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首頁
計畫簡介
成員
研讀時程及篇章
研讀經典
成果摘要和相關連結
連絡人資訊
2010成果發表會暨全國簡帛資料研討會

9912月份研讀活動紀錄

(本頁會議內容由李杰穎整理紀錄,非發表人原始文章)

 

時間:99121號下午2時∼63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6樓專題討論室

主持人:林素英(臺師大國文系專任教授)

 

研讀總次序

研讀日期

(年月日)

主讀人

研讀內容

(書目章節或篇次)

討論議題

10

99.12.11

14001530

青山大介

(南榮技術學院助理教授)

張家山漢墓竹簡《蓋廬》

張家山漢墓竹簡《蓋廬》

11

99.12.11

15301700

江秋貞

基隆成功國中教師

〈武王踐阼〉

《上博七.武王踐阼》簡7「為機」考

12

99.12.11

17001830

陳麗桂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凡物流形〉

 

〈凡物流形〉

 

 

摘要紀錄:

第十場:青山大介老師   講題:張家山漢墓竹簡《蓋廬》  

一、全篇介紹   

 《蓋廬》全篇形式為闔閭和伍子胥的問答,其成書年代上限當在西元前515(闔閭即位),下限當在西元前180年左右。全篇最後一簡背面有「蓋廬」二字,故以此名篇。全篇雖以《蓋廬》為書名,但其內容卻是伍子胥之兵學思想,除兵陰陽家思想以外,兼有儒家、黃老思想的內容。劭鴻推測《蓋廬》可能為雜家的《伍子胥》。

   《蓋廬》根據內容可分為九個部份。第一部份討論統治天下的方針;第二、四、五部分為陰陽五行的基本理論與兵陰陽家的思想。第三部份根據陰陽五行的理論來探討有效的布陣方法;第六、七部份為觀察敵情與發動攻擊的方式,此部分與兵法與陰陽理論沒有關係,卻和兵技巧家理論相同。第八、九部分為義兵思想的表現。本篇介紹第一到第五部分。

 

二、第一部分

    篇首以闔閭向伍子胥問何謂治理天下之道作為開頭。竹簡中所言之「申胥」即是「伍子胥」,伍子胥的名字屢次出現在文獻當中,如《國語》、《呂氏春秋》、郭店楚簡〈窮達以時〉、上博楚簡〈鬼神之明〉中更稱伍子胥為「天下之聖人」,可以得知,戰國時人對伍子胥有極高的評價。

    伍子胥對於吳王所提問之「治民之道」、「使民之方」、「循天之則」、「行地之德」、「用兵之謀」等問題,以「有道」、「行義」、「德政為首,刑罰為末」、「安民」、「利民」來回答,除此之外,更提出人君為政之道在「循天之時」,並能「得時」。前半的回答明顯為儒家思想的表現,而後半順應天時的思想模式,則和陰陽家強調要順應四時五行之運行相同。可見其思想已將儒家和陰陽家的思想要素相結合。

    接著伍子胥舉黃帝之征天下為例進一步說明。「太上用意」,指心無所慮,「其次用色」,五色所指為五行。「其次用德,其下用兵革」,應指所謂「黃帝刑德」。另外,文中所指的「四輔」,是輔佐黃帝的四臣,福田一也認為這裡所說的黃帝與四輔,應和天之中央、北極星與東西南北四方。青山老師以為應是先確立天之中心,才能確立東西南北四方,因此不同意福田一也的說法,認為「及彼太極」不應在「建埶四輔」之後。「行彼四時,環彼五德」,所指的是黃帝發現了四時運行與五行循環的法則,行順應四時五行的順天之道則天下治,若逆天而行,則會導致禍亂敗亡。

 

三、第二部分

    這個部分主要為兵陰陽家思想與陰陽五行的基本理論。按照陰陽、日月、四時與五行的「天之時」實行有效作戰方法。整理小組指出「九野」即天之九野,「九州」即地之九州,說明四時五行出現的過程與循環四時五行的動因。遵循四時五行君王則可稱王,違背四時五行的君王則會導致國家滅亡。青山老師認為四時五行的生成理論具有二元論的世界觀,卻尚未看見「道」、「太一」等萬物的根源者,這是因為《蓋廬》具有的宇宙生成理論和道家的論點有所差異。

 

四、第三部分:步陣方法。根據五行相剋的理論,說明有效之陣行。

    吳王問伍子胥行軍布陣的方式,伍子胥答以「冬軍軍於高者,夏軍軍於埤者」為打勝仗的方法,這種方法和軍事上的常識相反,可見陰陽家並沒有實際的作戰經驗,指示藉由陰陽五行的理論來紙上談兵而已。簡文中又列出會打勝仗和打敗仗的陣行。背靠山布陣為「乘勢」,右側靠山陵布陣為「大武」,這兩種是打勝仗的陣行。背著河流布陣叫「絕紀」,就是所謂背水之陣,右傍著河流布陣叫「大卿」,依靠這兩種陣式打仗都會打敗。這一段的思想內涵和兵陰陽家較沒有關係,和兵技巧家的關係較為密切。

