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系實驗()場所災害緊急應變計畫書

工教102 498700317 徐有駿

壹、前言與目的

 

一、前言

為了教學與研究必須設置實驗室或實習工廠,於研究實習過程中,基於需求不可避免的,使用許多易燃、易爆、毒性化學物質或危險性機械設備,導致實驗室愈具有潛在危害因子,因此實驗室工作人員於操作過程中若稍有疏忽或處置不當,都將導致各種意外事件,輕微時影響人員的健康,嚴重時造成工作環境汙染及人員之傷亡。

 

二、目的

為了能於發生意外事故時,能熟知各同仁在救災行動中所編列之任務,以便在緊急事故發生時,能夠迅速動員組織,採取正確而有效地控制災害,使災害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並培養良好的應變基本常識和判斷能力,以提高緊急狀況時的應變能力。

 

貳、管理組織

 

一、建立管理系統之主要功用為當意外事故發生時,搶救人員各司其責,以縱向上下溝通,統籌行政支援力量防救及處理,將混亂的災害現場條理化,俾使災害損失減到最小,並及早完成善後復原工作。當事故現場人力不足或規模較小時,其任務分組可依現況作適當調整。

 

二、本系緊急任務編組及其職掌依本校之緊急應變小組任務分組之編排,由該小組統一分派,如附件一

 

三、緊急應變及設備如下:

1.滅火器。(A.B.C類型)

2.個人防護設備。(安全帽、口罩、手套、急救包等)

3.化學防護衣

4.空氣呼吸氣

5.警告標誌。

 

四、人員訓練與演練

配合學校舉辦之各種訓練與演練指派人員參加

 

、應變

 

一、緊急通報程序內容及方式

()發現緊急狀況之人員應立即就近通知相關人員或告知系所單位辦公室災害現場之狀況。

()緊急聯絡系統圖及緊急聯絡電話及安環、醫療資訊表通知相關之救援單位

()發生事故後,應填寫實驗()室職業災害調查分析報告表。

 

()緊急通報內容

當進行通報時,通報人務必採用最短、最有效的告知方式,以爭取時效並清楚告知,若能於事先擬訂制式之通報詞,以供相關人員練習,可避免緊急時因慌張而將通報內容掛一漏萬,造成延誤或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下列為緊急通報內容應包含之事項:

 

1.通報人單位、職稱及姓名

2.通報事故發生時間

3.事故發生地點

4.事故狀況描述

5.傷亡狀況報告

6.已實施或將實施之處置

7.可能需要之協助

8.其他

 

() 緊急通報方式

1.喊叫

2.電話

3.傳真

4.廣播

5.其他可靠、快速方式

 

二、緊急應變的步驟

預防是避免災害發生之最高指導原則,但如萬一發生意外災害,現場搶救與人員急救是相當重要部份,而且是搶救人員應有之觀念。

災害之緊急防護措施及處理原則與方法分述如下:

()火災及爆炸事件搶救人員應注意事項:

研究室或實驗室如發生火災意外時,應採取下列步驟,並通知該室負責人到場處理。

1.關閉總電源及瓦斯,並儘速移開周圍之易燃物。

2.通知現場人員疏散。

3.確認火災種類,選擇實驗室內適當滅火器滅火。

4.如火勢持續擴大,應立即打119通知消防隊支援協助滅火。

5.若引起爆炸,則因爆風、飛散物的破壞,可能導致第二次事故或繼續爆炸之危險,故應儘速撤離。

6.防範火災,人人有責,一旦發生火災,千萬不可驚慌,鎮靜應變,按下述方法撲滅之:

