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期刊論文
    Lin, Josh C.H.(1994). How long do Chinese-Americans stay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1(3),288-291.(SSCI)
    Lin, Josh C. H. (1998). Descrip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length of psychotherapy of Chinese-American clients seen in
          private practice. Professional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9(6), 571-573.(SSCI)
    林家興(1997):慢慢長路:心理健康重建。學生輔導雙月刊,49期,36-41頁。
    林家興(1997):在學校做心理諮商的提醒。輔導季刊,33卷4期,47-49頁。
    林家興(1998):多角度的個案分析法。學生輔導雙月刊,55期,112-119頁。
    林家興(1998):結伴攜手推動心理師法。輔導季刊,34卷1期,1-3頁。
    林家興(1998):學校輔導工作常見的四個困境與突破。學生輔導雙月刊,50期,112-115頁。
    林家興(1998):親職教育實施方式的檢討與建議。測驗與輔導,151期,3132-3134頁。
    林家興(1999):組織中諮商師常見的倫理衝突。學生輔導雙月刊,61期,108-113頁。
    林家興(1999): 心理諮商師的專業倫理守則。應用倫理研究通訊,9期,8-11頁。
    林家興(1999):結合校內外資源幫助學生適應天然災害。輔導季刊,35卷3期,40-43頁。
    林家興(1999):警察對生活困擾與社區資源的評估。中華輔導學報,7期,133-159頁。
    林家興(2000):心理衛生專業人員職稱偏好、工作場所與服務時間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卷1期,1-14頁。
          (TSSCI)
    林家興(2000):諮商與心理治療執業現況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5卷2期,55-74頁。
    陳孟吟、林家興(2001):性虐待兒童在畫人測驗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卷2期,1-18頁。(TSSCI)
    林家興、洪雅琴(2001):學校人員對國中輔導工作及專業輔導人員試辦方案的評估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32卷2期,103-120頁。(TSSCI)
    林家興(2002):中學輔導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工作內容的時間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3卷2期,23-39頁。
    林家興、洪雅琴(2002):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中輔導工作的概況與成效。教育心理學報,34卷1期,83-102頁。
    林家興(2002):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工作的現況與建議。學生輔導雙月刊,83,119-123。
    林家興(2002):校際學生諮商中心試辦方案--協助情緒困擾與行為偏差學生的另類模式。學生輔導雙月刊,80,144-153。
    林家興(2002):心理諮商的純度濃度與長度。學生輔導雙月刊,78,104-107。
    林家興(2003):面對SARS疫情的心理調適與保健。學生輔導雙月刊,87,27-33。
    林家興(2003):心理師駐校模式的探討。學生輔導雙月刊,85,22-33。
    林家興(2004):心理師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回饋,74,19-25。
    杜淑芬、林家興(2004):學校個案使用諮商同意書經驗談—以「台北市國小駐區兒童晤談專業人員實施計畫」為
           例。學生輔導月刊,95,72-81。
    林家興(2005):大學諮商中心直接服務的績效評估。學生輔導季刊,96,54-61。
    楊惠卿、林家興(2005):台灣中輟生問題現況與防治策略之探討。教師天地,137,15-27。
    林家興、黃詩殷、洪美鈴(2005):受保護處分少年家長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家庭環境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
           報,37卷1期,23-39。
    葉雅馨、林家興(2006):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卷2期,125-148。
    邱獻輝、林家興(2006):慢性抽動症心理治療個案報告:結合遊戲治療與心理諮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卷4
           期,309-329。
    唐子俊、蔡瑞修、王慧瑛、黃詩殷、林家興(2006):憂鬱症合併重複自我傷害行為青少年的人際心理治療:正向
           改變及有效治療因子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9(3),279-304。(TSSCI)
    林家興(2007):諮商實習的法律與專業規範--「對目前諮商心理師實習辦法與實習契約之省思」一文的回應。輔
           導季刊,43(2),73-76。
    林家興(2007):大學諮商學習者受輔經驗調查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6期,1-21。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團體對親子關係與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9(1),91-109。
    李淯琳、余安邦、林家興(2007):倫理主體的形塑、顯現與流變:以精神病患家屬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8
           期,19-77。(TSSCI)
    林家興、謝昀蓁、孫正大(2008):諮商心理師執業現況調查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3期,117-145。(TSSCI)
    黃政昌、林惠蓉、林家興、湯華盛(2008):強迫症疾患之症狀與共病。北市醫學雜誌,5(1),23-35。
    林家興、陳玉芳、葉雅馨、徐佳玲、孫正大(2008):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版編製研究。測驗學刊, 第55輯,第3
           期,509-533頁。(TSSCI)
    林家興(2008):台灣諮商心理專業的發展與挑戰。輔導季刊,44卷,3期, 99-102。
    林家興、許皓宜(2008):心理師法的立法與影響。輔導季刊44卷,3期, 24-33

    林家興、杜筱慧(2009):臺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之定位調查。北市醫學雜誌61期,1-10

    林家興(2010):那些因素最能預測親職教育團體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14),847-858TSSCI

    黃佩娟、林家興、張吟慈(2010):諮商心理師全職實習現況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1),123-142。(TSSCI

