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特色

 

淡水紅毛城主堡是一座方形城砦,最適合防衛,同時它的地基深、牆壁厚,加上「外石內磚」的砌法,在古代可不畏砲火的攻擊。主堡內分為上下二層樓,內部採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英國人進駐後,除了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在東北及西南角位置增設角樓二處,二樓南側外也增建露台,露台上同樣設有雉堞及槍眼,居高臨下看守,以防止入侵者侵擾。最重要的是英國人將原先灰白色的紅毛城,粉刷成紅色的特色牆身。 

紅毛城的歷史發展從原本的軍事用途逐漸轉化成領事辦公的場域,在建築空間的結構上,可以看到主堡建築依舊留有防衛功能的設計,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的設備有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當時英國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用為在台灣犯罪的英國犯人的臨時拘留所,牢門上並設有送食口及窺孔。 

英國領事館主要工作包括處理國際事務和照顧僑民,同時兼管海關稅務。自從淡水港貿易額大增後,英國商務拓展,領事館的業務於是日漸龐雜,其地位自然也更加重要,在 1878 年於紅毛城主堡東側增建領事官邸。 

【領事官邸】不那麼突兀地立於高地,前庭綠地讓它退縮其後,靜伴主堡;紅磚、迴廊、斜屋頂,散發細緻、溫暖的風格,更是軟化了主堡軍事剛強的建物線條,這兩種氣氛完全不同的建築體,如此協調地結合在這片坡地上。 

興建這座精美的紅磚洋樓的英國領事為班德瑞 (Bourne) 或荷蘭 (Holland) ,他們當時聘請英國建築師設計,但是紅磚及匠師可能來自福建廈門。領事官邸底樓西側為客廳及書房,東側為餐廳及配膳室,後側為洗衣間及數間傭人房。二樓有三間大臥室及貯藏室。底樓入口設一座扶手大樓梯通往二樓,天花板懸垂大吊燈以示氣派。院子裡滿植玫瑰花,官邸迴廊是喝下午茶的場所,屋後有許多僕役供其呼喚差遣,體現領事優越生活的一面。官邸內的客、 餐廳及主要臥室內皆設有壁爐,英國建築空間的特色。 

位於園區入口處的「南門」,是紅毛城園區裡唯一的中國式建築,是清初修建紅毛城圍牆時的同期建物。採用觀音山石條堆砌而成,非常堅固,門額上題有「南門」二字。清初建構保護紅毛城的四周城牆,並設置東西兩大門,南北兩小門,目前僅留南門,餘三座城門已於英人時期為出入安全管制而拆除並封閉。

 

 

 

淡水紅毛城 特色建築介紹
 
 

 

資料來源
1.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85%E6%AF%9B%E5%9F%8E
2.http://www.dm.ncyu.edu.tw/vr/vr02_map/001/001-04.htm
3.http://www.tshs.tpc.gov.tw/child/b/b01_4.asp
4.http://forestlife.info/Onair/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