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教102 498700094 陳首文
一個緊急應變計畫書之內容及執行步驟應包括下列幾項:
1.訂定之目的及前言
計畫訂定之目的乃是使學校之教職員工及學生,對於緊急意外事故之應變能力及應變之處理技術上都能熟練,並於災害發生時能有正確而有效之處理,以使災害之傷害及損失降至最低。
2.危害鑑定或風險評估
此步驟乃是要將學校,尤其是實驗場所內所可能發生之災害類型作一確認及分類,並將災害發生之頻率及嚴重度作一評估,以找出最可能發生災害之設施、設備與位置,並依此評估之初步結果,建立災害處理之程序。而此步驟內容尚應包括實驗室內所用化學物質的清單、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及實驗室平面圖等。
3.擬定緊急應變組織架構
此步驟乃是在學校現有之組織架構之下,進行其緊急應變時任務分組及工作內容分配,以使應變之執行更為快速及有效。
此步驟之主要工作內容有:
(1)訂出緊急應變組織架構。
(2)擬定各項職務負責人及其職掌,以及其任務分配事項。
(3)若有日、夜班別之不同或例假日之狀況,亦應列出輪班表。
4.訂定緊急意外事故通報程序之連絡系統
此步驟之主要內容有:
(1)訂出應變通報程序。
(2)規定意外狀況警示系統。
(3)訂出緊急應變通報名單。
5.統計各項應變設施及配置
此步驟主要是針對緊急應變所需之消防及醫療防護器材作清點及盤查,並確認配置之位置或器材之設置是否適當,其考量之內容應包括:
(1)應變消防設備配置與數量統計。
(2)急救藥品、防護器具之統計。
(3)搶修器材之統計。
(4)救災器材之統計。
(5)消防器材配置圖。
6.疏散計畫
此步驟應擬訂之內容包括:
(1)疏散路線圖及集合地點。
(2)疏散管制計畫(擬定各種狀況之疏散路徑,並應有管制人員名單。
7.擬訂緊急應變程序
此步驟主要是依災害發生之類型擬訂緊急應變之程序。
8.訂定各實驗室意外狀況之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此步驟主要是將災害類型發生頻率較高者,依其嚴重程度或先後緩急, 訂定出應變處理之方式。
9.訂定訓練計畫
應變計畫必須配合學校教職員工之教育與訓練,訓練之內容應包括:化學物質相關知識、警示系統之認知、緊急應變措施之訓練、救災設備之位置及使用、防護器具之認知使用與除污、醫療設備其急救器材之認知與使用、指揮系統之熟練、校外支援之配合、疏散程序及緊急應變狀況之模擬。
10.模擬演練及計畫之更新
演練之目的在測試緊急應變系統之功能,並使各應變組織之成員能熟悉此系統之運作,同時藉由演練過程之缺失,來改進原擬訂計畫之內容,透過演練後之檢討或修訂,而使應變計畫更具適用性。
4.1 緊急應變組織架構與職掌
建立緊急應變組織及架構之主要功用為當災害事故發生時,可使緊急應變小組成員於第一時間內能夠各司其責,並利用縱向上下溝通,統籌行政支援力量防救及處理,將混亂的災害現場條理化,使災害損失減低至最小,並及早完成善後復原工作。當事故現場人力不足或規模較小時,其任務編組可依現況作適當調整。學校完整之緊急應變組織架構圖如圖4所示,針對大型災害之緊急應變組織編組、負責人及職掌如表20所示,儘量結合學校常態組織,增加應變組織啟動之可行性。但一般學校之規模及運作特性均有所不同,因此組織內之成員可予以精簡。
整個指揮架構,可以分為下列五大功能來分別建立:
1.指揮 (command):指揮功能本質上屬於『行政』,其責任包含下列幾個:
(1) 組織團隊,以因應事件的需求。
(2) 建立事件應變的目標。
