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賽會管理─理論與實務
簡介
|
本書作者們不僅以其專業涵養來撰寫相關內容,更強調理論必須驗證實務的理念,將他們個人行政管理的思維反映在此書的架構及各章內文之中,誠屬難得。與坊間眾多同質專書相較,突顯出本書的不凡價值。從每章首頁發人省思的「管理思維」以及契合實際的「案例討論」切入該章主題開始;接著明確地指出該章節的學習目標;到最後鼓;勵思考的「關鍵思維」及應用所學的「練習題」,處處可感受到作者們的領袖觀術與用心。 |
|
---|
目錄 |
第一篇 理念篇 第二篇 企劃篇 第三篇 實務篇 |
---|
【序一:吳序】 【序二:總統府秘書長推薦序】
【序三:行政院體委會主委推薦序】 【序四:總校閱序】
序一~吳序 獲得2009年世界運動會主辦權的「明天過後…」 此次申辦的成功除了令人倍感欣慰與深切期待外,亦反映出我國在爭取辦理國際重大運動會的強烈意願與躋身亞洲運動強國的決心;更重要的意義則是接下來千頭萬緒的籌備作業該如何盡善盡美地辦一場符合國際水準的大型運動賽會?這是高雄市籌備委員會立即該著手進行討論的要務。過去我國曾4度企圖申辦國際大型運動賽會受挫,包括1998年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會)、2001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簡稱世大運)、2002年亞運會及2007年世大運。除了主要外部因素的大陸作梗外,內在因素則有準備作業的效率不彰、標準硬體設施的不足、承辦大型運動賽會的經驗欠缺、藥檢專責機構的缺乏等。這些問題目前是否皆已迎刃而解了嗎?若以申辦奧運會所需回答的重點工作項目為例,其中便細分為18項包含:(1)申辦國家、地區與城市的特性、(2)海關與移民的手續、(3)環境保護、(4)氣象與環境的狀況、(5)安全措施、(6)醫療與健康服務、(7)奧林匹克的正式比賽種類、(8)運動場地(或運動組織)、(9)運動種類、(10)奧運文化之推廣、(11)奧運村、(12)住宿籌備工作、(13)交通、(14)資訊科技應用、(15)媒體、(16)財務、(17)行銷、(18)申辦單位的法律效力等,以協助申辦地區國家瞭解本身的舉辦實力與條件。再以2008北京奧運會為例,全中國有超過九成以上的民眾支持北京辦奧運會,如何獲取高雄市民甚至於全國民眾對世界運動會的支持?也將考驗著主辦單位。綜言之,國際大型運動賽會之舉辦首重良好專業的行政、協調及整合之組織管理能力。「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成功舉辦,將會是我國陸續爭取主辦東亞運動會等級以上之國際綜合性運動會的試金石,前述相關議題均值得籌備委員會及政府輔導單位深思參考。 正值2004年雅典奧運會舉辦在即之時,回顧過去108年的滄海桑田,近代奧運會現已成為世界上人類最大型的集會慶典,以2000年雪梨奧運會為例,計有199個國家1萬651名運動員在28類運動300項的競技項目中比賽,全球超過220個國家電視媒體轉播這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禮讚」,且規模仍繼續擴張中。雖然,奧運會曾歷經政治干預、財務危機、賄選弊端及恐怖主義威脅等衝擊,至今仍然可以屹立不搖的原因,除了主要是因為持續維護奧林匹克主義(Olympism)的運動精神及完人的教育理念外,專業化的運動賽會管理功能之發揮,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新世紀的國際性大型運動賽會,人力、物力及財力等所費不貲,投資頗鉅,必須講究效益及效率,且賽會活動牽涉範圍廣闊,相關作業繁瑣,亦需完善嚴謹的規劃與執行,以免導致慘痛失敗的噩運。 就在我國陸續成功爭取到國際大型運動賽會的主辦權,而亟需賽會管理專業協助之際,欣聞《運動賽會管理:理論與實際》一書之問世,特別具有時代的意義。 本書總校閱暨第一作者程紹同博士與本人相識近20年,他不僅曾獲選為我國參加「國際奧林匹克學院(International Olympic Academy)」暨「美國奧林匹克學院」的國家代表;返國任教之初,亦曾在「奧林匹亞文教基金會」義務協助企劃工作;也曾擔任中華奧會奧林匹克教育委員會委員;並於2001年時,與本人共同完成一份國科會專案研究計畫『現代奧運會主辦城市申辦模式研究(1992—2000)』。程教授對於國內外奧林匹克活動與奧運會行銷贊助策略甚為嫻熟。因此,書中有關奧運會等大型國際運動賽會申辦暨籌備管理過程之剖析頗為深入,且對於國內外運動賽會管理文獻資料案例之蒐集亦十分詳盡。除此之外,鑑於程教授在國內運動管理界的學術成就與豐富實務操作經驗,現已成為國內運動行銷贊助專業的權威學者,受到政府單位、體育運動界及企業界倚重之處甚多。程教授並不以此自滿,且深感於國內可以提供辦理國際運動賽會管理者的工作指南之不足,且較缺乏此一專業教育訓練的教科書,為因應國際運動賽會管理之全球體育學術趨勢,以及配合國家體育政策之殷切需求,特別邀及具有豐富賽會舉辦經驗的板橋體育場呂宏進場長,並率領該校體育系博士班四名高材生共同參與撰寫工程。全書內容融合程博士及其寫作團隊的專業心得、個案觀察、國際新知與賽會管理趨勢,匯集出版,除可提供體育運動專業者做為舉辦運動賽會的Know How參考外,更是我國申(舉)辦國際運動賽會的各項重要工作之施行藍本。 前任國際奧會主席薩瑪蘭奇強調,運動的本質與經營模式如同當今21世紀的企業,已加速地全球化(globaliz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以及趨向多國性發展(multi-nationalization)(Thoma & Chalip, 1996)。鑑此,如何透過運動賽會管理之專業,持續發揚運動賽會之真義,並善加運用其特有的功能,以增進全人類的最高福祉,實為體育運動專業者努力實踐之理想目標;而各國政府更應體認國際運動賽會可促進國家整體發展之趨勢,而有所作為,應及早培育相關賽會管理人才,厚植舉辦實力,以謀求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全方位之提昇。 本人確信本書對於我國申(舉)辦各項國際運動賽會之準備與執行助益匪淺,同時,不僅可提供國內運動賽會舉辦之重要參考,同時可喚起體育學術界的重視與探討;成功的賽會舉辦更可帶動運動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全民共享幸福健康快樂之成果。適逢本書付梓之際,爰誌觀點,樂為之序。 |
||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吳經國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