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美學的最大差別,在於人們看待事物觀點的不同,也更是一種思想的不同境界。如果科學講究的是一種理性思維與真理的洞察,那麼美學給我們帶來豐富與創造性的生命意義。如果可以,我們都會希望同時擁有這兩種心靈的饗宴,但是似乎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然而,我並不這麼認為。
這本書,以及隨後的其他各冊,是為社會科學領域的量化研究工作者或學習者而寫。書名是量化研究法,也正意味著是以數字符號為素材,在科學社群的共識與規範之下,從事研究工作的一套程序與步驟,全書的目的是能夠描繪出科學如何求「真」的具體策略,沒有太多的創意空間,一點都不美,因此不是美學。
有趣的是,對我個人而言,寫這些書,雖然寂寞而孤獨,卻有著一種美學般的體驗;他豐富了我的知識、我的研究、我的教學、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以另一種形式滿足了我童年以來寫作的慾望與熱愛。雖然不是新詩散文或小說,研究方法與統計教科書也是由文字堆砌而成,也可以有我個人的情感、主觀與獨特偏好,或許讀者不一定滿意或欣賞,但是一種「美」的體驗,真真實實的在我個人感官中滿溢,在我現在寫序的剎那湧現。誰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誰說理性與感性不能並存。
講得含蓄一些,我會說,理性的部分是與大眾共享的,是屬於學術界的、屬於教育界的,寫得好,眾人會口耳相傳、會給你掌聲,寫得不好,眾人會批評、會拒絕消費;但是,感性的部分則是私人擁有的,是屬於個人感官覺知的、屬於志同道合者的共同體驗,儘管書中阿拉伯數字活繃亂跳,數字公式不計其數,但就是會有讀者懂得我想說的是什麼,就是會有跟我頻率相符的讀者,閱讀之餘稍來一封Email分享看法與心情,這種共同的體驗,或者稱之為共鳴,不一定是學術上的正確,不一定是科學社群的共識,而是一種個人化的選擇性的主觀察知與詮釋,但是就因為這一點點的空間,讓我個人以及我的書,擁有真實、創意的生命。
昨天又有了一個新的領悟。台灣統計方法學學會的統計講座邀請我的好友學長陳學志教授,以「一粒沙見世界」為題,介紹實驗研究法,第一張投影片說,人類的知識範疇有三:求「真」的科學與技術,求「善」的道德與宗教,求「美」的文學與藝術。我心裡想,寫這些書,我或許得以進入求「真」、求「美」的境界,但是我似乎沒有求「善」。我想了很久,難道我失去了一種秩序與和諧?(根據學志教授的看法,善是一種圓融、規則、和諧與秩序,不若主觀的共同美學體驗,也非客觀知識與真理,是一種人類知識的建構與實踐)。
演講完畢之後,觀眾如雷掌聲,個個臉上滿是笑容,因為他們說他們解開了某些迷惑,聽演講真的值得,寫論文會順利很多。我突然頓悟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善」,一種秩序與和諧,一種圓滿?我把書寫完了,讀者看了,有了收穫,研究上或工作上有了依循,有了方向,就是一種和諧與秩序,這就是求「善」了。
沒有一個個人那麼偉大與完美,因此我不敢侈言我能創造的善是一種學術上的道德與宗教(如果真是這樣,那不是一種學閥嗎?),也不敢說我所描述的「真」一定為「真」,我所體驗的美能夠與多少人產生共鳴,但是當你知道「真」、「善」、「美」的大同境界是可以伸手追求的時候,身為學術人的你我,必定不會退縮。我就是用這種心情來看待的我學術生命,我的使命。
這一系列的書,以「量化研究法」為共同名稱,第一冊標題為「研究方法與資料處理」,落實與實現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說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功夫;第二冊是「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是將量化資料得以展現意義的武功秘笈;第三冊是「測驗原理與編製技術」,介紹心理測驗與問卷工具的編製方法,第四冊是「多變量統計的原理與技術」,介紹各式各樣的複變量分析技術,後面這兩冊練完,必定出類拔萃、爐火純青。寫作與編輯過程中,感謝碧芳、感謝育瑜、感謝雅鈴,讓我的書得以更加完美。希望在未來的幾年內,這套個人戲稱為量化研究的四庫全書可以出齊,我也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好好嘗杯Starbucks咖啡,沾沾窗外春天的嬌媚。
邱皓政謹誌於輔仁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