(3) 設定工作的優先順序。
(4) 確立執行計畫。
(5) 確定資源的分配與發放。
(6) 確立對大眾媒體消息的發佈。
(7) 與其他的機構協調。
要注意任何時候指揮的功能與責任是不能缺少的,即使五、六個人的小事件其指揮功能也非常重要,為了任務的順利進行,指揮的功能必須有安全諮詢官、情報蒐集官、聯絡組等的輔助,這些人員直接對總指揮官負責。
2.執行 (operation):執行部門是整個架構中的「運作者」或者說是「第一線」是指揮命令主要的完成者。其責任包括:
(1)完成指揮官交付之任務。
(2)執行各種技術操作。
(3)參與計畫擬定。
(4)必要時得修改執行計畫以達成目標。
(5)提供專業意見給指揮或計畫部門。
(6)維持紀律。
在過去的應變體系,執行單位門幾乎等於整個應變的組織,所有的人員都是執行人員,沒有後勤管理人員,如此導致整個執行單位必須分心去做後勤、計畫以及財務等事,反而使得效能大為減低。
3.計畫 (Planning):計畫研擬單位的本質是『幕僚』,他們支援指揮及執行的任務,並且提供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資訊供決策之用,其資訊主要是目前資源的狀態與客觀的情勢分析。責任有下列幾個:
(1) 維持正確的資源狀態。
(2)蒐集及分析客觀情勢。
(3)提供現況的資訊。
(4)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
(5)預備替代方案。
(6)主導參謀會議的進行。
(7)研擬並發佈經指揮採用的執行計畫。
指揮官不可能對各種情況都非常的專業,所以在計畫單位中,必須要有一個或幾個技術專家,以提供專業的意見與協助。例如水災的情形,計畫擔位就可能需要公共衛生或環境醫學的專家來協助處理;房屋倒塌之情形,則需要有結構工程師協助專業的判斷。而整個行動是否能務實且合乎專業之需求,與是否能善用計畫單位的專家有非常大的關係(此可能學校較須外部支源之處,故平時即應建立幾位協定廠商或專業技術人員,以因應災害之需要)。
4.後勤 (Logistics):後勤部門的本質也是『幕僚』。後勤部門提供所有人員達成任務所需要的設備與服務,一般以可安全防護組來執行此工作,其主要的任務分為兩組:
(1)勤務功能(Service):主要是維持整個組織繼續的運轉。例如人員的食、衣、住、行,以及水電等。
(2)支援功能(Support):任務執行時所需的設備、能源物資的籌措與使用等。
5.財務行政 (Finance):財務行政單位本質上也屬於『幕僚』工作,這單位主要是負責緊急應變時現場的財務處理。任何時候金錢的管理是最麻煩的,審計的流程更會使人望之卻步,所以需要專人來管。要注意這單位管理的是財務的『行政程序』,並非實際的採買程序,採買的過程由後勤單位負責,除了財務的審計流程外,還有四項重要的功能:
(1)災害復原紀錄:以便日後事故發生單位的補助之用。
(2)契約:有些物品購置成本太高或是必須隨時更新,這時候就必須與廠商簽訂契約,確保隨時可以取得供應。
(3)與其他部門的互助協定:事先簽立,緊急時可以共用某些器材或資源的協定。
(4)傷害或損毀紀錄:以供作事後補償或維修的憑據。
