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

一、緣起

氯乙烯單體(vinyl chloride monomer, VCM)為聚氯乙烯 (PVC)之原料,聚氯乙烯塑膠材質用途很廣,主要用於電線、家庭及汽車內裝、塑膠管、瓶、玩具、皮鞋等之原料。目前我國聚氯乙烯廠主要有六家,年產量達到 100 萬公噸。而氯乙烯在我國目前有四個工廠生產,但仍需進口以補不足,有兩個進口儲運之工廠。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單體經重合反應 ( polymerization) 而生成的一種可塑性的白色粉體,生產步驟為(1) 加料、洩料 (2) 重合反應 (3) 脫除 (4) VCM回收 (5) 乾燥與倉儲等。氯乙烯沸點是 -14 ℃,儲存時必須加壓使之液化,生產方式採用乙烯氧氯化及平衡式兩法,生產步驟大略為:(1)直接氯化反應 (2)氧氯化反應 (3)EDC (二氯乙烷)純化 (4) EDC 裂解 VCM 純化 (5)VCM 裝載與儲存 (6) 製程廢水脫餾。

文獻資料顯示氯乙烯是一種具有肝毒性的致癌物,可引起肝血管肉瘤、肝硬化、皮腫大、肝功能異常及基因毒性。VCM主要經由肺部吸入,在體內分佈濃度最高的部位是在肝臟和腎臟,其次為肺、脾臟,當暴露量超過肝臟的負荷時,便會和 DNA 形成烷化、造成 DNA的傷害。輕微的為 DNA 鹼基配對的鍵結, 或姐妹子染色體的交換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SCE )。嚴重的為染色體的異常或數目的改變,或基因的突變。考慮氯乙烯之毒性及致癌性,我國勞工委員會訂定時量平均濃度標準濃度 ( TWA ) 為 5 PPM。近年來國內各 PVC 廠皆已經採用脫除設備,脫除 PVC 粉漿殘留之 VCM,同時部份工廠已採用免垢技術,減少重合槽開啟頻率,VCM廠也多採雙軸封、回收裝置等,大大減少了VCM 的排放。

二、氯乙烯世代追蹤研究

為了解我國氯乙烯作業勞工之健康危害,本所進行世代追蹤之三年計畫。第一年包括建立PVC工廠勞工之世代名單、罹病勝算比 (morbidity odds ratio, MOR) 之概算,環境及個人之空氣採樣,以期未來建立勞工暴露推估模式。

氯乙烯作業勞工的世代是由幾年來對國內五家聚氯乙烯廠員工作健康檢查,以及由各廠勞工保險投保資料整理而得,能夠確定其身分證字號者共有 2,220 人, 視為暴露族群。再由勞保住院檔 74-83 年之電腦資料查核其罹病住院狀況,並將肝硬化,癌症等較明確診斷之疾病的多次住院只計算為一人次,其餘疾病則依發病日期,以及醫師專業判斷是否為同一疾病緣故住院,以避免重複住院。對照族群選擇光學儀器製造、機車製造業之投保勞工,在同期間之罹病住院狀況作為比較,亦詳細查核其住院人數。我們選擇心臟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為對照病因,以多變項邏輯式迴歸,控制發病年齡,性別等變因,分析各種疾病之罹病勝算比。結果發現有幾種疾病氯乙烯作業勞工有較高的罹病對比值(MOR),分別是肝膽原發性癌症 (MOR=4-6.4),慢性肝病及肝硬化(2.2-3.86),職業意外傷害也有較高之傾向(1.29-5.82),呼吸道慢性疾病或癌症則無明顯對比。研究結果顯示慢性肝病與肝癌和國外之死亡率研究結果相符,然而由於缺乏B型肝炎之資料,無法排除交互作用可能的程度。此外世代族群之基本資料已經初步建立,暴露模式亦可以由空氣採樣資料建立,迴歸模式顯示溢散量、距離溢散源之距離、上下風、室內外等,是影響區域濃度之主要因子 [1]。

在第二年之研究中擴大至氯乙烯生產及運輸作業之勞工,將其包含於先前進行之PVC世代追蹤名單中,除VCM外也探討製造VCM之原料EDC之暴露危害,並進行勞工早期生物指標的探測[2]。研究對象包含三家VCM製造廠及二家VCM運輸業272名現職男性員工,依環境及個人採樣濃度配合工人目前工作職務及工作所在區域分成 (1)高VCM高EDC組 (2) 高VCM低EDC組 (3) 高EDC低VCM組 (4) 低VCM低EDC組 (5) 極低暴露組等五組。並測驗肝功能、腹部超音波、姊妹染色分體交換等肝臟危害指標。結果顯示肝功能AST、ALT於VCM或EDC高暴露工人較高,腹部超音波肝臟實質病變、肝硬化、肝腫大於累積高暴露組異常率可能較高,此外SCE上升和VCM之暴露相關(見圖2.10.1)仍需進一步做暴露評估及健康追蹤來釐清暴露與肝病變及基因毒性之相關。

三、討論與建議

在未來之研究中,將延續第一、二年之研究,除在第一階段預計完成世代資料之建立,並探討標準化死亡比 (SMR)外,在後續階段將對高暴露之勞工族群進行密切之追蹤,並進行巢內個案對照研究,詳細探討影響發病之早期特徵或指標。我們也建議腹部超音波可以列入該特殊作業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之項目,以達職業病之預防效果。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