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

十二、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

十三、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惛沉,不信並懈怠,

十四、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九、彼與諸遍行、別境、善心所、煩惱、隨煩惱、三受共相應。

十、最初是觸等。別境者謂欲、勝解、念、定、慧。善謂信、慚、愧、

十一、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與彼俱、不害。煩惱貪、瞋、癡,

十二、更有慢、見、疑。復次隨煩惱:忿與恨與覆,惱、嫉、與慳、誑,

十三、諂與憍與害,無慚及無愧,惛沉與掉舉,不信並懈怠。

十四、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悔、眠、與尋、伺。二二各二種。

 

它〔們〕和各個遍行、別境、善心所相應;亦同樣和煩惱、隨煩惱〔心所〕,及三種覺受〔行相相應〕。

首先〔要說明的〕﹒是觸等〔五遍行心所〕。別境〔心所〕是欲、勝解、念.和定、慧。

其次,信、慚、愧、無貪等三、精進、輕安、不放逸、和與不放逸一起的〔行捨〕、〔還有〕不害〔等〕,〔這些〕都是善〔心所〕。

煩惱〔心所〕是貪、瞋、癡、慢、見、和疑。

此外.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漸、無愧、惛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悔、眠、尋、伺〔等,這些〕都是隨煩惱〔心所〕。在〔最後的〕兩對〔心所〕中則各有〔染污和不染污〕兩種情形。

 

十五、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

十六、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十七、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十八、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十五、依於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

十六、意識常現起,除卻無想果、二定、無心之睡眠與悶絕。

十七、識轉化分別。彼皆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表。

十八、識有一切種。以相互力故,如是如是轉,彼彼分別生。

 

五識在根本識中隨緣而起:或同時或不同時,就像水上的波濤〔的生起情形〕一樣。

意識是恆常生起的,祇有無想果、和〔無想、滅盡〕兩種定,還有無心狀態的睡眠與悶絕〔等五種情形〕例外。

這識的轉化就是分別。那些〔我、法〕都是所分別。因此,它們〔其實〕是沒有的,這一切都不過是一種表別狀態的存在。

〔阿賴耶〕識其實是一擁有一切種子的存在。由於〔它和各轉識彼此的〕相互影響力,於是〔識的〕轉化就如此如此地進行,因此有各種各樣的分別生起。

 

十九、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二十、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

廿一、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

廿二、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

 

十九、諸業習氣與二取習氣俱。前異熟盡時,餘異熟彼生。

二十、由彼彼分別,種種物分別。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

廿一、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性即彼,常遠離前性。

廿二、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此隱時彼隱。

 

各種業習氣和二取習氣在一起〔相互作用〕,當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即有那另一異熟狀態〔的阿賴耶識〕生。

由各種各樣的分別活動,於是有各種各樣的物事被分別出來。其實,這〔些物事〕都不過是一種遍計所執的存在,它〔們〕是沒有的。

然而,依他起的存在即是分別;〔它〕從緣而生。至於圓成狀態〔的存在〕,即是這〔依他起的存在〕與前面的〔遍計所執的存在〕永遠遠離的情形。

正因為這一緣故,它和依他起〔的存在〕既非有異,亦非不異。〔這種情形,〕應說正如無常等狀態〔與諸行的關係〕一樣〔,也是非異非不異的〕。當這〔圓成自性〕不被見時,那麼那〔依他起自性〕亦不被見。

 

廿三、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

廿四、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廿五、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廿六、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廿三、於此三自性,即有三無性。密意故說言,一切法無性。

廿四、初由相故無;次非自身有。復有圓成者,被亦無自性。

廿五、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此有故。彼即唯表性。

廿六、乃至唯表性;識未安住時,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在這三種存在中,即〔分別〕有三種無體狀態的存在。所以〔經典中〕意義深長地宣說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

最初的〔遍計所執的存在,〕從相上看,便是無自性;其次的〔依他起的存在,〕因為它不是由自身生成〔,所以亦無自性〕。〔至於〕後一的〔圓成狀態的存在,本身〕就

是無自性的狀態。

而且它是一切法中最高的理境,因此它也就是真如。因為〔它〕永遠都是這樣存在。它就是唯表別狀態。

〔由初發心修行,〕乃至識尚未能安住於唯表別的狀態,在這一階段中,二取隨眠〔的活動〕還在繼續。


廿七、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廿八、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廿九、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三十、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廿七、謂是唯表別,然有所得故;現前立少物,實未住唯表。

廿八、若智於所緣,全然無所得,爾時住唯表,無二取相故。

廿九、彼無心、無得,是出世間智。所依得轉換,捨二麤重故。

三十、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名大牟尼法。

 

若說這就是唯表別狀態,但由於〔在禪定中〕仍然有所得,在面前現起一些相狀,即未〔真〕住於唯表別境界。

當智對於所攝取的對象,全然無所得的時候,這時便是安住於唯表別的狀態中。因為所執取的〔對象〕沒有時,能執取它的〔主體〕也不會有。

它沒有〔能知之〕心,亦無〔對所知之境的〕所得,這就是一種超越於世間的智慧。〔有漏生命的〕存在依據〔在這時候〕即得到轉換,因為〔他〕已經捨棄了兩種麤重。

這就是無漏界、不思議、善、和堅穩;這就是安樂、解脫身。這〔也〕就是名為大牟尼的〔最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