有關緊急應變之現場緊急應變小組之組成可參見圖 5。在目前大部份學校之緊急應變小組之專業訓鍊不足之情況下,上圖中之安全防護組僅較能著重於後勤支援工作之協助,搶救組僅就災害規模較小(一般為一階狀況)且可自行控制時,進行相關滅火或火勢圍離控制之工作,否則就應等待外部消防隊之協助來執行救火工作。除非在災害尚可控制之情形下才進行相關設備或重要資料之搶救工作,以避免不必要之人員傷亡,若是災情無法自行控制時,最好是委請外部救災支援單位,如國軍化學兵學校等之專業救災人員來協助或執行搶救工作。因此,在初期進行緊急應變資料蒐集之時,有關重要儀器設備及資料之存放位置,學校各處室系科之主管及實驗室負責老師應提供一清單(可存於各系科處室主管處)。而在污染防制組方面,因大部份學校可能尚無可攜式之直讀式監測器及經訓練之專業技術人力(須穿著適當等級之個人防護裝備)來進行災害現場之環境污染物濃度偵測,儘量以酸鹼試紙或檢知器來進行初步危害鑑定,故此部份亦可在外部專業單位之協助下來進行測定之工作;而災害後之簡易除污工作亦可由污染防制組來執行,但大規模災害之除污仍應由外部除污支援單位來執行。因此,目前各校在規劃緊急應變小組相關人力時,建議應視自我之能力來編組適當之人力,在上述小組人員能力尚不足時,應加強在現場管制及避難引導人力之編組及訓練,以及師生避難逃生之教育、演練及宣導。
4.2
緊急應變必要軟、硬體設備
於災變發生時應變器材的完備與否,為災害損失是否能有效降低之重要因素。學校應先評估應變器材需求,然後進行校內現有之應變器材調查與配置,可從個人防護具、檢修及搶救工具、急救器材及消防設備等方面著手調查並統計其種類、數量及存放位置。各類應變資源器材通常包含:
個人防護具:安全帽、護目鏡、化學防護衣、消防衣、耐化手套、耐化靴、空氣呼吸器、口罩、濾毒罐及防毒面具等。
檢修搶救工具:警示燈、照明燈具、圍繩、止洩工具組、防爆工具及除污設備等。
急救器材:擔架、心臟急救設備、床單、毛毯、冰袋、消毒器具、解毒劑及其他急救設備。
消防器材:滅火器、泡沫及消防水等。
學校緊急防災應變器材一覽表,如表21所示。
4.3 緊急應變步驟及應變處理程序
在針對化學災害事故處理,美國化災應變隊(HAZMAT TEAM,簡稱HAZMAT)根據其實際經驗,提出應變程序之六大原則【35】,其原則如下:
1.
危害辨識:災害發生的初期,最重要的是針對災害本身作正確的了解與辨識,確認災害的危險程度與嚴重性,初步的辨識可以「危害標示」與「物質安全資料表」為主。
2. 擬定行動方案:完成初步的辨識步驟後,接著還要研擬不同的行動方案,其中包括急救方案、洩漏著火處理方案及個人防護方案等。
3. 區域管制:結合毒性、物性、化性、火災爆炸特性、洩漏量、洩漏濃度與天候、地形等外在條件,預估其疏散距離及管制區域。一般管制區域分為災區(Hot zone)、除污區(Warm zone)與支援區(Cold zone)。
4. 指揮組織:現場事故指揮官須接受一定的專業訓練,指揮官不一定須要瞭解繁瑣的搶救技巧,但須掌握整個宏觀的應變考量,以人命救助為第一要務,災情控制為第二考量,最後才是學校或設備的財產確保。
5. 後勤支援:大型處理到一個程度後,必定需要後勤人力與器材的支援。人力的參與與器材的投入對災害的處理與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支援的人力一般都以消防隊與專家學者為主,平時須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並且將其緊急聯絡人的聯絡方式,彙整於明顯易取得之處,以便緊急時候聯絡。醫療的支援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平時應該對附近醫院進行評估,待事故發生後,才能將受傷的人員迅速送往合適的醫療院所接受妥善的治療與照顧。
6. 善後處理:可分為人員除污處理與現場災後處理。一般來講,須保持災區通風良好,且其清理工作須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負責。此外對於消防冷卻用水之廢水,可能具有毒性,應予以蒐集並納入廢水處理系統。
