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應變演練介紹
source: http://yeric.yuntech.edu.tw/news/action/94103101.pdf
一、前言
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發生後,若要有效的應變與控制,需要事故工廠本身迅速
的應變搶救與通報,及各政府單位的督導協助與產業界聯防小組的支援,為落實業者與政府單位在發生毒災事故後能有效應變與支援聯防的功用,可以利用災害
應變演練來實際測試業者與各相關政府單位的應變搶救能量及事故處理效率,並
藉由各類型的演練來找出應變計畫的缺失及現有的應變資源之充實度,進而協助各應變單位保持警覺與活力,熟悉各項通報程度及準備工作,增進各應變單位間的溝通與協調。以下分別就演練的類型、演練的準備、演練的實施、演練的檢討
進行說明。
二、演練的類型
適當、適時的演練方能將各應變單位整合成有效的應變團隊,而團隊的合作,
各應變單位間的協調聯繫與應援機制,惟有藉由各種類型的演練測試,才能釐清
各應變人員、單位的角色與瞭解可供利用之應變能量。演練的類型可分:
(一)介紹研討(orientation seminar):針對應變計畫或行動方案採用書面資料與
口頭報告方式進行說明及討論。
(二)桌上演練(tabletop exercises):藉由道具、電腦資料及簡報,由與會人員
進行各項應變工作的模擬演練。
(三)功能演練(functional exercises):顧名思義為演練應變計畫或行動方案的
一部分,例如業者針對應變計畫的疏散路線、救護計畫,或環保單位針對
災害的空污應變部分進行演練。
(四)全盤演練(full scale exercises):業者或政府單位模擬災害的發生,執行整
體災害應變與搶救演練,因為是測驗整體應變效能,所以參與的單位與考
慮的細節也最為複雜。
(五)無預警測試:行政院環保署為落實業者間的毒災聯防小組在發生毒災事故
後能有效應變與支援聯防的功用,藉由三種類型的無預警狀況下檢驗業者
的應變效能,各類型所著重的測試重點與評分比重亦不同,相關說明略述
如下:
1.傳真(電話)測試:本題型的測試重點如下:
(1)廠內外通報:
a.物質安全資料表內電話是否正確。
b.通報環保局是否迅速、正確、完整。
(2)尋求廠外支援:本項目測試重點為時間內以電話尋求相關支援單位
支援器材與人力,但僅要求於電話聯繫同意支援,不需實際趕赴現
場。
(3)廠內應變程序:本項目測試重點為應變程序的完整性,主要針對下
列事項進行評分;(1)廠內應變組織(2)疏散路線(3)應變程序
步驟。
2.沙盤推演測試:
(1)廠內外通報:
a.廠內通報內容是否正確、完整。
b.通報環保局是否迅速、正確、完整。
(2)廠內應變:本項目主要針對廠內疏散廣播的完整性進行下列評分,
時間、事故地點、洩漏物、目前狀況、疏散應變指揮口令是否明確、
疏散路線、逃生導引等。
(3)尋求廠外支援:測試重點在於時間內以沙盤推演方式尋求相關支援
單位支援器材與人力。
a.聯絡時告知內容詳細、有條理。
b.願意支援之家數與總共聯絡之家數比(或含跨組支援廠商)。
c.確認應變器材是否借齊備妥。
d.假設事故工廠是否將求援狀況紀錄。
(4)狀況解除通報。
(5)沙盤推演時效性:測試重點在於沙盤推演全程的速度以及測試時全
部人員的配合度來進行評分。
(6)沙盤推演正確性:測試重點在於沙盤推演時,事故單位求援資料是
否與支援單位一致,以及支援的器材是否可用,數量是否相同。
3.現場實地測試:
(1)警覺性及廠內通報:本項目主要針對下列事項進行評分
a.廠方事故發現者之警覺性與處置動作。
b.以通報方法找到應變處理人員之過程。
c.環安人員或應變處理人員,在接獲下達單後之是否立即通報且內容
是否完整。
d.完成廠內通報作業速度。
e.應變小組抵達指揮中心的時間。
f.取得事故現場毒化物安全資料表、製程/設備/搶救器材配置圖資料
之時間。
(2)尋求廠外支援:
a.取得支援廠商聯絡資料及毒災處理程序表之過程。
b.聯絡支援廠商時,說明請求支援內容之正確性、條理性。
c.願意支援之家數與總共聯絡之家數比。
d.是否借到應足夠器材。
e.完成請求廠外支援聯絡的速度。
(3)廠內應變:
a.廠內緊急應變計畫書是否將聯防系統納入。
b.應變處理人員是否了解廠內應變處理設備之數量及存放位置。
c.廠方人員應變處理之配合度。
(4)聯防小組支援時效性:
