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是一場生產方式的革命,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從工廠製造產品的過程,以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源使用、交運運輸、甚至每天生活中的三餐飲食,都直接、間接的排放二氧化碳。簡單的說,凡是使用石油、天然氣、煤碳等化石燃掉,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工業革命之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280ppm,現在已經飆升到381ppm,是60萬年來的最高值。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倍,地球溫度就會上升3到5度。這一百年來,地球氣候上升0.65度,看似微小,卻造成全球氣候大地震,生態失衡失序,氣候災害一波一波侵襲,始作俑者的人類也嚐到苦果。
地球暖化導致乾旱時間拉長,熱浪、旱災,常登上國際新聞的版面,但整體降雨量並沒有減少,各地於是發生極端氣候,台灣當然也無法倖免於難。2001年7月,納利颱風單日的降雨量,打破了台北氣象站105年來的記錄,台北市彷彿回到過去的台北湖。2002年,度過淹水惡夢的台北市,反而遇到缺水的窘境,這波旱災從桃園一路延燒到台北,台北市政府甚至祭出,供水四天停一天的非常手段,搶水大戰在北台灣上演。2005年3月,以往只在出現在高山的雪景,卻下降到海拔七百公尺的山林,茶園、果樹受到寒害,農民損失慘重。2008年6月,西南沿海成為水鄉澤國,逢雨必淹成為雲林沿海居民難以脫逃的宿命。風調雨順才能國泰民安,當澇旱之災頻繁上演,台灣人如何安身立命?
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佔世界總量的1%,排名第22名,每人每年平均排放量高達12公噸,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台灣暖化的幅度也不惶多讓,是地球的2倍,溫度上升高達1.3度。一般民眾冷的加件衣服,熱了躲進冷氣房吹冷氣,但對置身在自然環境下的生物來說,這1.3度可是「代誌大條」。
靜宜大學生態所陳玉峰教授,在累積長期的調查資料中發現,溫度上升,海岸植物有北移的趨勢,移動距離在50到70公里。有些植物會因為氣溫改變、新物種移入競爭而滅亡。「我最擔心極端氣候」,陳玉峰教授指出,高海拔的植物生長週期動輒一、兩百年,這幾十年來氣溫急遽改變,植物感受到生存壓力,把能量用在開花,但如果遇到極端氣候,無法順利育成種子,如此反覆造成許多樹木不明原因猝死。山林植物也有上移的情形,在台灣已經生存了千萬年的冰河孑遺植物--台灣山毛櫸,生長在台灣東北部海拔1500到2000公尺高的獨立山頭,當全球暖化氣候帶慢慢往上移,山毛櫸將面臨無法向高海拔遷移而逐漸消失的命運。
台大生態所的李培芬教授也發現,中海拔的鳥種有8種往上遷徙,而運用電腦模式運算,地球暖化造成兩棲類適合生存的棲地縮小,分布有侷限性的物種,例如諸羅樹蛙,就可能有滅絕的危機。受衝擊最大的是無法遷徙的魚類,以櫻花鉤吻鮭為例,當溪流溫度改變,不適合魚類生存,往上的溪流環境又不是牠生存的棲地環境,最後就只能滅亡。
而在海洋生態方面,台灣周圍的海域,一百年來增加了1.8度,連帶影響洋流的流動,溫度改變,海洋食物鏈最底層的浮游生物跟著改變,對定棲型的魚類來講,衝擊甚大,而迴游性魚類的移動路徑,也跟著不同,棲息在不同溫度的迴游魚類,隨著水溫差異而有所消長。溫度上升,對海洋生態系中最豐富的珊瑚礁生態,出現珊瑚白化的現象,2007年夏季,墾丁海域海水溫度比往常高了兩三度,到七月甚至還出現32到34度的高溫,不只有墾丁國家公園沿岸,包括離島澎湖、小琉球、綠島、東沙等海域,都發生珊瑚大規模白化的現象。
全球暖化,擾亂植物生理時鐘,改變生物的生存環境,人類生存不能置於自然環境之外,尤其是農漁產業和氣候更有直接關聯。
春天的水果攤,就可以買到夏季的水果,暖化讓植物開花結果亂了時序,如果遇到極端氣候,就只能用「慘」來形容。2005年的三月雪,罕見的下到海拔七百公尺的山林,果樹、茶樹承受寒害,農業損失就高達四億元。暖化讓植物病蟲害的防治面臨挑戰,2007年三月,水稻的葉稻熱病提早一、二十天發生,台中區農改場緊急發布警訊,水稻葉稻熱病如果沒有即時防制,水稻會枯死,影響稻米產量。
