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Bak Kut Teh):

這道美食用藥材、大蒜和香料,加上豬肉骨烹煮而成,食用時配以米飯和辣椒黑醬油。是新加坡人喜愛的早餐。

 

 

它是。。。

「肉骨茶」原是馬來西亞華人的一大發明,

清末時期,那時的華人為了逃離國家的動蕩不安,紛紛遠涉重洋來到了南洋謀生計。

那時的馬來亞為英國殖民地(當時馬來西亞還未獨立,稱為「馬來亞」),

英國在馬來亞搜颳了許多的資源需要運送回英國,於是在巴生(離首都吉隆坡30公里的城市)建立了深水碼頭。

不少華人由於知識水平不高,來到馬來亞也只能以勞動換取薪資。

在巴生河谷採挖「錫米」的華人,為了維持長時間的體力消耗和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需要進補,

但他們不捨得購買些昂貴的中藥食譜。

於是便用豬骨和一些普遍常用的中藥,以及一些家傳的偏方一起熬成湯,這就是最早的肉骨茶。

當時的中國人也把藥湯稱為「茶」。

肉骨茶不但美味、營養豐富,

還提供於所需的能量,並且能抗風濕,又能耐饑餓,一下在就在勞工間流傳起來。

 

漸漸地,肉骨茶就成了新馬兩地人人喜愛的美食。

 

 

作法:

1.排骨先出水。

2. 藥料袋,,排骨用2公升水煲滾後轉細中火,以保持僅僅略為滾起.。

3.除了排骨之外,豬舌,豬腸,冬菇,元貝,杞子等可同時放入冷水內煮,注意如果太猛火煲,湯好容易有苦味。

4. 大約煲一個小時, 將肉類煲到有咬口, 肉骨保持相連。

 

 

材料:

杞子 5gm
黑棗 2-3粒
甘草 2gm
陳皮2片
八角2粒
羅漢果半個
大茴香
花椒, 白鬍椒各些少
當歸2片
黨蔘15gm
川芎3gm
蔗200gm
連衣蒜頭成個
以上材料用布袋裝好.
(材料份量係參考用, 可以依照自己喜愛加減.)
一字骨排骨1kg
豆泡或油炸鬼隨量.

 

 

回me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