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西班牙和荷蘭時代
自從十六世紀新航路發現之後,西歐的航海強權國家逐漸由海路到東方尋求貿易利益。當時,荷蘭與西班牙兩個國家分別登陸了台灣,並劃定範圍實施統治。荷蘭人控制南部;而西班牙人佔有北部。為了鞏固統治權力,他們都選擇在港口要衝處,建造防衛性極高的要塞作為據點。荷蘭人於1624年在今天的安平及台南市一帶,建造了「熱蘭遮城」。而西班牙人則在1626年於北部雞籠(今基隆)外的社寮島(今和平島)上建造了「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並於1628年在滬尾(今淡水)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即建造於今日的紅毛城附近。
西人將淡水作為統治淡水河的中樞,1632年西人進駐台北盆地,降服沿河諸「番社」,闢淡水至基隆之陸路(約今陽金公路),或航由基隆河通往基隆,並也擴及勢力至新竹一帶。而天主教神父也隨行到此宣教,建教堂教化番民。
鄭氏王朝之後的變遷
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之荷蘭人,淡水之荷蘭人見大勢已去遂而撤走。後來,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曾命左武衛何祐駐防淡水,重修紅毛城。鄭氏在1683年降清以後,紅毛城則任其圮廢。清初葉,由於北台私墾者眾多,帶來了撫番、治安和海防的需要,1724年淡水廳同知王汧重修此城,增設城牆和城門以強化防務。但由於防守形勢的改變,紅毛城漸漸失去防衛機能,年久無用而成廢墟。
日治時期
1895年日本治台以後,英領事館曾向日本重提租約,於1912年獲同意。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人接收紅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中華民國時期
1946年3月英人重新復館,直至1972年,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英國建交的緣故,英國撤館,並委託澳大利亞大使館代為管理。後來澳國再與中華民國斷交,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中美斷交後再移交「美國在台協會」代管。一直到1980年,經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奔走和教會的斡旋,方在6月30日交回中華民國,再次整修後於1984年開放供民眾參觀。
淡水紅毛城屬第一級古蹟,由內政部主管。全區分為紅毛城及領事館兩部分。紅毛城原是為軍事需求而存在,外牆厚1.9公尺。城下的古砲是由英國人搬運至此做為裝飾用,樓頂的巨型旗杆高約12公尺。
至於現在所謂的領事館,建於1891年,是一棟兩層樓的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式樣洋房。建築材料大部分取自台灣,牆壁為清水紅磚,屋頂是閩南紅瓦,但是一樓屋內彩色地磚是爪哇產品。一樓迴廊立面是弧券拱,二樓迴廊立面是半圓拱。而迴廊兼具遮陽擋雨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