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的定義

從「繪本」這個名詞來說的話,它是直接從日文的漢字而來,日文稱呼這一類的書就叫做「繪本」,是從英文picture book直接翻譯而成,其實就是「圖畫書」。但在台灣出版市場上面已經有了「圖畫書」的名稱,只是代表的東西不一樣,在早期台灣比較傾向於稱呼那一類近似「玩具書」 的圖畫書。因此,受到引進的時代較晚影響,可能會和「圖畫書」有所混淆,因此就從日文來命名。
繪本的定義,直接的說是同時使用豐富圖畫來表現內容的書,暫且不論書中文字的多寡而言,現今已有愈來愈多的繪本一直在挑戰圖畫書的界限,因此「繪本」的定義就從原先「給孩子看的圖畫書」變成「用豐富文字圖畫表現的書」。
有關於圖畫書的定義,兒童美術家鄭明進先生有其獨到的看法:
「圖畫書是以優美的、富創意的圖畫為主,以淺易的文字為輔的兒童讀物。
圖畫書為幫助幼兒跨入兒童文學界的『人生第一本書』。
圖畫書的其他別號是:『膝上的故事書』、『沒有字的故事書』、『母子故事書』、『看圖說故事書』、『啟蒙故事書』……。
圖畫書是一種以圖畫符號來傳達思想、知識、文化、習俗的、好玩的書。也是三歲到一百歲的人都愛看的書。
過去中國人過於盲目相信文字的力量,其實以圖像學習、理解事物,才是人類最原始的方式,鄭明進先生認為,圖畫書正是以圖像的方式幫助兒童了解人類歷史與文化,因此在圖畫書的內容上絕不只限於文學類,許多科學性的知識也亟需以圖像的方式傳給下一代。從形態上看,圖畫書是以「圖畫」為表現主體的書。蘇振明在〈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雜誌第91期,民國81年1月)中提到:現代圖畫的共通特色是創意新穎、版面大而生動、印刷精美,所以它能吸引人濃厚的閱讀興趣,尤其對於未識字的學齡前幼兒,特具學習意義

 

例子:

1.Shel Silverstein

2. lost-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