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疾病資料
495711224 邱俊順
造成職業性過敏疾病的因素
一、工作環境的影響
勞工每天在職場工作時間約為八小時,工作場所環境中的各類物質接觸進入體內,途徑主要為呼吸道和皮膚。若勞工體質對工作場所存在的物質有病理反應,長時間接觸,因為免疫反應過份激烈,就產生了過敏疾病。若為刺激性的過敏反應,短時間接觸也會立刻產生過敏疾病。
(1)直接刺激:例如:氯酸(hydrochloric
acid),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氨(ammonia),原有氣喘者更易發生。
(2)過敏原刺激:工廠過敏原依工廠類別而異,例如:咖啡製造廠之生咖啡豆,食品工廠原料及產品,動植物加工廠之動植物粉塵等;化學致敏物質則存在於某些化學工廠或藥廠,如塑膠製品原料TDI,或製藥工廠產程之中間物或終產物。
工作環境的影響造成過敏疾病的發作,不僅限於職場區域。在不是執行工作的場合,如果接觸到同類型的過敏原,亦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乳膠過敏是醫護人員職業性氣喘最重要的過敏原,歐美國家百分之三至十七的醫護人員,對乳膠製品有過敏現象,有案例顯示曾有醫護人員因對乳膠手套過敏,在接受婦科內診時,發生過敏性休克而死亡。國內有百分之八的醫護人員對乳膠手套有立即型過敏反應,對於這種致敏現象應提高警覺。
二、汽機車廢氣對呼吸道的影響
不論是氣體或顆粒性污染物,當濃度太高、量太多、或吸入的氣體、固體毒性太強時,均足以使呼吸器官內的正常防禦功能以及清除功能喪失。而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污染物,可能使呼吸系統內纖毛的活動力降低、黏液的分泌異常,導致清除廢物的功能降低、速率減慢,增加慢性支氣管炎病患的呼吸道症狀及氣喘發生的頻率,同時肺功能也會變差,而毒性物質在體內停留時間或根本無法清除,更會引起一連串危害。
三、體質的影響
勞工在同樣的環境下工作,有的人會氣喘跟過敏,有的人不會,這就是個人體質差異造成的結果。國外研究報告指出,二異氰酸甲苯暴露勞工的氣喘疾病跟人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有關。HLA也就是器官移植時引起排斥效應的免疫反應體質不合主要因素。
我國研究報告中,發現泡綿製作勞工的氣喘跟 HLA
DQB1有正相關,繼而調查 DQB1 抗原的 23種基因中 DQB1 0503 與氣喘、呼吸道症狀及眼睛症狀呈顯著正相關;DQB1 0503、0402與吐氣量降低相關。0601則與職業相關之所有過敏症狀包括呼吸道、氣喘、皮膚與眼睛症狀均呈正相關,推論可能與物質代謝有關。
參、職業性過敏疾病的鑑定
一、過敏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詳細詢問病患氣喘病發作之過程是判斷病人有無可能接受過敏原之刺激而引發過敏反應之最佳利器。一般過敏疾病,詢問內容需包括發作之月份、時間、地點、家中有無寵物等;職業性過敏疾病則需再詢問上工前、上工後過敏症狀的發作情形。例如上班時氣喘病變嚴重,下班後好轉可能是對工作環境中的物質過敏。
已知是過敏引起之氣喘或是哮喘患者希望知道自已是否為過敏性氣喘,皆可找過敏科醫師求診,幫忙查出過敏原,以根本治療。醫生詳細問診後,懷疑可能是職業性氣喘,可以相關過敏原作皮膚試驗,或用職業場所可能暴露之過敏原做氣管激發試驗。
減敏療法可改善過敏症狀,但因為它需要約一年以上甚至更長期的治療,所以過敏專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先採取環境控制及藥物治療,除非這兩者效果不彰才會使用減敏治療,可以詢問您的過敏專科醫師,採取最佳的治療方法。最重要的是避免過敏原接觸,除了減少致敏物質散發出來的機會外,檢查工作場所的排氣,換氣設施是否有效,注意空氣流通,必要時配戴防護具。
若有很強的懷疑氣喘病是因為對過敏原之過敏反應所引起,則建議轉介到過敏專科醫師處做特別之過敏反應試驗。若要證實氣喘是過敏反應引起的話,皮膚試驗陽性是必要的,因為在過敏原引起氣喘之病人裡,很少是皮膚試驗陰性的。反之若皮膚試驗陽性,則並非所有的過敏原均會引起氣喘,因為常有臨床上無意義之陽性皮膚試驗,所以病人的病史要能與皮膚試驗相驗證才有臨床意義。
二、職業性氣喘鑑定流程
國際間認定之職業性氣喘診斷步驟,包括工作暴露史及症狀變化情形、臨床確認、以及氣喘病史與氣喘的一致性專業判斷,其詳細內容如表1所示。職業性氣喘成立條件需到醫院進行診斷,必須確立疾病的發生及暴露的證據,才可成立。本所希望在預防階段,提醒勞工及雇主注意工廠衛生教育。故以在場可行之預防健檢方式,建立了有關異氰酸鹽類引起過敏反應的三種鑑定方法:皮膚貼膚試驗、 TDI血清試驗及第一秒最大吐氣量下降變化(圖1),三者若任一為陽性反應,則認為過敏性反應是工作場所物質引起的。依據此一原則分析統計鑑定結果陽性與否與過敏症狀相關性,統計結果顯示自訴過敏症狀與工作有關之的廿四位勞工,以上述鑑定方法結果的判斷結果為陽性;自訴與工作有關之過敏性鼻炎,八人中七人為陽性;與工作有關之皮膚過敏,四十人中有卅九人為陽性,且與勞工自訴過敏原因相符。由此證實勞工自覺與工作有關的過敏症狀,大部分並非憑空杜撰。反之部分堅持自己並無健康問題的。
