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外雙溪地區,於西元1965年10月25日興建完工,中國宮殿式的建築,一、二、三層為展覽陳列空間,四樓為休憩茶座「三希堂」,藏有全世界最多的無價中華藝術寶藏,收藏品主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幾乎涵蓋了整部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數量達65萬5千多件,國立故宮博物院擁有「中華文化寶庫」的美名;國立故宮博物院除了展覽品豐富以外,提供中、英、法、德、日、西、韓等七國語言專業導覽,並定期舉辦各類文物研習課程、專題演講及巡迴展出活動,出版130種以上的刊物及專輯,實為世界的文化寶地,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來台灣旅遊的必訪之地,預計在嘉義太保興建故宮南部院區。
館藏概況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了歷代文物藝術精粹,大致可分為青銅器、書畫、陶瓷器、圖書典籍、工藝品和宮廷類文物等等;青銅器展品多樣,其中較著名的有包含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等等;書畫藏品共計約有9120件,以元朝作為劃分點,著名的展品包含郭熙《早春圖》、范寬《谿山行旅圖》以及蘇軾《寒食帖》等等;陶器展品以宋代五大名窯瓷器、明代官窯瓷器和清宮舊藏瓷器為大宗,著名的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即為代表;圖書典籍部分已宋朝、元朝和明朝的版本較多且完整度高,像是文淵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宛委別藏》等等,都是展品特色所在;工藝是故宮博物院的最大特色,著名的翠玉白菜、肉形石等等共有約11445件玉器,另外還有漆器、玻璃、金銀器、和筆墨紙硯等等共7605件藏品;宮廷類文物則是包含薩滿教與藏傳佛教的法器、祭器等等,是充滿宗教色彩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