由第一章表2,3所示,則得知化學災害仍為校園實驗室意外事故之主要來源,本計畫將依校園較常發生之災害類型建立其應變通報流程,以提供學校作參考。而災害之發生緊急應變小組之啟動將依災害類型及其規模,可作不同等級之應變劃分,一般而言可區分為三階段工作,其內容如表22。學校應針對上述可能發生之意外事件之災害類型,再針對其可能需要之應變等級而規劃不同之應變作業程序,當然不同的應變作業將有不同之應變組織成員參與。表20為一建議較完整之學校緊急應變組織架構及工作職掌分配,但學校之規模及運作特性均有所不同,組織成員之運作可予以精簡。例如,學校發生前述第一級應變等級,則系科所現場指揮官、緊急應變小組之搶救組、現場管制組,及避難引導組將是必要之人員。如果發生第二級應變等級,則應啟動通報中心之運作,加入總指揮官、副指揮官、醫療救護組、安全防護組、污染防治組,公關組等。如有涉及第三等級應變則應明確說明對外通報之程序及其作為,故不同之意外事故類型應有不同之作業內容,且有待不同應變程序之建立。目前本計畫所建立之緊急應變程序包括有:火災、氣體外洩、化學品洩漏、電氣災害、爆炸、地震、機械災害等七類,其應變流程如圖6-圖12。
4.4 緊急通報程序 、內容及方式
一般學校緊急事故之應變通報程序如圖13所示,當進行通報時,通報人務必採用最短、最有效的告知方式,以爭取時效並清楚告知,若能於事先擬訂制式之通報詞,以供相關人員練習,較了避免緊急時,因慌張而將通報內容掛一漏萬,造成延誤或導致更嚴重的後果。下列為緊急通報內容應包含之事項:
1.
通報人單位、職稱及姓名。
2.
通報事故發生時間。
3.
事故發生地點。
4.
事故狀況描述。
5.
傷亡狀況報告。
6.
已實施或將實施之處置。
7.
可能需要之協助。
一般通報之方式可藉由喊叫、人員通報、電話通報(包含緊急通報電話)、廣播或傳真等可靠、快捷方式來進行。
另外緊急應變中心位置應設於發生緊急狀況時能有效指揮應變之處所,但是因應緊急危害發生之特性,針對緊急危害所規劃之應變中心的設置地點,必須考量其結構安全性、距離有害物質之逸散較遠、比較不會造成污染的地區,另外也必需考量人員之緊急疏散問題,所以地點之選擇考量原則建議如下:
1.結構體之安全性,預先評估當緊急危害發生時,其結構體並不會受損,且在後續的威脅下也不致於有任何危害發生之場所,尤其針對於緊急的危害必須特別加以考量。
2.聯外交通通暢性:當緊急危害發生後,尤其是地震或火災、爆炸等具毀滅性災害,如果應變中心之聯外交通被倒塌物或損壞物阻隔時,應變人員亦無法進入應變中心執行工作,所以必須注意應變中心之聯外交通之阻礙物排除與淨空工作。
3.有害物質的污染風險性:如果緊急危害結果導致大學院校中有害物質的漏洩造成外洩現象,那應變中心就必須避開此一問題,避免應變中心人員的健康危害,所以應變中心之選擇以獨立建物或單獨通風系統為最佳考量,有時也必須注意各不同季節之風向問題。
4.對外尋求支援的方便性:在災後復建工作之進行,必須尋求相關單位的支援,若應變中心與外界之聯絡不方便時,將造成應變支援效率之下降。
在緊急危害與一般災害之差異點,是在緊急危害後一般均會發生停電的現象,所以在應變中心所準備的通訊器材,必需考慮其停電的問題,否則很多器材將會有無用武之地。一般建議必需準備手提式擴音器、無線通訊設備、哨子、敲擊器、搖鈴或其他可發出聲響、並可傳播遠處的器材設備。當然臨時應變中心之選擇在平時即應考量可能之位置,並且針對應變中心之對內、對外通訊及可參考運用資料應有備份及可攜出使用之考量。
