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六價鉻-泥水工

496700179 邱涵儒

一、緣起

依美、日等先進國家職業病統計資料顯示,營造業勞工以肌肉骨骼傷害及職業性皮膚病為最重要之職業病。目前國內營造業人口約80萬,總勞工人數之12%,除其重大職業災害發生率全產業總重大職業災害率60%以上外,職業性疾病問題亦不容忽視。本所經多年的研究調查發現,國內營造業勞工之主要職業病問題包括:因物料搬運及工作姿勢不良、重複性作業所引起之下背痛、道症候群; 此外職業性皮膚病盛行率亦高達21%

多年來,本所以跨組分工合作的方式,針對國內營造業各項職業性疾病積極進行相關研究,例如泥水工之職業性皮膚病調查研究,係由勞工衛生組進行 "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調查-受雇者認知調查" 先以現場訪視方式,找出全國職業性皮膚病較高發生率之工作場所。再由勞動醫學組進行 "國內職業性皮膚病監控系統建立之研究",針對勞工衛生組調查結果所顯示之高危害作業泥水業進行職業性皮膚病盛行率調查、抽血與皮膚檢查、並針對水泥中可能造成皮膚過敏之各項原物料進行皮膚貼布試驗。最後再由分析檢驗組收集國內各水泥製造工廠產品,進行成份分析檢驗,建立分析方法,掌握國內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與總鉻、鈷、鎳等主要致敏性重金屬含量,並收集國外先進國家水泥成份配方改善資訊。謹將上述各項各項本所所進行有關泥水業職業性皮膚病研究調查中重要之發現與對策,摘要說明如下:

二、國內泥水業職業性皮膚病調查研究

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調查

該項調查研究係與行政院主計處合作進行,每三年一次,調查國內勞工對一般工作狀況、物理環境、化學環境及工作環境安全衛生條件之滿意度分析。該次調查,共計實地訪視勞工18,945人,結果發現31類調查行業中,各行業前一年中勞工曾患有皮膚病之平均比例為11.42%,最高的行業則高達22.45%。其中84%以上的工作相關皮膚病都發生在手部,卻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者會到醫院去看皮膚科醫師,詳見表2.2.1。其中尤以營造業、環境衛生及污染防治業,及個人服務業的勞工患職業性皮膚病的比率最高。綜合各行業之統計資料,則以營造業之從業人員人數最多,患職業性皮膚病比率亦極高 (21 %),詳見表2.2.2。為我國急待解決職業性皮膚病的重要族群[1]

三、國內職業性皮膚病監控系統之建立

該項調查研究係以台南市2,054位泥水業從業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中共計訪視了台南市1,232位泥水業作業人員,其中226位完成抽血與皮膚檢查,190位於成功大學醫學院完成了貼布試驗。結果發現在21種水泥主要成份中,以水可溶出六價鉻為最重要之皮膚致敏物質,其次為水可溶出鈷與鎳,受測之男性泥水工中有17%對六價金屬呈現陽性反應,女性泥水工亦有8%呈現陽性反應,見表2-2-3,此結果與國外之調查結果相當類似。由於六價鉻所引起的過敏性接觸皮膚炎其後情形不佳。我國工業從業人員中營造業人數12%以上,水可溶出六價鉻引起營造勞工職業性皮膚病之問題尤其值得重視[2]

