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為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期刊專號書影,左下為亞倫霍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專著書影,中間為促成兩人合作拍攝《去年在馬倫巴》(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的小說《妒》(La jalousie)原作與中文譯本書影,左上則是「新小說」運動成員最齊全的一張合作。

 

 

 

 

 

文學/電影的相遇,現代/後現代的交纏:從《去年在馬倫巴》出發探看二十世紀法國文學與電影的發展

劉光能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最高學歷: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法國文學(符號學)博士

 

 

前言:

法國文化(或是人類文明)在進入二十世紀的重大成就之一是:電影的發明。而法國(以及歐洲)電影公認的特色之一則在於文學、文化內涵的講求。就此而言,崛起於二十世紀中葉的導演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 1922-)早期的作品可以說是完美的代表;而他和兼具小說家與編導身分的亞倫.霍格里耶(AlainRobbe-Grillet,1922-)合作推出的影片《去年在馬倫巴》(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1961)固然是結合文學與電影的一代傑作,暗藏於兩人之間而且難以彌平的分歧卻也是可供透視當代文學與電影發展──乃至現代與後現代思潮演變──的絕佳起點。

雷奈與「新浪潮」

對於《去年在馬倫巴》,台灣文化人的景仰之情也許必須動用到迷戀/迷惑兼而有之的「魅惑」(fascination)一詞才足以形容。習慣上也把他在個人的導演生涯之中最早拍攝的三部劇情長片《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 1959)、《去年在馬倫巴》、《慕里葉,驀然回首》(Muriel ou Le temps d'un retour, 1963)合併列為「遺忘/記憶」三部曲;有時還將三部影片稱為「雷奈與『新小說』(Nouveau Roman)作家系列」。其實,這些已經深入人心的說法之中,頗多有待重新檢視的成見。

當然,雷奈在電影創作上的整體成就毋庸置疑;電影史更不會忽略他和以楚浮(François Truffaut, 1932-1984)、高達(Jean-Luc Godard, 1930-)等人為核心的「新浪潮」(Nouvelle Vague)運動之間的關連。至於「新浪潮」興起的理由雖然在於挑戰前人擁有「法國品質」(qualité française)的國際美名但已流於僵化的舊電影,它對當代影壇的影響卻不只限於法國一國。譬如它所標榜的「作者電影」(cinéma d’auteur)的概念從此通行世界,而包含台灣在內各國此後的電影發展較具創意者往往也被冠上「新浪潮」的頭銜,這運動在二十世紀所代表的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霍格里耶與「新小說」

在台灣說起《馬倫巴》,相對於導演雷奈所受的推崇,霍格里耶長久慘遭跡近無視於其存在的偏頗待遇,雖然他是分鏡劇本(而非單純的對白劇本)的原創作者,而雷奈幾乎也就一五一十據以攝製、剪輯整部影片,所以戲稱自己「常有好比電子機器人在執行攝製工作的感覺」。再者,相對於雷奈的三部曲,《妒》(La jalousie, 1957)、《去年在馬倫巴》、《不死女》(L’immortelle, 1963)也構成霍格里耶的文學與電影三部曲:《妒》是雷奈在拜讀之下大興合作念頭的小說,而《不死女》則是他在實際與雷奈合作之後平行投入導演(自編自導)工作的第一部原創作品。

此外,一般看待雷奈的三部曲每每連帶強調《馬倫巴》的「意識流」色彩,無形之中把它劃入「現代主義」之列,和透過霍格里耶的角度來看也是截然有別。實際上,霍格里耶根本就是「爭議大全」的化身,因為一者,以他為首包括一九八五年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克勞德.西蒙(Claude Simon, 1913-)在內的「新小說」運動原就以「反小說」、「拒絕派」著稱,以推翻上自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下至十九世紀的巴爾札克(Balzac, 1799-1850)所奠定的敘述傳統與認知模式自許,二者,「新小說」諸家──尤其是兼具作家與導演身分的霍格里耶──過去廣受結構主義、現象學理論界的垂青,近年又深獲大相逕庭的後現代主義、渾沌理論的注意,也所以別具一窺二十世紀法國文學、電影乃至歐洲思潮發展的樞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