應變小組之識別用背心或臂章亦可存放於應變中內。應變中心可運用之外部支援單位資料及電話應平時即加以建立備存,例如:地區性配合之醫院(若有機械性傷害之患者應考量具精密縫合手術之配合醫院)、重機械設備(如起重機、吊車、挖土機等)供應廠商電話、地區性毒物諮詢中心及毒災應變諮詢中心、氣體供應商(能將洩漏之毒化物氣體鋼瓶以炮車作裝載處理)、廢棄物處理廠商、化學物料或藥品供應商等。
4.5緊急疏散規劃
如同前述應變災害等級之不同,其疏散之時機及疏散之方法亦不同,應隨機作必要之調整,而疏散時機為意外狀況有擴大到實驗室之虞時,必須即刻通知附近人員進行疏散。而在疏散決定方面,若為實驗室正在作實驗而發生立即之應變一級災害時,可由實驗室老師在請同學協助通報之同時,至少進行該實驗室內人員之疏散,然後在由隨後到來之現場應變指揮官決定,而應變指揮官可依救災負責組長(如安全防護組組長)的意見及應變計畫中風險評估的資料及其他因素諸如:目前的災情是否會持續擴大,.是否還有其他化學物質可能洩漏,作下達疏散之決定。而疏散計畫中至少應包括疏散位置圖及人員集合地點規劃位置,及校園平面配置圖等,在進行疏散管制規劃時,應擬定適當風向狀況之各種疏散方向狀況,以於事故發生時能依疏散路線作適當管制人員配製置進行疏散人員引導工作。在執行疏散工作時,有下列幾點注意事項應注意:
1.保護自己避免遭受災害。
2.疏散學生人員離開可能受波及的區域。
3.最後須集中於某一集結地點,分樓層清點人數。
4.向指揮官報告應到人數與實到人數。
4.6復原工作
復原工作首重安全且工作繁瑣,因此必須要有詳細完整的規劃才能順利完成。但因一切復原工作都在具潛在危險性且緊急的狀況下進行,因此復原工作計畫書反而必須簡單明確,才能使所有人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個人任務及整個復原架構,因此整個復原工作計畫書規劃包含復原組織與職責、復原程序及事故調查三項。
1.復原組織與職責
由系主任召開緊急會議並逐一實驗室清點人數,按樓層別分組指派人員共同參與復原工作;依任務之需要共可分協調、計畫、安全、後勤、衛生、救護、消防等組並賦予執掌,由應變指揮中心統一指揮與協調。
2.復原程序
災害復原工作主要是依據復原工作計畫程序來實施,整個復原工作計畫書將涵蓋行前會議、復原工作實施、人員管制、復原工作回報、應變指揮中心巡視及檢討等步驟逐一進行。
(1)行前會議:主要工作為復原工作計畫書內容的沙盤推演並說明安全準則要求,在會議中確認計畫書工作後,依計畫書完成編組,然後發放安全防護裝備、化學品洩漏處理裝備及安全組人員配備無線電後,進行復原工作。
(2)復原工作實施:依安全步驟逐層逐間的原則進行復原工作,由系館安全衛生維護人員與實驗室操作人員相互聯繫與監督,就現有水電配置圖逐一送水、供電。
(3)檢討與改進:在整個過程藉由適當人員編組、任務區分,教育訓練、管路標識等配合,順利完成實驗區域水電供應作業,若遇突發狀況時隨即檢討並修正工作方案。
(4)人員管制:因為災後復原工作無法在短期完成,所以在此期間系館除災害復原工作小組人員外,禁止所有人員進入,以免有意外狀況發生。
(5)復原工作回報:各單位將財產損失與須維修部份,回報至協調組,進行資料整理。由協調組向校方彙整及整合各項修繕復原工作。
(6)應變指揮中心巡視及檢討:應變指揮中心巡視復原情形並確認安全狀況。最後全體人員開會做檢討報告。至此由系主任宣佈應變組織解散,回歸正常運作。
4.7事故調查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事故發生的基本原因,並預防類似的意外事故再發生,校內之安全衛生管理單位/小組應針對整個意外災害事故進行調查,整個意外災害事故調查程序如圖14所示。
4.8緊急應變訓練計畫
