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女性往往須以受虐式的犧牲才能符合父權社會所要求的理想,更經常在文藝中表現為等待男性英雄救援的無助少女。她們只要稍有力量便不斷地被污名化,馬克白夫人擁有男人般的野心,便被懲罰承受血腥暴力後的心理折磨;米蒂雅被當作狠心殺死親兒的女巫婆;卡珊德拉雖具備預言能力,卻只為自己帶來更深的痛苦;潘朵拉集眾神優點於一身,卻給世界帶來災禍和死亡。基督教蛇的形象是女性邪惡最具體的化身,男性的英雄主義似乎正建立在排斥、鎮壓女性她者(feminine other)上,鎮壓她的邪惡,排斥她引起慾望,並將她放在客體、甚至死亡的位置上。重新檢討帕修斯(Perseus)與美杜莎(Medusa)的神話傳說及該主題在藝術上的呈現,或可提供吾人對性別力量關係的問題性有更深一層的反省。
美杜莎原為果更(Gorgon)三姊妹之一,因冒犯雅典娜被變成頭上盤滿毒蛇的可怕妖怪,只要被她看上一眼,立刻就會化成石頭。帕修斯在得到雅典娜(Athene)以及冥王哈德斯(Hades)、賀米斯神(Hermes)等的三件法寶後,便到西方的盡頭砍下美杜莎的頭,其滴下的血亦變成條條兇猛的毒蛇。之後帕修斯又砍殺其他的妖怪,拯救了公主安德洛梅達(Andromeda),這似乎符合英雄救美的老套故事,但節外生枝的是他們的婚禮在有人搶婚的情況下,帕修斯寡不敵眾地被迫讓過去的敵人—美杜莎—來幫忙,他高舉她的頭讓所有的敵手皆變為石頭不得動彈,可見美杜莎的魔力不因斷頭而減損。
本論文即以弗洛依德(S. Freud)對美杜莎被砍下的頭象徵閹割焦慮的解釋,分析卡拉瓦喬(M. Caravaggio)畫作〈美杜莎〉,及後世與「斷首」主題相關之圖像,包括比較卡拉瓦喬與珍蒂朱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斬下敵將頭顱主題之畫作,以及環繞莎樂美(Salomé)索取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頭顱在文藝作品,特別是牟侯(Gustave Moreau)與王爾德(Oscar Wilde)作品中之呈現,來探討如下之問題性:
- 美杜莎神話與男性英雄套式的關係為何?
- 凝視的力量(power of gaze)在此間的主客體關係為何?凝視一定是男性主動而女性被動嗎?
- 斷頭主題對男性及女性代表何心理意義?可否僅單純地視其為閹割焦慮的投射轉化物?
- 美杜殺的怪誕模式是否提供女性創作可資運用的力量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