a.各協助支援廠家抵達現場之速度是否在合理範圍。
b.是否答應支援之廠商皆確實抵達現場。
(5)支援器材的正確性:
a.支援器材是否無誤且與事故工廠應變處理器材相容。
b.支援器材是否堪用。
c.各支援廠是否繳回毒災處理程序資料表。
三、演練的準備
演練的目的在於提升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通報聯繫系統效能,及確認毒性化學
物質災害發生時,緊急應變處理措施的可行性、適用性及突發意外時的判定應變
能力,並評估及確認業者及政府單位之通報支援時效及能力。
為落實國內毒災防救之完整性,各縣市都會依據『災害防救法』、『行政院環
境保護署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及『各縣市災害防救計畫』等,每年
必須舉辦縣市毒災、消防或救護等模擬演練,藉由演練來提昇災害預防及整備工
作。在各種政府法規中也常有危害預防、應變計畫或演練之要,可作為演練預備
之參考。
另外演練的層級需要有高層承諾、支援與參與,並且要有計畫小組、領導者
及執行人員,充分準備及注意相關細節,確定階段性的演練範圍以及目標,並依
實際的情景,執行模擬演練。
四、演練的實施
演練是增進個人與團體準備工作的訓練工具,可藉由此訓練及測試各應變功
能。演練的實施方式又分為:
(一)部分實施
(二)全部實施
(三)逐項分階段實施
(四)依據實際時間實施
演練的實施應該由簡單到複雜,透過不同類型的演練過程增進應變能力,當
應變能力增加,演練的複雜性也應增加,藉由演練來持續的改進應變計畫。
依據『災害防救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性化學物質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及『各縣市災害防救計畫』等,每年均會舉辦縣市毒災、消防或救護等模擬演練,
目的在於提升毒化災通報聯繫系統效能,及確認毒化災發生時,緊急應變處理措
施的可行性、適用性及突發意外時的判定應變能力,並評估及確認業者及政府單
位之通報支援時效及能力。另外,為了讓演練能達到其目的,演練的腳本極為重
要,例如演練主題、演練程序、演練項目、演練分工、演練配置路線圖及相關應
變資料等。
以九十三年○○縣毒性化學物質災害應變演練為例,演練的主題為實驗室災
害:○○縣○○○公司運送毒化物藥品至○○大學○○系○○實驗室,由於實驗
室內發生外,造成爆炸燃燒,整個排煙櫃陷於火海並有向外漫延之趨勢,鄰近
排煙櫃三公尺尚有毒化物苯胺、氰化物、苯、甲醛等物質置放於藥品櫃,另外實
驗室中放置了數支高壓氣體鋼瓶。○○○公司員工與○○大學學生遭爆炸波及而
受傷,校內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並通知相關單位採取因應措施進行災害處理。
演練程序為:(一)事故發生,通報校內相關單位;(二)學校通報校外相關
單位,並成立緊急應變隊採取因應措施;(三)校內緊急應變隊疏散區域內人員,
並封鎖現場;(四)災害處理;(五)災害狀況解除;(六)環境復原作業;(七)
災因鑑定及檢討。
五、演練的檢討
(一)演練後的後續檢討是實際能找出整體應變缺失的方法,但卻也是整體演練
最常被忽視的部分。檢討注意事項列舉如下:
1.從正面的「無缺失」開始評論及檢討。
2.評估者提出演練的「優點」與需要「改進」的部分。
3.藉由模擬演練良好的部份及需要改進的部分來檢討應變計畫的缺失。
(二)尤其重要的是在評論及檢討時所提出的任何項目都應確實、審慎的評估,
作為改進危害預防及應變計畫、增加器材人員及強化救災能量之參考。
六、結語
我國自工業化轉型為高科技工業化的過程中,必然面臨隨時可能發生的各種
工業災害,然而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交通、通訊及應變體系之建構與高科技防
救災器材之發展、引進、應用及人員訓練,均已有相當的規模,足以做為發展各
類緊急應變系統之基礎。藉由演練過程建立業者、各相關救災機關、毒災聯防小
組對於毒化災事故之聯繫及相互支援管道,並持續發展預防及緊急應變系統,強
化整體救災能力,讓災害發生時保障從業與救災人員生命,保護整體環境,並降
低損失,是演練的最終目標,也是民間學者及政府各相關防救災單位的共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