學校在相關緊急應變計畫之內容具雛型之後,應開始著手有關緊急應變之相關訓練,訓練之對象及內容會因人員於緊集狀況下所需擔任之角色不同而異,但一般對學校而言不外乎有:實驗室負責老師之緊急應變訓練、應變小組之緊應變專業訓練及一般教職員工生(包含新進師生)之宣導與訓練,依據工研院環安中心協助台大醫學院所進行之應變訓鍊【18】其建議受訓內容如下:
1.一般教職員工生(包含新進師生)之宣導與訓練
此為緊急應變訓練之基礎課程,受訓人員以教職員工生為對象,訓練重點為消防常識、化學品危害、危害物通識及中毒急救方法等,建議訓練課程內容包含如下:
(1)參加人員:新進師生(所有之教職員工生均應受此訓練)。
(2)講師:營繕組與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小組人員。
(3)時數說明:三小時。
(4)內容說明:
a.消防概論(1小時)。
b.危害物質認知(1小時)。
c.緊急疏散與逃生(1小時)。
2.實驗室負責老師之緊急應變訓練
此為緊急應變訓練之進階課程,受訓人員以實驗課
(1)參加人員:使用危害物質實驗場所負責人與研究生及學校緊急應變小組成
員。
(2)講師: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單位/人員或邀請專家。
(3)時數說明:八小時。
(4)內容說明:
a.緊急應變計畫(1小時)。
b.化學物質洩漏處理(2小時)。
c.火災防制與滅火(1小時)。
d.毒性氣體洩漏處理(1小時)。
e.個人防護與應變器材(1小時)。
f.沙盤推演(2小時) 。
3.應變小組之緊應變專業訓練
此為緊急應變訓練之專業訓練課程,受訓人員以學校緊急應變小組成員為對象,訓練重點為指揮系統之運作,戰略、戰術之運用與沙盤推演等,建議訓練課程內容包含如下:
3.1緊急應變指揮系統訓練
(1)參加人員:緊急應變小組組長或代理人。
(2)講師: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單位(人員)組長或邀請專家。
(3)時數說明:二小時。
(4)內容說明:
a.指揮系統權責。
b.指揮系統決策。
c.指揮系統相關資訊收集。
3.2應變小組實務演練
(1)參加人員:緊急應變小組成員。
(2)講師: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單位(人員)組長或邀請專家。
(3)時數及內容:如表23所示。
4.9現場模擬演練計劃
學校每年應舉辦一次應變計劃演練,演練計畫書之範例內容如附件四所示,一般學校較少舉辦全校性之演練,短期在學校人力、資源有限之情況下仍以每年一棟大樓之應變演練,來達成逐年完成全校各棟大樓應變演練之規劃,而針對每年演練之缺失應於下年之演練規劃時即加以改進,如此才能提昇學校之災害應變能力。有關學校緊急應變演練規劃、執行之注意事項如下:
1. 教育訓練及模擬演練結束後納入更新計畫中。
2. 配合政府法令修正整理納入新計畫中。
3. 組織人事異動隨時更新。
4. 實驗製程改變,客觀環境改變或救災設備更動隨時更新。
5. 應變計畫更新工作由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單位負責,並於更新製表更正資料。
4.10緊急應變計畫之修訂程序
緊急應變計畫經學校安全衛生委員會議決通過,並呈請行政會議核備後,報請教育部環保小組同意備查後公佈實施。此外,每年定期修訂一次,並循上述流程公佈實施。
表20 學校緊急應變組織編組、負責人及職掌
緊急應變編組 |
建議負責人 |
職 掌 |
總 指 揮 官 |
校長 |
1.