除了病蟲害之外,全球暖化造成水資源匱乏、極端氣候,已經讓糧食短缺的危機在全球蔓延。到2008年四月,國際米價在一年內已經漲了一倍,小麥、稻米等穀物的全球庫存不到六十天,糧食危機引發的社會動盪,成為各國政府最急迫的課題。茶葉是台灣最重要的經濟作物,茶農也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切膚之痛。這幾年冬天忽冷忽熱,降雨量分布不均,原本跟著節氣走的步伐全部亂了套,茶樹減產,茶農損失慘重。
氣候異常也衝擊著海洋資源。2008年2月,澎湖發生魚群大量死亡的事件,學者判斷,這應該是反聖嬰現象下的寒害所導致。祖先傳承下來的捕魚知識,已經不足以應付全球暖化下快速變動的海洋,面對漁業與農業資源的改變,看天吃飯的農漁民如何克服氣候變化的挑戰,找出因應之道,是政府與全民要面對的新課題。
當世界各國為了減緩溫室效應,開始實施二氧化碳減量的策略,紛紛降低燃煤發電的比重,台電燃煤電廠的新擴建計畫仍一個接一個進行。包括高雄的大林電廠、台北縣深澳與林口火力電廠、和平火力電廠等的擴建計劃,總共將增加四千到五千萬公噸的二氧化碳。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說,火力電廠持續擴建,政治人物拼命脫衣減碳,等於完全沒有效果。
以深澳與林口兩個燃煤電廠興建案為例,興建成本高達一千四百億,未來的發電量將超過核四廠。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華健表示,深澳與林口兩個燃煤電廠正值除役更新之際,應該趁此機會選購最新、污染最低的機組,十多年前,國外就已經發展出效率較高、污染量較低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但台電採用的卻是效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超臨界」機組,當我們選擇一個效率比較低的燃煤發電,等於決定台灣未來半世紀的溫室氣體排放將居高不下。
2008年政黨再輪替之後,核能發電被列為無碳能源的選項之一,許多人認為,核電可以解決台灣溫室氣體排放的困境,但伴隨著核能發電而來的安全問題與核廢料處理,仍然是棘手的難題。世新行政管理學系教授林子倫指出,從世界的趨勢來看,在2004年核能的新投資跟再生能源的投資有一個交叉點,再生能源已經超過核能,台灣其實有很多選擇。在德國與北歐等國家,小型分散的再生能源已經漸漸取代大型而集中的發電方式,能源不只是能源,也是創造就業機會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新興產業。
台灣擁有豐富的太陽光和風力資源,在發展再生能源方面,佔盡了天時與地利。而且台灣又是太陽光電主要的生產國,太陽電池的廠商茂迪、益通等等先後登上股王寶座,並且擠進全球太陽能電生產的前十名,發展出的產品也日新月異。
現在越來越多家戶加入陽光建築的行列!這棟位於宜蘭的透天厝,將裝上1.8KW的太陽能板,生產的電力不但可以自給自足,多餘的電還可以回賣給台電。氫氣也是再生能源產業的明日之星,台灣已經有廠商開發出把水變成火的獨門絕技,將水電解後產生的氫氣,燃燒後釋放高溫,可以裁切鋼板、燒開水、甚至點燃蒸氣鍋爐。氫能源最大的優點是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加上水是可以循環再生的資源,未來有取代化石燃料的潛力。
其實創造能源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去尋找新能源,而是節省能源的消耗,於是各種節能的產品也應運而生。以台大校園裡,目前安裝的高亮度LED路燈為例,一盞燈一年可以節省三千多元的電費,台大新能源中心主持人黃秉鈞估計,未來大小巷的路燈如果都改裝LED照明,可以省下一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
高電價時代的來臨是節能產業的新契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從省電節能開始!
