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2][3]
首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標題

內容

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  題解與作者補充資料

「元白」: 貞元十九年,白居易與元稹兩人同時登科,同授秘書省校書郎,開始相識。「遂定死生之契,期於日月同盟,誼同金石,愛等弟兄」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小通則以詩相戒,小窮則以詩相勉,索居則以詩相慰,同居則以詩相娛」。白居易 <與元九書>從他們流傳後世的詩文中,可以看見他們友誼的深厚。由於他們對於時政存在的問題和政治改革之道,思想觀點一致;並且在步入仕途後,都站在進步的政治立場,耿直敢言,銳意進取,又同樣遭到不公平的指謫與迫害而被逐出朝廷,遠貶外郡。而在詩歌的創作上,他們有一致的理論認識和價值取向,共同倡導諷諭社會現象為主的            ,後世並稱二者「元白」。

白居易的政治生涯與文學特色

一、               政治生涯初期(連登三科)

1榮登進士(貞元十六)

2吏部上選(貞元十九):任秘書省校書郎(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員)

3高中制科(永貞元年):官至左拾遺(唐代諫官)(君王身邊的幕僚)

二、              政治遭挫與人生態度轉變(                     

元和四年:京兆戶曹參軍戶曹:(掌戶籍賦稅、倉庫受納。為州郡之幕職官)

元和六~八年:母逝居喪

元和九年:任太子左贊善大夫

元和十年:任江州司馬

    元和十一年:作<琵琶行>

    元和十二年:作         

    穆宗、敬宗時,任杭州、蘇州刺史,晚年定居洛陽,與香山寺僧相往來,談禪解憂,自號        ,又放浪於詩酒。自號        。著有《白氏長慶集》

 

三、               文學特色(強調詩歌切重時事與社會教化的作用,力求以    的語言,表達深刻蘊藉的思想情趣)

1諷諭詩:ex <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

<秦中吟 買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洒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新樂府運動:「                              

a樂府,原是漢武帝所設的音樂機關,掌管搜集和整理民間或文人的詩歌以配樂。

b唐代貞元、元和年間,白居易、元稹等人,有意識地採取民歌的形式,揭露了政治的黑暗和統治者的荒淫,反映了老百姓的痛苦。       

 

2貶謫之後所寫的詩文:ex <琵琶行><與元微之書>

  《舊唐書》:居易「流徙江湖,四、五年間,幾淪蠻瘴。自是宦情衰落,無異於出處,唯以逍遙自得,吟咏情性為是。」  晚期詩文超曠於宦海浮沈、呈現對人生逆境隨遇而安的襟懷。

 

 

 

 

標題

內容

 

 

 

標題

內容

 

 

 

 

[首頁][][][][][][][七]

Copyright (c) 2006 M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sheen9028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