 

五、第四部分

    和第二部分相同,皆為兵陰陽家思想與陰陽五行的基本理論,只是這一部分所討論的議題主要圍繞在適合出兵打仗的時機。闔閭詢問伍子胥何時適合出兵,伍子胥回答「黃麥」、「黃秋」、「白冬」、「晝背日」、「夜背月」,表示秋天和冬天為適合打仗的時機,除此之外,白天陽氣茂盛故背對太陽,晚上陰氣流行,故背對月亮,邵鴻以為背光作戰容易看清敵人,為適合作戰的機。除了四時與白天黑夜外,伍子胥認為也可以根據天體的運行位置來判斷此時是否可以出兵,觀察北極星與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等二十八宿,與招搖的相對位置,便可以知道天體在適當的位置時可以出兵打仗。

 

六、第五部分

    這個部分將陰陽和五行兩種思想結合起來說明攻擊的方式。伍子胥認為遵守德、義,並按照四時五行以及星辰運行的方式來發動攻擊,則可以戰無不勝。如春天(木德)的時候可以攻擊西方(金德),夏天(金德)的時候可以攻擊北方()。而簡文中提到「六月土強」,可見《蓋廬》成書之時,已將土德與四時結合,按照時令發展的歷史,《蓋廬》第五章比《呂氏春秋.月令》進步,達到《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的階段。最後又以《日書》的凶日為可以攻擊的日期,《日書》所記載的內容注重方位與四時的關係,其書本身和楚國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由此可見《蓋廬》的作者,可能來與楚國有些淵源。

 

七、問題與討論

1、潘玉愛老師提問:可否再解釋一次背水之陣的圖形,這種陣行是否和陰陽五行思想有關?

  青山大介老師回答:這個圖是用來解釋步兵戰鬥的列陣方式的,通常在作戰的時候,會將比較強悍的士兵排在陣行的右邊,比較弱的士兵排在陣行的左邊,士兵們一手拿武器、一手拿盾牌,然後整個陣行慢慢的左轉,和陰陽五行思想並不相干。

   林碧玲老師補充:其實作戰時,靠山有屏障的一方容易得勝,而靠水邊則無退路容易失敗。

 

2、林碧玲老師提問:既然此篇所講的「蓋廬」就是吳王「闔閭」,是否可以直接將篇名的「蓋」字讀為「闔」?

   青山大介老師回答:篇名的「蓋」字通過假借就可以讀作「闔」。

 

3、林義正老師補充:陰陽五行思想在春秋末期已經成形,且發展相當成熟,可見在春秋末期之前就有陰陽五行的思想。《墨子》書中討論陣勢的部分就有陰陽五行的思想在其中,故現今將陰陽五行思想定位在戰國中晚期的想法並不適宜,應該將陰陽五行思想出現的時代重新定位。

                                         

第十一場:江秋貞     講題:《上博七.武王踐阼》簡7「為機」考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武王踐阼〉簡7「為機曰:『皇皇惟謹,怠生敬,口生詬,慎之口口』」。此句在原考釋者釋為「為機」後,很多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對於這一器物與銘文間的關係,還存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一、諸位學者對「為機」一詞的考釋

    對於「為機」一詞,各家學者解釋多有不同。何有祖釋為「匪機」;劉剛釋為「凭几」,「几」用來指稱几案、桌案;程燕釋為「戶機」,以簡文的「為」字為「戶」字的繁體,意即門戶之樞機。劉洪濤則認為「機」字並非「桌几」之「几」,應釋為「弩機」,以弩機發射之箭矢來比喻出言要謹慎,言必出而行必果的道理。

 

二、「機」字的考

    若要清楚了解「機」字的意義,則須從「機」、「机」、「几」三字的關係和流變來探討。根據幾本字書,如《說文》:「主發謂之機。」、《玉篇》:「案,亦作几。」的解釋,可以得到「機」、「机」兩字可以相通,卻不能通為「几」的結果。造成這三個字常常被誤用的原因可能在於宋代之時,通假字誤用情況很多,代代相傳之下,本義消失。劉洪濤認為表示憑几或几案之「几」,不可以寫作「机」,而表示弩機之「機」,也不可以寫作「几」,根據劉洪濤的說法,「為機」的「機」字可以確認為「機」,排除「机」和「几」。

 

三、對「為」字的考釋

    對原考釋者所釋「為」字加以分析,劉洪濤認為此字應為「所」字的異體。因此「為機」應釋為「所機」,而「所機」即是「弩機」,即是指君子言行的樞機。

 