四、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成份分析技術建立及國內水泥產品成份調查研究

由於水泥中各種不同氧化價數的鉻化合物毒性差異極大,其中尤以水可溶出六價鉻為造成勞工過敏性皮膚炎最主要的致敏性因子,而目前國內現有分析技術僅能量測總鉻含量,因此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乃於最短時間內著手研發經濟、快速、可靠之水泥中水可溶出三價鉻與六價鉻之分析技術。研究結果顯示該分析方法對水可溶出三價與六價鉻之線性範圍分別為0.5-25 mg/L30-320 mg/L,線性相關係數各高達0.99920.9999,精密度 (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2.01% 0.59% (n=6),分析方法的偵測極限則分別為0.28 mg/L3.44 mg/L。八十三年本所取得台南市泥水業職業工會所提供泥水工常用之市售水泥產品加以分析,結果發現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之含量範圍為1.2 ppm-14.7 ppm,多數檢體超出先進國家建議濃度2 ppm甚多。為進一步全面掌握國內現況,本所乃續於八十四年度針對國內各水泥製造廠產品每季抽樣分析其成份,結果顯示國內水泥中水可溶性六價鉻之含量範圍為0.04 ppm-19.5 ppm。其中部份廠家之產品中水可溶出六價鉻含量有特別偏高情形,至於國外報告中其他同樣關切的有害物質,如水泥中鎳、鈷等金屬含量,國內產品則幾乎檢測不到。此結果顯示國內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含量雖與文獻上歐洲、亞洲及澳洲等國之調查報告值相近,卻仍比國外研究報告所指出可造成職業性皮膚病之安全劑量2 ppm-3.5 ppm高出甚多,值得國人特別注意。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在發現這些問題後,並進一步積極協助製造廠商查詢國外相關改進水泥配方之文獻資料,希望能將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迅速還原為低毒性水不能溶出之三價鉻[3]

五、職業性皮膚病預防對策

為於最短時間內有效有效降低國內泥水工人職業性皮膚病之發生率,本所乃彙整上述相關調查研究之重要結果與國外文獻資料,邀集國內各水泥製造業座談,目前業界已組成技術小組,研究水泥製程與配方改善對策,以降低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含量,並進行配方改進後之水泥強度等特性測試。同時水泥工業同業公會也同意由各製造廠商於水泥包裝袋上標示水泥中有害物成份、避免皮膚直接接觸之警語與各種水泥使用注意事項。本所並已配合該小組工作之推展,將所建立之水泥中可溶性三價與六價鉻之分析技術完成技術轉移,以方便製造廠商日後自行監督、檢測其產品成份及六價鉻含量。預計在確認配方改善不至影響水泥特性後,本所將建議中央標準局修改國內水泥CNS分級及產品國家檢驗標準。另外本所也同時邀集國內各泥水業職業工會與營造業工會座談,決議於其會員會議及定期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中,加入職業性皮膚病預防與衛生教育訓練課程,並由本所與勞工委員會協助,分北、中、南、東四區舉辦泥水業與營造業幹部訓練、訂參考操作規範、提供勞工皮膚病危害與預防之宣導手冊、幻燈片及相關安全衛生資訊、協助收集各種市售個人防護具供工會選用、減少皮膚之接觸。本所並將上述研究調查重要之結果,透過該所簡訊、季刊,各項相關研討會,大眾傳播媒體,及電腦網路系統,對外加強宣導,以增進勞工對職業性皮膚病之認知。

六、討論與建議

綜合上述本所之調查結果可知,國內營造業尤其泥水工人之職業性皮膚病為一值得重視之職業衛生問題,目前丹麥、德國等先進國家已立法規定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之含量不得超出2 ppm。瑞典意外保險法更明定因職業暴露造成之嚴重皮膚病勞工,不得繼續從事暴露或泥水相關工作。文獻資料並指出在許多種具有降低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之還原劑中以硫酸亞鐵最為迅速有效,少量添加 (0.35%) 又不致影響水泥強度等特性,多項流行病學調查亦証實以硫酸亞鐵降低水泥中水可溶出六價鉻後,確可有效降低泥水工過敏性皮膚病,因其僅增加生產成本約1%,為目前公認最有效且符合經濟效益並能保持水泥特性,可行性較高之危害控制方法。北歐先進國家並強制要求水泥中應添加硫酸亞鐵還原劑以降低水可溶出六價鉻之含量,這些作法均值得國內借鏡。

