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W. Raudenbush & Anthony S. Bryk (2002).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Applic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Second Edition)
郭志剛等譯/邱皓政、溫福星審訂
校序/邱皓政
講到HLM,讓我來說個故事。
多變量統計這一門課,是社會與行為科學領域研究所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我所教授的科目中,比較棘手的一門課。2000年時,美國心理學會出版了一本新的教科書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More Multivariate Statistics,我以為是前一本書(1995年版)的增訂版,結果仔細一看,內容卻完全不同,原來2000年版的書名當中,多了一個More,顯示裡頭大有玄機,尤其是裡面有一個章節(第10章),談到重複量數資料分析,章名是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ANOVA、MANCOVA、HLM,文中指出,對於重複量數資料的分析,以HLM來執行具有優越的表現,這真教我瞠目結舌,因為我從沒有聽過這玩意兒,令人汗顏。
連續幾年中,我試著在多變量統計課堂上介紹HLM,但是始終講不清楚、說不明白,但從西方的文獻中,我隱約覺得那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分析技術,不能不談。當時我的學生不知道從哪兒弄到了HLM5.0版軟體,興致勃勃的拿到課堂上來展示,但左跑右跑總是沒有結果,一夥人坐困愁城,也沒人可以問。連續幾年,我可以說真的被HLM打敗了,我與HLM的樑子,就此結上。
2003至2004年間,我與一群朋友籌組台灣統計方法學學會,大夥兒所關心的課題主要是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沒人在談HLM。某一天,我與東吳大學的溫福星教授閒聊,他的主要專長是財務管理與時間序列分析,其實對SEM並沒有很感興趣,於是我跟他提到HLM,或許對縱貫資料的處理會有用處,與其和他人一窩蜂的鑽研SEM,不如挑戰HLM這個沒有人注意的處女地。
一段簡短的談話以及往後的發展,影響了我與溫老師的一生。溫老師的專書「階層線性模式」與我翻譯自Kreft與De Leeuw的「多層次模型分析導論」同時於2006年3月印行,而同年我也與溫老師在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與輔仁大學心理學系開授HLM+SEM的整合課程,當初修課的第一批學生可能不明白當時我與溫老師在課程介紹時為何如此激動,幾乎是以顫抖的聲音向同學宣稱這兩本書的發展導入了HLM將對台灣學術圈造成一定的影響。請原諒我們這兩個因為寫作而關在實驗室的「統計宅男」因為自閉太久而如此出言不遜、盛氣凌人。但是對我們兩位來說,能夠順利征服一門我們原本完全不懂的學問,成為自己學術興趣的一部份,那種喜悅與興奮之情,實在很難為人道矣。
故事還沒講完呢!在這幾年鑽研HLM的日子,我與溫老師幾乎是隱居在輔仁大學心理計量實驗室中,有一本書,早已為溫老師倒背如流,就是Sage出版社的這本Stephen Raudenbush與Anthony Bryk的專書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Applic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2002);有一套軟體,是協助我們能夠突破HLM瓶頸的利器,也正是Stephen Raudenbush與Anthony Bryk及另兩位同事Yuk Fai Cheong與Richard Congdon所發展的HLM6(2004)。換言之,如果沒有Stephen Raudenbush與Anthony Bryk,就不會有溫福星與邱皓政。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百忙之中邀請溫福星老師一同接下Stephen Raudenbush與Anthony Bryk這本書的中文翻譯的審定工作。這不僅是基於學術工作者的一份責任感,也更是我個人與HLM情結的一個了斷。隨著這本HLM原著的引入台灣,我與HLM的恩怨真可以就此了斷。關於書稿的內容與統計數理的檢核,在此要感謝溫老師的協助,使得這本繁體中文書得以順利與國人見面。至於溫老師有什麼故事要告訴各位,我想在他的序中,他將會娓娓向各位道來。
邱皓政于中央湖濱
2008年7月
校序/溫福星
2005年以前我也不知道什麼是HLM,更不用說中英文學術期刊出現的HLM是什麼東東。我也曾下載過HLM學生版軟體看看,就是好奇而已。不知哪一天,好像是跟邱教授談及新的統計方法之後,糟糕,一上網搜尋怎麼這麼多的文章都是用HLM,而且在教育、在管理、在醫學等各行領域都有。自此之後,便和HLM結下不解之緣。我花一年時間將HLM的數理部份完全推導一遍,然後寫成一本專書『階層線性模式:理論、方法與應用』,說完全弄懂倒不盡然,但馬步卻是蹲的相當紮實,後續幾年的閱讀與寫作,逐漸讓我任督二脈確實打通。
我大概將HLM的歷史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1995年以前與2000年以後。至1995年HLM的理論基礎慢慢成熟與穩固,當然首推這本譯著的原版作者Raudenbush與Bryk,以及Goldstein等人的貢獻;在2000年以後,拜賜HLM統計軟體的發達與普及,實證文章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當然包括國內的碩博士論文與期刊文章。這個新統計典範,在我最近的推廣中稱為『屠龍刀』,與結構方程模式(SEM)的『倚天劍』不分軒輊。我之所以稱為『屠龍刀』,與我最近的研究有關,除了無法處理我們在CFA觀念下的潛在變項外,我試圖將HLM應用到像SEM那樣淋漓盡致的地步:一次估完與多樣本應用。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Applic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2002)這本專書詳實介紹了HLM的精髓,不只理論部份,其實證應用的解說也相當清楚,特別是ICC(2)與EB的部份,幾乎作者在每章應用層面都提及信度與貝氏統計,應該在眾多HLM專書中對這兩個重要HLM觀念講的最透徹的一本書。在專書作者與其同事所發展的HLM6軟體功能中,各個模組這本專書都有介紹。平心而論,這本專書是算有些程度,但能跨越這個障礙,您將可以悠遊於HLM的世界,且您將能慢慢體會到『屠龍刀』的境界。
說起來有點椪風,我與邱教授期望能以台灣的Raudenbush與Bryk自居,不是說我們有多厲害,而是希望我們能致力推廣這個新方法,可以讓需要的人得到一點點的幫助。
溫福星謹誌於東吳大學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