四、武王於弩機刻銘的探討

    戰國時期常於弩機上刻銘用以自我警惕,弩機的前身為弓箭,狩獵者為了能得到更多獵物,因此將弓箭改良成為弩機。不少文獻中都有提到武王在武器上刻有諍諫性的銘文,但出土資料可以作為文獻佐證的材料很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在弩機上刻銘以作為警惕之可能。戰國時期弩機發明後,使用的狀況十分普及,也是當時楚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色。

 

五、結論

    「為機」一詞應隸定為「所機」,讀為「樞機」,也就是「弩機」這一種器物。簡7此句即是武王於「弩機」上為銘,以警惕自己要時時謹慎言語之意。

 

六、問題與討論

1、林義正老師提問:就簡文而言,「機」字是否有「木」字旁?《易經》裡提到       「幾者,動之微。」其中所言之意涵即是指君子應注重言行,因此若將此字直接   釋為「幾」,既可以免去討論「機」、「机」、「几」三個字的問題,也可以更直接由傳世文獻映證簡文中的概念,不知這樣的思考模式是否可行?

   江秋貞回答:就簡文字形而言,本來就有木字旁。謝謝老師提出的概念,這樣能更清楚說明言行為君子之樞機這個主題。

2、佐藤將之老師提問:武王之樞機有銘文這個事實,和楚國當時弩機使用的狀況兩件事情應分開處理。雖然說武王之樞機有文獻作為佐證的工具,但可能這個說法在當時,是從魯地傳到楚地,而且僅止於文獻上的記載,和弩弓實際使用的狀況可能並不相關。

   江秋貞回答:感謝老師提醒,這兩件事情可能並不相關。

 

第十二場:陳麗桂老師         講題:〈凡物流形〉

一、簡序

復旦大學讀書會將全篇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11)+12A+13B+14+13A+12B+17

第二部分:27

第三部分:16+26+18+28+15+24+25+21

第四部分:19+20+29+30

    根據顧史考的意見,14簡和16簡應為相接的兩支竹簡,故將第三部分的八支簡補入14簡和13A簡中間,而21簡之後由於文意不全,故應補入「目」字較為恰當。其後多有學者考證,李銳首先提出認為27簡之內容和〈凡物流形〉全篇無關,和前後文無法連接,而30簡後的數個難以辨識的字也應和此篇無關,故將27簡和30簡後之文字刪除。根據以上諸說,目前普遍接受的簡序為:

(1-11)+12A+13B+14+16+26+18+28+15+24+25+21+13A+12B+17+19+20+29+30

 

二、篇章內容

    全篇共分為兩個部分,前論自然,即道之本體,後論人事,即道之本體在政治上的運用,此種論述方式為當時之風氣。

    第一部分共有四十幾個設問,篇首根據曹峰補入「問之曰」三個字,所謂「凡物流形」指的是舉凡一切的存在,不論萬象萬物其生成皆是運動變化所產生,此處雖未提及「氣」之概念,但已隱含有「氣」的相似概念。簡文首先提出物如何生成,如何持續,如何命名的問題,既而提出物之生成皆為運動變化所生,何以知所先後,陰陽、水火等天地間之對立元素,何能各處其位而穩定等疑問。這個部分主要是在探討宇宙的生成變化。

    2的「問之曰」以下,則開始注意到人的生死、形神、鬼神、祭祀等問題。人的形體因何而生、因何而死,如何掌握紛紜複雜的條理法則以明瞭內在生成的奧秘?鬼由人而生,為何神奇靈妙、為何需要侍奉、需要飲食,骨肉形骸分離之後,智慧和精神又往何處而去?簡7的「賽」字原作「塞」,李銳將此字釋為「造」、「竈」,宋華強作「奧」,季旭昇作「隋」,其義皆和祭祀有關。簡文討論形神問題時,和黃老思想相同,皆是注重形、神兼養,到了漢代以後,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家,如桓譚、王充等人開始注重養形,到了魏以後葛洪、范縝雖提及養神,但實際上已完全注重養形。

   8的「問之曰」到簡13B前半,論及天、地、日、月、風、雨、土、水、草木、禽獸等自然現象,此篇第一部分到這裡結束。淺野裕一以為至此為一獨立的篇章,並將這部分命名為「問物」,所探討的主題為自然,簡14的「聞之曰」開始,則為另一篇章,命名為「問一」、「察一」,所探討的主題為人事,但也有學者抱持不同的看法,認為這種論述的方式在當時可能相當流行,如〈恆先〉、〈太一生水〉、〈道原〉的篇章結構皆是前半部討論道之本體,後半部討論道之本體落在人事政治上,因此不一定分為兩篇。