(1)立刻熄滅本生燈等火燄,並關閉總開關。

(2)將易燃性物質儘量搬離火源。

(3)如果著火局面不大,先用防火砂、防火氈或濕布將之撲滅,千萬莫採用吹氣或用水或使用不當的滅火器來滅火,以避免容器倒下漫延火勢。

(4)有機溶劑或油類著火時不能用水來滅火。宜使用BCABC乾粉滅火器。。

(5)鈉著火時不可投擲液態四氯化碳滅火彈來滅火。可採用石墨粉撲滅之。

(6)衣類著火時立即脫下引火衣服或躺在地板上滾轉以行滅火,或由附近的同學用防火毯或以實驗衣裹覆著火人來滅火。

(7)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情況告急時,立即撥電話119報警。

(8)平時應確知滅火器的放置地點,以及滅火器的種類及使用方法。

 

() 意外災害緊急防護措施

緊急處理

(1)疏散不必要之人員。

(2)隔離污染區並關閉入口。

(3)視事故狀況,聯絡供應商、消防及緊急處理單位以尋求協助。

(4)搶救者須穿戴完整之個人防護設備,方可進入災區救人。

(5)緊急應變搶救編組宜採互助支援小組方式進入災區救人。

(6)急救最重要的是迅速將患者搬離現場至通風處,檢查中毒症狀,判斷其中毒途徑並給予適當的急救。

 

肆、緊急疏散

 

疏散行動準則注意事項

1.確認疏散區域。

2.取得疏散工具及器材。

3.協調校外軍警單位交通管制及秩序維持。

4.提供廣播資料。

5.儘早通報可能受威脅地區。

6.大型火災時向可能危害區之三個反方向疏散。

 

伍、急救

 

一、一般性急救事項如下

()在醫護人員抵達前,受過急救訓練之員工應立刻對傷患作適當處理,避免導致嚴重的後果。

()急救者的責任在於「救命」、「防止傷勢或病情轉惡」,保持傷患安靜及舒適,以靜候醫護人員到來。

()擔任急救者必須不驚慌失措,給予遭意外傷害或急病者之立即和臨時性的照料,直至專業救護人員到達或能得到醫師的診治時為止。

()在沒有確定受傷之實情前應將傷患平臥,以防止昏厥與休克。

()如傷患面色發紅,應將頭部墊高,如嘔吐則將頭部轉向一邊,以防窒息。

()需要時可以用棉被、衣物等保持傷患之體溫,以防止休克發生。

()速召救護車或用擔架運送傷患至醫療處所或速請醫護人員。

()在場急救者應協助傷患述說病情原因等,以幫助醫護人員治療及診斷。

 

二、感電傷害急救事項如下

()關掉電源,先確認自己無感電之虞。

()用乾燥的木棒、繩索將患者與觸電物撥離。

()依患者之意識,進行救生處理。

 

陸、善後處理

 

一、災害處理:除必要之急救、搶救外,非經司法機關或檢查機構許可,不得移動或破壞現場。

 

二、人員除污處理

()自事故現場回到指揮中心前宜先做好裝備及工具的除污工作。

()依指定路徑進入除污場所。

 

柒、事故分析與應變計畫檢討

 

一、意外事故發生後為了人員安全或防止更大損害,而採取必要措施外不得破壞現場。

 

二、意外事故發生後應即通知有關人員,至出事現場查視發生事故之設備、環境,分析災害原因,提出具體對策。

 

三、事故發生後應填寫實驗()室災害緊急通報表

 

四、檢討災害應變計畫之缺失及意外發生之檢討內容應包括:

(1)分析災害原因,提出具體對策。

(2)預防:什麼工作可以預防的。

(3)程序:應變程序是否足夠或恰當。

(4)應變過程有無錯誤之判斷。

(5)應變過程可於訓練或演練計畫中加強。

(6)鄰近區域安全影響檢討。

 

五、完成檢討報告後,應填寫實驗()室職業災害調查分析報告表,除向相關政府機關(包括:北市環保單位、北勞動檢查處及消防單位)報告外,並據以修正本緊急應變計畫。

 

 

資料來源:台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

http://www.csie.ntut.edu.tw/csie/02_CSIE_info/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