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隆 廟 口 小 吃

 

 

 

 

  台灣各地有歷史的鄉土小吃區,大都伴隨位於市集、香火鼎盛的廟宇而產生,稱為廟口小吃。基隆奠濟宮的廟口小吃,更因有口皆碑,引來的食客多於香客,形成以美食取勝的的觀光區。


奠濟宮何時出現廟口小吃,並無文獻記載,不過可以想像,早年廟埕上常有香客往來,有時還有有野台戲、江湖賣藝的表演,所以一定會跟著出現賣吃賣喝的流動攤販。


根據長者口述,在記憶中所能追溯到的日治時代晚期,廟埕兩旁的房子已有固定攤販,廟埕中間也有以帆布搭成的臨時攤販,今仁三路上則有一些會遭警察取締的流動攤販。當時,基隆雖然只有五、六萬人口,但廟口一帶是商業中心,常有人潮。


戰後,基隆快速發展,人口激增,廟口生意大好,固定攤販從廟埕一直擴張到仁三路上,形成一條飲食街道,後來愛四路上還有傍晚才出來的流動攤販,場面更大。


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台灣的飲食文化非常豐富,以閩粵移民的飲食基礎,融入了原住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的飲食,再加上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時帶來中國各省的美食,以及台灣民生富裕後引進世界各國的美食。這些飲食,以及彼此之間融合與創新,形成東西並列、漢和雜陳外加鄉土味的台灣小吃。


台灣獨樹一幟的小吃文化,當時反映在台灣的重要港口--基隆,並且集中表現在基隆的市中心--廟口。


在基隆廟口全年無休的小吃展覽場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作品,從米類、麵粉類、豆類、海產類、肉類到甜點和冰品,讓人眼花撩亂,食指大動。在很多美食專家的評論中,基隆廟口小吃得到「種類之多,全台之冠」的美譽。

 

 

 

 

 

 

 

 

 

 

 

 

 

 

 

廟口小吃地圖

 

 

 

廟口最具代表的小吃,當然是奠濟宮前的鼎邊趖,沒吃過等於沒來過基隆廟口。

源自福建的「鼎邊趖」,將在來米漿沿著燒著滾水的大鍋緣緩緩倒入,當鍋內米漿向下「趖」時遇到蒸氣,便凝固成片狀,取出風乾,就成了大家熟悉的鼎邊趖。

鼎邊趖在福建一帶,最傳統的吃法是乾吃或炒菜,吳記鼎邊趖進一步結合在地海味,以湯食呈現:用香菇、竹筍、金針、蝦米、小魚乾等海鮮煨煮成鮮湯,再放入又Q又滑溜的鼎邊趖,湯中還有特製肉羹、蝦仁羹、高麗菜,鮮味盡在其中,是別處吃不到的美味。

 

Top

 

看起來很普通的營養三明治,憑什麼本事,讓人大排長龍?

有別於一般吐司夾料的西式作法,營養三明治的麵糰是每日新鮮現做,採中式麵條常用的高筋麵粉,拌入鹽、糖、蛋、奶油、酵母製成麵糰後,再發酵為長條麵包。

客人點餐才丟入油鍋炸成外酥內軟、熱呼噴香的麵包堡,中間放入火腿、滷蛋、番茄、小黃瓜,並擠上滿滿的美乃滋。在熱燙麵包與爽脆蔬菜、彈牙火腿滷蛋,冷熱交錯多重口感搭配下,大口一咬好不過癮,難怪廣受年輕人喜愛!

雖然營養三明治已經紅到在其他夜市開分店,但還是廟口老店人氣最旺,假日如果到廟口想來份三明治,可得排隊才吃得到。記得,到手的三明治一定要趁熱吃,才能感受最夢幻的美味。

 

 

 

Top

 

 

有別於一般用雜魚打成魚漿,一口吃天婦羅只選用沙魚及鱈魚製作魚漿,以保持一貫的口感。

客人點餐後,老闆娘才會將早上打好的新鮮魚漿,放入專用機械中壓成圓形,再順著輸送帶直接入鍋酥炸,完全不經人工處理,「這樣是希望提供客人更衛生的餐點。」老闆娘解釋。

由於老闆家從事水產漁業,格外注重魚漿品質,「好吃的天婦羅應該要炸出魚漿的彈性與鮮味,而不光是把外層炸酥而已。」撈起鍋中熱騰騰、表面金黃的天婦羅,淋上特調甜辣醬、爽脆小黃瓜,趁熱享用滋味一級棒。

 

 

Top

 

回首頁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