1. 任何懷疑是氣喘發作的工人
在週末或假日改善
2. 歷史
暴露史
3. 確認氣喘
歷史和生理檢查
支氣管擴張劑使用前、後的呼吸量測定
組織胺或methacholine 測試顯示的 +/-氣道過度反應
4. 如果歷史和 OA(職業性氣喘發作狀況)一致
工作中1-2 周和離職後 2-4 周以連續methacholine 測試,作PEFR 或呼吸量測定監測來評估其與工作的關係
5. 如果仍無法確認
如果診斷是不確定的, 考慮專一性的吸入測試
三、職業性氣喘認定基準
職業性氣喘的正確診斷,可進一步保障病人的健康,重要的是要早期診斷,且於確認後遠離原工作場所。勞委會對職業性氣喘的認定基準主要有四項,包含:(1)在特定工作開始之後才發生氣喘或明顯惡化,(2)醫學診斷上肺功能或相關試驗, 證實有可逆性呼吸道阻塞,(3)有職業性作業環境暴露史,暴露於特定致敏原或其他可引起職業性氣喘之物質,(4)合理地排除其他常見阻塞性之肺部疾病, 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非工作環境所引起之氣喘等。
當主要基準中有一項效度可疑時,得引用輔助基準至少一項以上作為支持之證據。輔助基準包括:(1)工作中之特定致敏原與氣喘發生之關係,可以由臨床試驗清楚證實其氣喘發作與工作暴露之時間相關性;或病人在工作當天之工作後比工作前有明顯之肺功能惡化(如FEV1比原來的下降10%以上),(2)離開工作場所一段時間之後,肺功能有明顯之進步,(3)有工作同事有類似疾病發生,(4)由皮膚致敏測驗或證實病人對某特定工作環境中製品原有敏感性。
肆、各行業工廠內可能存在的過敏原
以過敏原的種類來分,可分為以下十八大類:
過敏原的種類相關行職業或工作類別
醯基類 橡膠工作者
胺類油漆工,瓷漆工,焊接工
乾燥劑使用塑膠環氧基樹脂者
氯亞明 警衛,清潔女工
藥物藥劑工作者,醫護人員
酵素清潔劑藥劑工作者,麵包師父
染料紡織(原料)作業員
溶劑電子零件作業員
甲醛醫院公作者
橡膠地毯製造業藥劑工作者
異氰化物噴畫畫家,隔離設備從業者,塑膠泡沫膠生產者
乳膠醫院工作者
金屬焊接工,精雕師父
過硫酸鹽美容師
動物動物管理員,動物實驗室工作者
穀類麵包師父,製粉業者
海產海鮮加工業
木屑伐木業者,木匠家具商
伍、如何預防職業性過敏疾病
一、工廠保健預防
預防模式分入廠體檢、年度健檢、環境測定及勞動檢查四部分。各項疑有致敏物之作業,勞工入廠時,檢測肺功能,並將血清及口腔組織凍存。有過敏體質的勞工,則宜加強職業衛生教育並養成使用防護具的良好習慣。
二、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
避免直接接觸過敏原,必要時應做適當防護。工作時穿著適合及固定的工作服,避免工作服和日常衣服混穿;工作中盡量不飲食,工作後記得要洗手,多多注意一些小細節,盡量把工作與日常生活分開,才能避免把工作環境中的過敏原帶回家中。
三、家族過敏史的了解
如果家人或家族有過敏性疾病的病例史或自體免疫疾病,例如僵直性脊椎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是氣喘等,則必須多注意自身的工作環境是否有引起職業性過敏的風險。另外,定期做健康檢查及肺功能測定,可以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提早治療及預防職業性過敏的發生。
四、減少工作中過敏原的暴露危害
在工作時,應依照工作性質選擇適當的防護器具,如工作服、口罩、眼鏡或手套。工作環境應通風良好,如果有粉塵危害的風險時,應依照粉塵危害預防標準來控制粉塵量。對於可能造成職業性過敏的原料、藥劑、清潔劑等?則應避免使用或是隔離。
五、環境清潔的維護
過敏是身體對環境中某些特殊物質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這些會引起過敏的物質就是過敏原,粒子非常微小,肉眼是不易看見,當它掉落在我們的眼結膜或被鼻子吸入,就會引起眼睛癢、打噴嚏、流鼻水,甚至氣喘等過敏的症狀,當接觸到皮膚,也可能會造成皮膚癢或紅腫的現象。
環境清潔的維護可以減少身體與過敏原接觸的機會。大多數的過敏原會聚積在任何物品的表面上,還可以通過紡織品等類似物質,因此建議工作場所使用物品應盡量採用表面平滑的材料,如木板或石質性的材質易於清潔,並避免舖地毯等紡織品,以防止過敏原的聚積。最好定期清洗或更換紡織用品,使過敏原存在的量能夠減至最低。
結語
長期暴露於致敏物質環境下可能造成人員的過敏疾病,會影響到勞工的健康,甚至於會發生一些特定疾病,但預防勝於治療,本手冊針對從事各行業作業人員提出預防過敏疾病發生的對策,希望能提供相關從業人員及工廠管理者參考,對於勞工衛生、工作管理及環境衛生控制作業種類採取適度的預防措施,以防止職業性過敏疾病及氣喘的發生。
出處: http://www.5itaiwan.tw/blog/read.php?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