    簡文的下半部有七個「聞之曰」,加上一個「曰」,共有八個小段落。此處的文句和《管子》相同之處甚多,可以說是《管子》一書的縮版。「一」是一切生成的根源,也是治世、治身、治政之本,若能使清明理智之心戰勝欲望之心,並由近處著眼,察情而治,便能通達事物之理,反覆驗證後以之為用,就如同自然週而復始、循環往復的歷程。

    黃老思想由天道論及治道,由治身論及治國,其理一也。在黃老文獻當中,「道」指的是道的本體,「氣」指的是修養工夫,「一」指的是治世之方,雖然名稱有異,但所指涉之理相同。〈凡物流形〉使用了「道」、「一」兩種指稱,而其他黃老文獻如《管子》、《列子.說符》卻出現「道」、「氣」、「一」三種名稱,造成此篇與其他文獻相異的原因,可能在於其他黃老文獻皆是先論天道說明其氣化之觀點,然後談養氣以修治其心,最後論及以道術治國的方法。但此篇後半以討論政治為中心,故以「一」取代道。《淮南子》中有:「道者,一立而萬物生。」、「萬物之生,皆曰一口,百物之生,皆出一門」等記載,「一」作為道落實至有的世界的過渡階段,而因為「一」為一切萬物之始,至高、單一、無相對,故以「一」為道在現象界的代稱。但若以「一」作為簡文前半四十幾個設問的回答,則不太洽當,因其無法回答鬼神、祭祀等問題,曹峰以為此篇結構並不嚴謹。

 

三、問題與討論

1、佐藤將之老師提問:簡4的「九域出謀,孰為之封」是否可以解釋為人體的九種功能誰來主宰?簡24的「察知而神,察神而同,【察同】而僉,察僉而困,察困而復」所表示為一循環往復的歷程,和五行思想已十分接近,是否可以五行的概念來解釋?

陳麗桂老師回答:簡4的簡文內容,諸家訓釋皆有不同,目前普遍接受的說法為「九州之人各自分化領地,誰能為他們劃界分封」,這種說法則和其下簡文文意不相連貫。若是將此部分的內容改成上述所說,則又無法解釋其上「五言在人,孰為之公」的意義,因此這個觀點雖好,但卻只能暫時擱置,無法得到結果。陰陽、五行為一對立相生相剋的概念,並非凡是牽涉到金、木、水、火、土等五種元素就是五行的概念,但還是有一定的聚焦。

 

2、青山大介老師提問:〈太一生水〉、〈道原〉、〈恆先〉數篇是否有共通的來源?〈凡物流形〉一篇是否有陰陽五行的思想在其中?

陳麗桂老師回答:〈太一生水〉、〈道原〉、〈恆先〉、〈凡物流形〉數篇的論述方式皆分前、後兩個部分,前半探討自然,後半探討人事的建制,其共通的地方在於都帶有黃老哲學的思想。「黃」指的是黃帝,「老」指的是老子,黃帝是田齊造祖運動的標誌。老子才是黃老學說的思想內涵,黃老學派變化老子的學說為己所用,並和統御術結合。黃老是經稷下學宮發展而成的學潮,其後因各家對黃老之說的解釋不同,黃老之學更以滲透的方式進入各家學說當中。因此老子不僅為黃老學派的源頭,也是當時各學派的共同資料。而陰陽五行是齊學的傳統,陰陽本是日之向背,中國屬於農業社會,陰陽的概念應該很早就已經產生,後來陰陽的概念逐漸被引申來用以指稱天地間自然的兩種勢力。五行原指五材,是和民生日用相關的五種材質,鄒衍結合陰陽、五行並將其系統化,架構出陰陽五行的學說,目的在連結自然與人事。五行的起源很早,但和陰陽結合後的五行,已和當初的五行概念不同,〈凡物流形〉篇幅太短,當中並沒有牽涉到陰陽五行的學說。

 

   林義正老師補充:陰陽指的是天道,五行指的是地道。五行中的金、木、水、   火、土應很早就產生,商朝鑄鼎已有五行方位,陰陽思想更至少在西周以前就產生。古人認為天體的運行代表了上帝的意志,因此主張人道法天道。先論天道再論人道之說法雖然是黃老之學的特徵,但並非是黃老之學的專利,法天思想自古就有,人道須以自然規律為規律,為當時的共同思想。

 

活動照片

1、青山大介老師導讀

2、江秋貞老師導讀

 

3、陳麗桂老師導讀

與會人員簽名:

 
上次修改日期: 2010年12月24日

首頁 | 計畫簡介 | 成員 | 研讀時程及篇章 | 研讀經典 | 成果摘要和相關連結 | 連絡人資訊 | 2010成果發表會暨全國簡帛資料研討會

 此處為著作權或其他所有權聲明。
關於此網站的問題,請連絡 [研讀會助理]
上次修改日期: 2010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