 
(B) 專書論文
    林家興(1994):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家興(1994):心理健康與輔導工作,台北,天馬文化
    Lin, Josh C.H. & Wang, Liwen (1994). Counseling Chinese immigrant couples with an abusive relationship. In P.L.Lin,
           K.Mie, & Reng (Eds.). Indianapolis, IN: 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 Press
    林家興(1996):心理師的臨床日記。台北,天馬。
    林家興(199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台北,心理。
    Lin, Josh C. H.(Ed.)(1998).In pursuit of education: Young Asian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El Monte: Pacific
           Asia Press.
    林家興(1998):學校為本位之高危險群青少年輔導方案。載於楊瑞珠、劉玲君、連英式主編:諮商輔導論文集:青少年諮商
          實務與中美輔導專業之發展趨勢(45-54頁)。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家興(1999):員工協助方案與諮商師的角色。載於中國輔導學會主編:輔導學大趨勢(325-340頁)。台北市:心理。
    林家興、王麗文(2000):心理治療實務。台北市:心理。
    林家興(2000):親職教育團體實施成效的個案研究。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論文集(163-182頁)。台北: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
    林家興、王麗文(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進階—心理分析取向的實務指南。台北市;心理。
    蔡香蘋、林家興(2003):說是憂鬱太輕鬆。台北市:董氏基金會。
    林家興(2005):心理師執業之路。台北市:心理。
    林家興主編(2006):大學諮商輔導工作實務。台北市:心理。
    張素凰、林家興(2007):心理師國家考試試題品質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市:考選部。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第二版)。臺北,心理(繁體版)。天津:新蕾(2008簡體版)。
    姚本先、林家興(2008):心理輔導專業倫理規範與督導(簡體版)。天津:新蕾。
    林家興、曾端真、李淑娟編著(2008):家庭與親職。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家興(2009):心理疾病的認識與治療。台北市:心理。
    林家興(2009):心理師執業之路(第二版)。台北市:心理。
    林家興、王麗文(2009):心理諮詢與治療實務(簡體版)。大陸化學工業出版社。
    林家興、王麗文(2009):心理諮詢與治療進階—心理分析取向的實務指南(簡體版)。大陸化學工業出版社。
    林家興、趙舒禾、方格正、黎欣怡、李露芳、葉安華(2011):心理諮商督導實務。台北市:雙葉書廊。
 


 

 
(C) 研討會論文
    Lin, Josh C. H. (1995.05) School based program for adolescents at risk.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a on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in Taiwan and USA, Kaohsiung, Taiwan
    Lin, Josh C. H. (1995.08).The young overseas students from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3rd International
         Councilof Psychologists, Taipei, Taiwan
    Lin, Josh C. H. (1996. 08).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of Taiwanese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Canada.
    林家興(1997,09):台灣心理師的執業之路,論文於中國心理學會年會中宣讀,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
    林家興(1999,09):Descrip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length of psychotherapy of Chinese-American clients seen in
         private practice. 論文於中國心理學會年會中宣讀,台北:台灣大學。
    林家興(2003,11):團體輔導在親職教育上的應用—系列研究結果之分享。中國輔導學會年會大會主題演講,台北:臺灣師
         範大學。
    林家興、黃詩殷、洪美鈴(2004,5):受保護處分少年家長人格特質、教養態度、親子關係與家庭環境之調查研究。論文發表
         於2004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林家興(2004,10):諮商學習者受輔經驗之調查研究。論文發表於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南港:中
         央研究院。
    林家興(2004,12):健康政策的現況與未來:從學校與社區心理衛生的角度來探討。專題演講發表於2004心理治療與心理衛
         生年度聯合會。台北市:台灣大學醫學院。
    林家興(2005,10):社區心理衛生網絡的建構—心理健康法的立法構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家興(2006,4):諮商心理師執業現況調查分析。專題報告於2006年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年會。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
    林家興(2008,11):全民心理諮商服務的藍圖。論文發表於2008年社區諮商研討會。台北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林家興(2008,11):青少年之心理輔導。專題報告於2008年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大醫院國際
        會議中心。
    林家興(2010,11): 諮商心理師的培育、考試與執業—回顧與展望。主題演講發表於2010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
        研討會。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Yang, H. C., & Lin, C. H. (Aug, 27-31, 2010). Promoting a Comprehensive Mental Health Service for all in Taiwan.
        Poster presented at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ian Congress of Health Psychology. Taipei, Taiwan.
 
 
 
(D) 其他論述
    林家興、洪雅琴、王明傳、黃炤容(1999):國民中學試辦專業輔導人員實施成效及可行推廣模式評估。教育部青少年輔
          導工作計畫報告。
    馮燕、林家興(2001):台北市各級學校社會工作試辦方案評估研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題研究。
    林家興編著(2002):育幼機構個案記錄的撰寫與範例。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補助,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義光育幼院編印。
    林家興、洪美鈴、黃詩殷(2003):強制親職教育輔導對象特質、種子教師培訓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
          研究報告。
    林家興、樊雪春、蕭景容、徐瑋婷(2005):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實驗方案執行成效評估暨研擬策進方向。教育部訓育
          委員會研究報告。
    林家興、謝昀蓁、孫正大(2006):諮商心理師人力供需之推估研究。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期末報告。
    林家興、黃佩娟、陳淑雲(2007):諮商心理學程研究生臨床訓練規範訂定計畫。衛生署補助研究成果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