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部 小吃排行榜
第一名 台南市 擔仔麵
清朝光緒年間,以捕魚維生計的洪氏芋頭公,向福建漳州老鄉習得麵食烹飪做法,迄今流傳百年。洪公祖籍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四群青埔堡高港甲大厝社,祖先移民來台後,洪公仍繼承祖業,以捕魚維生;惟夏秋季節多颱風,無法出海捕魚,年僅二十多歲的洪公為維生計,乃挑起擔子,到台南水仙宮廟前賣麵,故稱之為「擔仔麵」,賣麵是因為捕魚工作較淡季而度小月,所以洪公乾脆自取其名為「度小月」。 擔仔麵的特色在於精緻小碗,沒有肥肉的肉燥味道香濃強烈,配以甜蝦頭熬成的高湯,上桌前先以熱水熱碗,麵稍燙一下即可撈起,撒上豆芽、香菜,再佐以肉燥、蒜泥、烏醋、蝦仁,成為一碗熱騰騰、風味特殊的擔仔麵。 →http://www.iddi.com.tw/legend/legend_061.html |
第二名 台南市 棺材板
年輕時代的許六一先生,對於烹調有極高的興趣。台灣剛光復後,西餐也隨著美軍的駐地零星地散佈在南台灣。許六一先生因曾習於西餐的烹調,而匠心獨到地發明了棺材板,所以不論它的取材(土司)及吃的工具(刀叉),都可說是極具西方的色彩。而棺材板的起名,又有一段極為有趣的故事。 棺材板原名為“雞肝板”。在四O年代,雞肝等內臟是屬於上等食材。因此,見聞廣博的許六一先生遂採用雞肝為其主要內餡並將之命名為雞肝板。味道鮮美的雞肝內餡好比法國的傳統美食鵝肝醬,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這一特殊點心,在當時已十分受歡迎,過往食客,不論本地或外鄉人,一到沙卡里巴必定點雞肝板來犒賞自己的五臟廟。 有一天,成大附屬工業學校(國立成功大學的前身)一位教授,來到沙卡里巴【盛場老赤崁】點心店品嘗雞肝板。大家對這似西點的食物,讚譽有加。而教授與許六一先生閒聊之際,教授先生忽而福至心靈地說『這雞肝板形似一個棺材的形狀』。而生性樂觀開朗的許六一先生,聽完後,爽朗地說『那從此我的雞肝板就命名為棺材板吧!』。因此,這有點聳聽的名號─“棺材板”叫響了台南的傳統美食!現有古早味棺材板及咖哩口味二種選擇。 →http://www.guan-tsai-ban.com:8082/maindish_a.html |
第三名 嘉義市 噴水池火雞肉飯
雞肉飯幾乎是嘉義的同義詞,全省各地打出嘉義品牌的數都數不清。而位在中央噴水池邊的這家鼻袓老店,早在民國三十八年經營迄今,已有半世紀的悠久歷史。當年林添壽選擇"在中央噴水池賣的火雞肉飯"(噴水的由來),如今已成為嘉義的地標了。噴水雞肉飯的始祖林添壽原是賣滷肉飯的,50多年前當時大家經濟情況普遍不佳,只有逢年過節才有雞肉吃;林添壽偶發奇想,將切片的火雞肉放在白飯上,再淋上肉燥,成為實惠的飯點,果然膾炙人口而風行全省。 雞肉飯採用火雞肉為材料,除了火雞便宜、可降低成本,且一般人難得吃到外,它的肉質較粗、具彈性,咀嚼起來味道橫溢,也是受歡迎的原因。目前一般小店為了讓雞肉看來較具份量,都把雞肉抽成絲狀,只有噴水雞肉飯尚維持切片原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0909334 |
第四名 屏東縣 萬巒豬腳
吃豬腳由來已久,時運不濟,去霉改運,均少不了吃豬腳一求吉利,說到豬腳,總會想起屏東的萬巒豬腳。萬巒豬腳創始人林海鴻先生,光復初年,原本在萬巒市場內擺麵攤,突然靈機一動,改變生意方式,創立海鴻食堂,不賣湯麵而改賣豬腳,早期兼做外燴辦桌,後來擴大為海鴻飯店,現今已傳承至第三代,尤其兩兄弟共同經營。 在民國59年即民國74年時,附近紛紛開店賣起豬腳,形成現在萬巒特有的豬腳街。萬巒是屏東縣所屬的一個小鎮,萬巒豬腳聞名全台,主要在於它的特殊製作過程,獨特配方、佐料,使它有別於其他地方所產製的豬腳,萬巒豬腳吃起來不油膩,皮、肉、筋,韌性中帶點脆的感覺,十分爽口,加上香醇的沾料,使人印象深刻,吃了還想再吃。 →http://www.haihon.com.tw/ |
第五名 台南市 周氏蝦捲
周氏蝦捲源自於1965年當時創辦人周進根先生原本是辦外燴的〔總舖師〕,而外燴不是天天都有生意,於是在閒暇時於台南安平經營小吃生意,當時販賣多種小吃,而蝦捲僅是其中一道菜。到了1980年左右將原本的蝦捲加以改良,以新鮮蝦仁為主做成的蝦捲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因此便改以販賣蝦捲為主體,有鑒於商譽問題需要消費品牌,因此用本身之姓氏〝周〞為店號,取名為〝周氏蝦捲〞。 五十年老店的台南周氏蝦捲,堅持傳統風味,嚴選上等新鮮食材製成。蝦捲的內餡,是以每公斤約一百尾的新鮮火燒蝦,加上上等豬絞肉、魚漿、芹菜、蔥等材料充分攪拌混合,外皮則以豬腹膜(台語俗稱:網西)包裹後,在裹上一層特製裹粉,下鍋油炸而成。由於火燒蝦體型肥大,肉質鮮脆多汁,加上「周氏蝦捲」大膽用料,難怪從這裡出品的蝦捲,保證能讓饕客每一口都嚐得到鮮甜蝦肉的幸福滋味。 →http://www.chous.com.tw/chous/choose.html |
2011/1/7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