目前台灣的幾個大型開發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台塑大煉鋼廠1490萬公噸、國光石化800萬公噸、中龍鋼鐵擴建後1172萬公噸、台電大林電廠改建後1769萬公噸,陸續還有中科后里基地、和平火力發電廠等還在評估中,而今年除了中龍鋼鐵有條件通過外,其他的開發案都仍在審查中。
然而,全球暖化的壓力在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後,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是成為關注焦點,在世界地球日前夕,還沒有上任的馬英九,就在會場喊出減碳時程,聲明在2016年恢復2008年的排放量,具體展現減碳決心。
未來溫室氣體減量法通過之後,鋼鐵、石化、水泥、造紙、人造纖維、紡織等六大高耗能產業自然也成為減量的重點對象,必須依照政府核配的額度進行減量。如果達不到目標就得購買碳權,以剛通過的中鋼子公司中龍鋼鐵擴建案為例,2008年6月9日的環評會議裡,新任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按照新政府的減碳時程,中龍鋼鐵在2014年大約要減少15%的碳排放,如果無法達成就必須透過碳權交易或是減產的方式來完成環評承諾,建議中龍鋼鐵將購買碳權成本納入營運考量。最後中龍鋼鐵擴建案在董事長歐朝華的減碳承諾下有條件通過,創下在法源依據尚未完善前,就可以有條件通過的先例,也是全台灣首次在環評會議中,被要求將減碳成本納入營運考量的企業。此刻位於台中鋼鐵工業區,中龍鋼鐵正在加緊趕工,除了要面對世界競爭力,還得要想辦法減碳,中龍鋼鐵的一舉一動都具有指標性意義。
在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台灣雖然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家,但台灣高度仰賴進出口貿易,在市場的壓力下,未來勢必受到國際減碳壓力影響。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半導體在產程中會使用的全氟碳化物也在溫室氣體管制的名單內,知名的半導體業者旺宏電子,在政府要求前就已經提早達到減量目標,再加上善用變頻器和熱回收系統,旺宏電子一年省下一億元以上的電費,同時也減少三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
新科技可以做到節能,舊產業也有新的做法,在台灣已經三十多年的台南紡織化纖廠,在2004年開始進行二氧化碳排放的盤查工作,結果發現排放最多二氧化碳的地方,是來自鍋爐室的石化燃料燃燒,於是決定從鍋爐室著手,台南紡織把廢熱回收,就可以省下燃料的消耗,一個月下來電費節省將近二十萬元,在低碳目標下,如何從現有的設備改善去提升能源效率,是許多企業首先會考量的第一步,不過,除了產業的節能動作之外,台灣的產業結構定位才是關鍵,根據2008年六月的行政院院會上,能源局長葉惠青表示,產業結構未來將朝向高附加價值跟低耗能的方向調整,然而以目前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看,工業的部分佔了52%,其餘是住商跟建設的部分,台灣產業結構調整問題,不斷的引起討論,但卻沒有實際動作,台灣未來的產業主力究竟應該要放在哪裡?環保團體抱持疑惑的態度。
2008年七月一日起,台電公司將會進行第一階段的電價調整,產業用電漲幅調高15%,未來企業該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如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企業馬上面臨到的挑戰,全球走向低碳時代,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未來誰能先掌握低碳技術誰就掌握商機,在新政府全力拼經濟的大動作下,環保與經濟之間,要如何找出平衡點,面對全球暖化,台灣的企業準備好了嗎?
機車的油耗比汽車小,製造的環境污染似乎也比較少,其實不然。機車所排放的氮氧化物等廢氣是汽車的三到四倍。台灣有一千三百萬輛的機車,每年所排放的污染物佔了全國總排放量的百分之十。雖然污染量大,但機車的輕巧與便利性還是讓人無法阻擋它的魅力,再加上油價高漲,讓許多人捨棄汽車改用機車當代步工具,同時也刺激了電動機車的買氣。依靠電力驅動的電動機車,不會排放廢氣、低噪音,是低碳運輸中理想的交通工具,但是推展的過程一直不順利。電動機車業者認為,沒有完善的配套設施是主要原因。
不只機車要節能減碳,汽車廠商也積極投入發展出更有效能的汽車。以油電混合車為例,同時具有汽油驅動的引擎和電動馬達,當它發動時完全聽不到引擎運轉的聲音。油電混和車是目前最省油的汽車,每公升汽油可以行駛20到25公里,耗油量只有一般汽車的一半,是目前同級車種中最省油的車,廢氣排放更只有一般車的五分之一,每行駛十萬公里,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七公噸!