視災害搶救之需要,召集緊急應變小 |
副 指 揮 官 |
總務長、總教官 |
1.指揮官無法進行指揮緊急應變行動時, 3. |
安全諮詢官 |
學校環安 |
監視整個災害現場的安全狀況並確認 |
通 報 中 心 |
警衛室 |
於應變指揮中心現場聯絡其他支援機 |
計畫研擬組 |
學校環安 |
支援指揮及執行的任務,並且提供過 (可由實驗室負責老師參與協助) |
財務行政官 |
總務處保管組 |
負責緊急應變時現場的財務處理。 |
現場指揮官 |
事故單位主管 |
1.
現場救災與化學物質處理作業之指 |
安全防護組 |
營繕組或事務組組長 |
1. 人員達成任務所需要的設備與服務。 (可與消防防護計畫中之安全防護班,及民防法中之防護隊或供應隊作整合) |
現場管制組 |
警衛(或發生災害大樓之管制組組長) |
1.指揮交通及管制車輛、人員進出校園。 3.引導外部救災單位進入災區救災位置。 |
搶 救 組 (各校在現有規模及人力下可與安全防護組結合) |
事故單位及 |
1.現場發生火災時,進行初期滅火。 2.在外部消防支援單位尚未到來時之火勢初步控制或圍離。 3.現場救災、狀況控制與化學物質處理作
業(搶救洩漏、遮斷與修護)。 (可與消防防護計畫中之滅火班,及民防法中之滅火隊或工程隊作整合) |
避難引導組 |
各樓層疏散 |
人員清查及避難引導 (各校在此編組應要有足夠之人力) |
醫療救護組 |
保健組組長 |
協助傷患現場緊急救護及送醫治療。 (可與消防防護計畫中之緊急救護班,及民防法中之緊急救護班作整合) |
污染防治組 |
環保組長 |
1.整合各項污染的現況 2.緊急危害後災區污染整治與監控作業 |
資訊蒐集官及公關 |
秘書室或 公關室主任 |
對外發布消息並處理所有媒體的需求。 |
註:1. 以上各編組單位之負責人可依各校實際需求不同而調整。
2. 以上各編組單位之負責人及職務代理人需備註緊急連絡
表21 學校防災緊急應變器材一覽表
類別 |
應變器材 |
數量 |
單位 |
存放位置 |
備註 |
滅火設備 |
滅火器 |
|
支 |
|
各實驗場所依場所之大小適當設置,但至少有1-2支,且應依據實驗室之特性選用不同之滅火材料,如貴重儀器室可選用CO2滅火器.但應注意所附帶可能產生之密閉空間缺氧問題。 |
輪架式滅火器 |
|
部 |
|
可每棟大樓有一台之設置,或集中於應變中心器材室中。 |
|
室內消防箱 |
|
個 |
|
依消防法設置適當且夠之數量。 |
|
消防用防火覆毯 |
|
條 |
|
可每間實驗室至少1條。 |
|
洩漏 / 偵測處理設備 |
洩漏處理車/筒 |
|
台 |
|
可每棟大樓有一台之設備。 |
吸收棉 |
|
箱 |
|
每間化學實驗室均應貝備有但可以依實驗可能之洩漏量及化學物質特性,選用吸收棉片、棉條、棉塊等。 |
|
多功能氣體偵測 |
|
套 |
|
多功能之偵測器單價不低,學校可視情況選購適用之偵測器,一般較建議購買較常用之氧氣或CO2直讀式測定器、測爆器、四用氣體偵測器等,但這些偵測器之感應器一般有一定之壽命,因此,將來之維護保養及更新應納入年度預算中 |
|
檢知器組 |
|
組 |
|
檢知器售價一般遠低於直讀式偵測器,但其只能針對少部份特定之物質濃度進行初估,故建議依所須測定之化合物來選購,但檢知管亦有一定之有效期限,且檢知管須做適當之儲存(如冷藏),因此,其未來之更新仍應納入年度預算中。 |
|
測試紙 |
|
組 |
|
一般多為酸鹼指示劑 |
|
防爆手工具 |
|
組 |
|
可依需要購買 |
