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場相關安全衛生組織及職責

工業安全是去除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使人們生活於安全的境界,然而安全衛生工作的重點事項則須依不同性質的工廠來加以講求,工業安全與衛生工作內容可歸納為下列數項:

1. 建立安全衛生組織:改善工作環境常能使不安全的動作無從產生。

2. 建立安全工作環境:沒有組織就沒有人來負責推行這項工作。

3. 實施安全檢查:是在找出工作環境中潛在的危險予以改善,以避免發生重大事故。

4. 加強安全衛生教育及訓練能夠有安全工作訓練就能確保工作安全。防範事的故發生。

5. 事故調查與分析針對事故發生的原因,找出防止方法,使同類事故不致再度發生。

6. 建立事故傷害記錄事故傷害必有原因,保持記錄可供統計分析以作為改進措施之參考。

7. 訂定安全規則及獎懲辦法累積安全工作經驗成為規則,提醒大家遵守安全規則。

8. 促進員工安全與衛生的興趣平時可舉辦競賽、獎勵,進而能自動自發來維護。

9. 實施評鑑與監督對設備實施評鑑,是安全業務人員重要工作,監督則是督導員工依照安全工作方法及安全規定進行工作。

10.主管的支持及親自參與安全活動主管以身作則是對各級人員最大的鼓勵。

 

一、   工業安全與衛生組織:線式組織最高主管(校長)→各級主管(主任、科主任)→管理老師→工場領班→學生。

二、安全與衛生職責

(一)雇主(校長)之職責

1.決定安全衛生政策。

2.領導建立良好之安全衛生計劃與制度。

3.提供安全衛生之工作場所。

4.負責教育訓練員工安全衛生之工作方法。

5.提供必須之安全衛生防護設備。

6.確定各層級安全衛生職責,並適當授權。

7.提供安全衛生系統之基金。

8.主持各種安全衛生競賽及公開之安全活動。

9.建立安全衛生紀錄與報告系統。

(二)單位主管之職責

1.該部門職業災害防止。2.督導、執行該部門之定期、不定期檢查與經常檢查。3.擬定安全作業標準。4.教育、督導下屬依安全作業標準方法實施。5.實施事故調查,並填寫報告。6.其他雇主或安全衛生委員會交辦之安全衛生事項。

 

三、學校實習工廠之組織與職責

學校實習工場是生產工廠的縮影,為了增加學生學習之成效及避免意外事件之發生,實習工場應提供嚴密完善的組織與管理,期使學生於實習過程中能獲得安全之保障。培訓學生養成安全衛生工作習慣、領導、服務、自治、服從之能力,每學期開始時,實習工場專任教師應安排分配學生擔任各種工作職務,並使全體學生都能輪流參與學習各種工作職務的機會。

(一)科主任之安全職責

1.主持科並負責科之正常實習教學之指導事項。

2.擬定並執行科之安全衛生計劃。

3.實習工場之佈置、安全維護及機具保養事項。

4.實習場地及教學設備之使用及管理事項。

5.建立實習工場安全衛生紀錄與意外處理報告系統。

(二)專任及實習教師之安全職責

1.秉承科主任之領導、執行並完成學生工作分配事項。

2.擬適當實習課程進度、安排學生實習崗位、並教導學生安全注意事項並貫徹實施。

3.注意並維護學生實習安全,發現異狀時,隨時糾正或制止。

4.協助佈置實習工場、安全維護及機具保養之工作。

5.指導學生保養機具設備,並保持工場環境之整潔。

6.對繁雜或具危險性之工作,應特別嚴格監督,並適時指導。

7.隨時注意學生工作方法、器具使用、工作姿勢、身體位置是否適當。

8.在長時間連續學習過程中,應給予學生適當休息,勿使過分疲勞。

9.保持良好精神狀態,以應付偶發事件。

(三)學生人事組織之安全職責

1.領班:

1)監督場內人事組織及全組同學的學習活動情形。

2)上課前集合全組同學、點名並聽候任課教師指示。

3)下課前傳達停工命令,並檢查各組執行職務的情形。

4)做全組代表,收集並轉達同學的意見和建議。

5)紀錄全組出缺及違規事項並報告老師。

6)檢查機器設備、工具等損壞及遺失情形,並主動回報。

7)轉達並執行教師指示各事項。

8)主動老師回報各組報告事項。

2.工具管理員:

1)負責管理工具室。

2)負責課前從工具室借出工具,並於課後收回工具。

3)檢點工具是否完好,如有毀損或短缺應即時報告領班作適當處理。

4)登記工具使用情形,並督促同學作保養工作。

3.材料管理員:

1)負責管理材料室或物料庫。

2)統一填材料領用單據,領取材料並轉發同學。

3)負責材料及廢料之管理與整理。

3)登記材料出入及使用情形,並於材料缺乏前報告領班。

4.安全管理員:

1)檢查場區各項安全措施是否完備。

2)檢查場區之急救箱藥物並主動補充。

3)協助教師對意外事故作簡易急救,並填報紀錄詳細經過。

4)督導同學遵守安全規則,並糾正不安全行為。

5)檢查電力設備及照明情形,並向領班報告異常狀況。

5.清潔管理員:

1)督導同學收工後清掃工作地面及擦拭門窗玻璃工作執行。

2)督導同學收工後清理本身工作崗位及機器設備。

3)督導同學於上下課時確實開、關門窗。

4)督導同學將掃除用具歸定位,並回報補充毀損清潔用具。

四、工場清潔與維護

(一)工場清潔與維護的目的

1.增加學生學習效果及工作效率。2.容易發現機器設備損害,及早報修處理。3.增加機器設備使用壽命。4.提高場地之利用性及安全性。5.減少意外事件之發生。6.避免廢料及廢棄物污染場區。

(二)實習工場的清潔與維護

1.地面:

1)地面需隨時保持平整,如有損壞應隨時修補。

2)地面需隨時保持乾燥清潔,以避免人員滑倒。

3)應防止各種油類濺地面,遇污染地面時應即刻清洗乾燥。

4)每天實習完畢,全組應依清潔管理員分配打掃。

5)工作台下及牆角等死角應加強打掃。

6地面應畫線區劃,並隨時保持地面區劃線條完整。

2.通道:

1)通道應保持暢通清潔,規劃時應注意動向流暢。

2)避免再通道上工作,以免造成人員進出不便。

3)嚴禁將材料、成品、半成品或工具堆置通道上。

4)人員通行應限於劃定之通道上,不可任意侵入黃線工作區內。

3.門窗:

1)門窗應該保持容易開關的狀態,如有故障應儘速通知處理。

2)門窗玻璃應擦拭乾淨,如有破損應儘速換修。

3)實習操作中門窗(含氣窗)應全部打開,以保持空氣流通。

4)嚴禁將工具置放於窗台,以防止墬落傷人。

5)門窗開啟範圍內嚴禁置放雜物。

6)隨時維護保持緊急逃生門之暢通。

4.機具設備:

1)機具設備應做好清潔、潤滑、防、油漆、檢查、調整、修理等保養工作。

2)除經常性之日常保養外,尚須制定定期保養、(月)保養、學期保養等。

3)各項機具設備保養與維護工作應由老師指導學生實施。

4)個人使用之機器設備應由使用人負責保養歸位。

5)公用機器設備應指定專人負責保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