除了選擇比較省油的車之外,選擇生質柴油替代石油,成為國際的新興趨勢。包括大豆、玉米、向日葵種子,甚至是番薯或甘蔗,都可以提煉成為生質柴油或生質酒精。跟化石柴油比起來,生質柴油可以減少7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生質柴油的風潮卻引發與窮人搶糧的爭議。原本生產糧食的農田,現在紛紛改種價格較高的能源作物,導致全球糧食危機惡化,讓能源作物的生產備受抨擊。
其實,省油還是要從交通習慣開始著手。台南縣環保局就推出「共乘網」,鼓勵縣府同仁和一般民眾共乘一部車,既經濟又環保。而台南市環保局則推出「反怠速」,要求汽機車駕駛臨時停車如果超過三分鐘就要熄火。南市環保局以開勸導單的軟性方式執行,希望民眾養成臨停熄火的習慣。在「反怠速」政策正式上路後,環保局做過民意調查,民眾的支持度高達98%,一個小小的動作,既能讓空氣污染減少,也省荷包。
油價節節上漲,腳踏車成為今年最夯的交通工具。街頭巷尾越來越多人加入單車通勤的行列。許多單車通勤族發現,騎腳踏車上班的時間,可能比開車花費的時間還要少。但是這個城市空間對於單車族是非常不友善。
從2007年開始,全台灣吹起一股單車上路的風潮,單車將城市裡原本陌生的人串連起來,包括千里步道籌備會等多個民間團體呼籲政府在公路法中制定自行車專章,並且在市區推動自行車試辦道路。爭路權,並不只是替單車要更多的空間,而是改變原有的城市空間分配。
改變目前以汽機車為主的城鄉環境,是減少交通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最根本的辦法。當油價高漲,都市居民還有大眾運輸系統可以選擇,但是在絕大部分的郊區,卻還是必須倚賴汽機車才能代步,對非都會區的居民來說很不公平。要真正要達到運輸系統的節能減碳,非都會區大眾運輸系統的建立,也要及早規劃才行。
根據統計,平均一個人,一年就給地球增加了12公噸的二氧化碳,在全球暖化議題不斷發燒下,大部分的人幾乎都可以理解現在地球面臨暖化的問題,除了要求企業進行減碳責任外,個人在減碳上,還可以有哪些做法呢?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隨手關燈、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紙張雙面列印……等節能措施,過去比較常被忽略的是飲食環保,你知道嗎?吃東西也能夠做到環保減碳。由於畜牧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餵養飼料,估算下來,平均一公斤的肉,就要增加四公斤的二氧化碳,一年下來就是1.5噸,差不多是家庭用電加上瓦斯一年的用量,因此肉吃得越多,二氧化碳增加得越快。
除了避免攝取過多肉食,在食物的選擇也盡量選擇當季當地的食材,既可以省下長途運輸的碳排放,營養也不會流失,吃得健康又環保。
其實只要在生活裡用心,到處都有減碳妙招,像是不迷信長途跋涉而來的進口產品,盡量使用本地生產的食物與用品、將不用的家電產品插頭拔下插座,節省待機電源,在電價調漲後,可以省下荷包也友善環境。
其實只要在生活裡用心,到處都有減碳妙招,像是不迷信長途跋涉而來的進口產品,盡量使用本地生產的食物與用品、將不用的家電產品插頭拔下插座,節省待機電源,在電價調漲後,可以省下荷包也友善環境。
這些簡單的動作,卻能替地球減少溫室氣體的負擔,讓地球可以更輕鬆面對未來。早期資源取得不易,老一輩的人對於資源是格外珍惜,現代人習慣資源隨手可得,一貫地揮霍後,現在的珍惜資源是我們發自內心對環境的反省。如果我們仍然繼續以往的生活方式,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除了讓身體不健康,對環境形成的傷害,往往也出乎我們能夠承受的。
全球暖化的危機下,或許是個轉機,重新給我們警惕,尊重地球上的一切事物,所有的資源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如果我們能夠有珍惜資源的思維,當設計者在設計產品時注入環保的想法,政府在擬定政策時,思考對環境更友善的方式,從上而下,把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我們所期望的美好未來就不會太遙遠。
我們生活在自然當中,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要學會如何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才是和地球永存,生生不息的道理。
資料來源:你的公共電視_我們的島(97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