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實驗室災害應變計畫 |
回首頁
|
實驗室緊急應變手冊 497711137朱建達 緊急應變計畫基本原則 1. 意外事故發生時能迅速通知相關負責人及單位。 2. 靈活正確之應變指揮系統。 3. 評估意外災害可能造成之影響。 4. 建立警示系統。 5. 建立通報系統。 6. 統計各種應變器材之數量並標示各器材之位置。 7. 安排醫療救護等事宜。 8. 規定應變人員之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9. 具體之疏散計畫。 10. 災害區域之除污整治計畫。
常用的三種不同等級應變描述如下: 1. 一級應變:指災變的威脅能由第一線人員控制,不須要疏散人員。此類事故發生於小區域,且不會對人員生命造成立即之威脅。 2. 二級應變:須對人員及附近居民做有限度的疏散。此類事故是指較大危險或大區域的意外,且會對人員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3. 三級應變:須做全面性的疏散。此等級是指嚴重意外或大區域面臨嚴重威脅人員之生命。
緊急應變運作流程 1.災害種類與危害規模 2.組織架構與權責 3.緊急應變控制中心位置設施 4.風險評估 5.通報程序 6.救災作業指引 6.1災前整備 6.2災時應變 6.3災後復 7.人員疏散規劃、急救 8.復原
緊急應變設施 除了必須具備緊急淋浴設備及洗眼器等急救設施外,應設置警報警戒系統、緊急出入口配置、緊急照明、消防設施、安全標示等緊急應變設施: 1. 警報警戒系統 警報系統應選擇可以區分出示警信號和其他聯絡信號者,如附有擴音設備。若警鈴之發聲必須藉由人員以手操作,則開關之位置應安排在容易接近的地方,且應容易辨識。警報動作來源有火災警報器、可燃性、毒性氣體偵測器、自動灑 水系統、煙霧感知器、熱感知器或口頭報告等。 2. 緊急出入口配置 當發生重大意外災害時,為了能使人員在最短時間內逃離現場,以減少不必要之傷亡與損失,緊急出入口之配置則為必須。以火災為例,會產生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氣體,燃燒的同時又會產生燻煙懸浮彌漫於空氣中,將阻礙逃生及救 災工作的進行,此時,緊急出入口之配置即顯得相當重要。 3. 緊急照明 保障安全逃生的緊急照明設備,必須有適當的配置安排。 4. 安全標示 主要是為了把危害告知用者。用途或處所之標示,如:反應塔、鍋爐房、安全門、伐木區、急救箱、急救站、救護車、診所、消防栓、總務室等。 主要的三種標示-- 1. 禁止標示:嚴格管制有發生危險之虞之行為,如禁止煙火、禁止攀越等。 2. 警告標示:警告既存之危險或有害狀況,如高壓電、墬落、輻射等危險。 3. 注意標示:提醒避免相對於人員行為而發生之危害,如當心地面、注意頭 頂等。
結語: 緊急應變是身家財產安全的保障,就像買保險雖然必須投入些微資本但對於意外事件的發生卻能發揮很有效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