表21 學校防災緊急應變器材一覽表(續)
類別 |
應變器材 |
數量 |
單位 |
存放位置 |
備註 |
個人防護設備 |
A級防護衣 |
|
件 |
|
為一氣密閉式防護衣,且須專業之保養與維護,人員須經緊急應變之相關訓練及實務穿戴訓練,除非校內緊急應變小組要自行進入災害現場搶救,否則不一定非購置不可。 |
B級防護衣 |
|
件 |
|
等級較A級低,為一非完全氣密式之防護衣,單價亦較A極為低,針對具有化學實驗室之學校,建議可購置至少1-2套,但此及防護衣仍有維護保養之問題,須設專責人員定期檢查及維護,並可存放緊急應變中心器材室中。 |
|
C級防護衣 |
|
件 |
|
可視需要購買適當之數量,並置於各實驗室或各大樓之應變器材存放位置。 |
|
|
消防衣 |
|
件 |
|
可視需要購買適當之數量,並置於緊急中心器材室中集中管理,但一般消防防護人員應經專業實務訓練,才能穿戴消防衣協助滅火之工作,而災害現場如果火勢如無法控制時,亦不建議人員穿戴此消防衣協助滅火,應盡速撤離現場。 |
|
防毒口罩 |
|
個 |
|
危簡易式口罩,依所需選購適當之數量,並可於各實驗室設置多個,其餘於緊急應變中心或各棟大樓存放,但平時應存放於陰涼乾燥處,並封裝或封袋儲存。 |
|
防毒面具 |
|
個 |
|
依所需選購適當之數量,並可於各實驗室設置1-2個,其餘於緊急應變中心或各棟大樓存放,但平時應存放於陰乾燥處,濾罐尤其需封裝或封袋儲存。而濾罐材質之選擇需依廠商所提供之資料,並依其防護係數之大小,及所欲使用之時機作正確之選購,而穿戴之人員亦需經過訓練及學會作密合度測試。 |
|
自吸式空氣呼吸器 |
|
套 |
|
可視需要購買適當之數量,並置於緊急應變中心器材室中集中管理。 |
|
手套 |
|
雙 |
|
可置於實驗室中 |
|
防化鞋/靴 |
|
雙 |
|
可視需要購買適當之數量,並置於實驗室或配合各式防護衣之穿戴,於緊急應變中心器材室中集中管理。 |
表22 校園緊急事故分級表
事故範圍 |
影響等級 |
災害情況 |
參與人員 |
校園內 |
第一階段 |
實驗室內發生意外事故,進行實驗室內人員或一樓層人員局部疏散管制,影響層面較小者: 1.僅涉及1-2間實驗室之小型災害,如有機溶劑、少量酸、鹼液洩露及少量氣體外洩。 2.異味。 3.停電。 4. 火警警報動作,但只有煙霧者。 5.實驗室本身可應變處置者。 |
實驗室負責人,科系、所的人員,或啟動該棟大樓之現場緊急應變小組 |
校園內 |
第二階段 |
第一階段狀況繼續擴大,非校內緊急應變小組可控制,須藉外界支援才能控制災害者: 1. 災害範圍擴大,部分樓層或整棟大樓均受波及時。 2. 毒氣大量外洩。 3. 發生大型災害如不明原因爆炸。 4. 化學品大量洩漏控制困難時。 5. 發生地震,造成建築物損壞者。 |
實驗室負責人,科系、所的人員,或啟動該棟大樓之現場緊急應變小組及校內緊急應變組織 |
表22 校園緊急事故分級表(續)
事故範圍 |
影響等級 |
災害情況 |
參與人員 |
校園附近 |
第三階段 |
第二階段狀況繼續擴大,非校內緊急應變小組可控制,且可能擴及校外,必須尋求外部支援者: 1.大量毒氣外洩漫延現象如毒氣洩漏,可影響人員及污染環境者。 2.火警發生無法控制,且可能波及週遭社區。 3.其他可影響校外人員及環境者 |
實驗室負責人科系、所的人員, 校內緊急應變小組,地區消防隊 其他政府支援單 位(衛生及環保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