七、參考文獻

  1. 施鴻志、楊瑞鍾、葉文裕、鄭蓉瑛、陳春萬、弘;"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調查報告-者認知調查",研究計畫編號IOSH84-H302
  2. 葉公、郭育良、王伯智、陳豔菁;"職業性皮膚病監控系統建立之研究-工作場所勞工皮膚疾病檢查",研究計畫編號IOSH84-M221
  3. 謝俊明、石東生、潘志弘、陳正堯; "國產水泥中鉻、鈷與鎳定量分析研究",研究計畫編號IOSH85-A312

2.2.1調查對象自述在過去一年中,曾患皮膚病的人數(依行業別分類)

行業名稱

人數

百分比(%)

環境衛生及污染防治業

33/147

22.45

其他營造業

11/51

21.57

建築工程業

297/1711

17.36

個人服務業

125/724

17.27

漁業

18/105

17.14

橡膠製品製造業

22/132

16.67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

11/67

16.42

運輸工具製造修配業

53/325

16.31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55/363

15.15

土石採取業

4/27

14.81

化學材料製造業

22/158

13.92

飲食業

59/424

13.92

紡織業

61/454

13.44

油漆粉刷蓆裱業

46/343

13.41

資訊服務業

6/46

13.04

電力供應業

15/117

12.82

食品製造業

52/420

12.38

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業

21/170

12.35

電路及管道工程業

42/340

12.35

通信業

28/228

12.28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16/135

11.85

玻璃及玻璃製品製造業

23/195

11.79

土木工程業

28/242

11.57

金屬製品製造業

91/789

11.53

木竹製品製造業

14/123

11.38

成衣及服飾品製造業

48/427

11.24

旅館業

11/100

11.00

公共行政業

84/99

8.48

總計

2159/18914

11.42

2.2.2泥水業者(分男女性)自報皮膚疾患之盛行率

 

總計

 

數目

(%)

數目

(%)

數目

(%)

曾患皮膚病

 

 

 

 

 

 

207

(17.0)

138

(20.7)

68

(12.3)

1012

(83.0)

527

(79.3)

483

(87.7)

皮膚病是進入泥水業後才開始

 

 

 

 

 

 

121

(60.2)

87

(64.0)

34

(52.3)

不清楚

42

(20.9)

28

(20.6)

14

(21.5)

38

(18.9)

21

(15.4)

17

(26.2)

皮膚病嚴重度與

水泥品牌相關

 

 

 

 

 

 

5

(4.1)

4

(4.9)

1

(2.5)

不清楚

82

(67.2)

53

(64.6)

29

(72.5)

35

(28.7)

25

(30.5)

10

(25.0)

皮膚病與工作

 

 

 

 

 

 

89

(48.6)

72

(59.0)

17

(27.9)

可能

29

(15.8)

16

(13.1)

13

(21.3)

不確定

26

(14.2)

13

(10.7)

13

(21.3)

39

(21.3)

21

(17.2)

18

(29.5)

2.2.3試驗之結果有反應者

(總共191位完成貼膚,男性106位,女性85)

過敏原

有反應者(%)

男性有反應者(%)

女性有反應者(%)

Chromate

23 (12.1%)

18 (17.0%)

6 (7.1%)

Mercuric Ammonium

12 (6.3%)

7 (6.6%)

5 (5.0%)

Nickel sulfate

9 (4.7%)

2 (1.9%)

8 (9.4%)

Benzalkonium chloride

8 (4.2%)

5 (4.7%)

3 (3.5%)

Cobalt chloride

7 (3.7%)

4 (3.8%)

3 (3.5%)

Fragrance mix

7 (3.7%)

5 (4.7%)

2 (2.4%)

Phenylmercuric acetate

6 (3.2%)

4 (3.8%)

2 (2.4%)

Folpet

3 (2.6%)

3 (2.8%)

2 (2.4%)

回技術彙編主目錄

回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首頁

4.出處:http://www.iosh.gov.tw/Book/Other_Public_Publish.aspx?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