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曾元顯 Yuen-Hsien Tseng, April 16, 2016

This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t: https://www.facebook.com/yuenhsien.tseng/posts/10207128207787870

最近朋友介紹我一個在心理學、教育學、企管學頗負盛名的概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重點摘要如下:

自我效能,簡單的講,就是:一個人能否運用自身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情、達成目標的程度。 (跟自信程度很像,但卻用一個更廣範的概念來包含「自信」)。

自我效能可透過下列幾種方式來提高(自我效能的來源):

  1. 親身經歷成功的經驗(知識、技巧、自信)。
  2. 觀察別人成功的啟發(知識、技巧、移植的經驗)。
  3. 受到別人的激勵說服(動機)。
  4. 保持自我身心的健康(心理上的意志力、生理上的持續力)。

自我效能可用在教學(運用上述四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自學(提高本身的自我效能)、 人事管理與制度等。

自我效能高的人,完成任務、達成目標的機會高,自我效能低的人,任務完成機率低,做不了什麼事情。

一般所謂的菁英份子,大都有高度的自我效能,但不見得做出對的事情。 這跟自己設定的目標有關。對這些人來講,定義出好的待解問題,設定正確的目標,是最根本的問題。

對一般人或正在學習的人(中小學生、大學生、年輕人),能夠隨時認知上述四點, 不斷的提升自我效能,容易有效的達成目標。

自我效能是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於1977年提出的,其相關的文章已經被引用了上萬次。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想到這個跟自信有點不同的概念,也不知道他如何釐清上述四個來源。 對於他的文章被引用上萬次來說,根據第二點想做,我也達不了(對這任務的自我效能低), 或是我根本設定了錯的目標(追求被引用上萬次的驚世巨作,或是沒有去解決專業內棘手的根本問題), 還是我還在過程中,尚未達到目標(嗯,希望如此)。

我相信很多學者是想解決其專業內的根本問題,但過程中被很多雜事打斷,去做別的事情。 例如:為內外各類型的單位服務、照顧家庭老小、維持上述第四點(保持自我身心的健康)、 透過觀察臉書動態或閱讀文章來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等等。

參考資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lf-efficacy
  2. http://wiki.mbalib.com/zh-tw/自我效能
  3. http://psychology.about.com/od/theoriesofpersonality/a/self_efficac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