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氣候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特色是潮濕而溫和。因此,雖然英國地處北方,但海上暖流帶來的微風,讓氣候變得較為溫和。冬天(12月到2月)的海水溫度比陸地高,海上暖流讓溫度不致於下降太多,而到了夏天,海水的溫度比陸地低,這股風又使氣溫不至於高到攝氏30度以上。

以下是我們精心準備的參考資源,好好的運用它們來規劃你完美的英倫行程吧!

 

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議會大廈 (Houses of Parliament)

牛津城區(OXFORD)

劍橋 ( Cambridge)

漢普頓宮(HAMPTON COURT)

 

 

1.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British Museum

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于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丰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大英博物館和紐約的大都會藝朮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始建于1753
年,1759年對外開放。博物館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羅馬式圓柱,每根圓柱上端是一個三角頂,上面刻著一幅巨大的浮雕。整個建筑氣魄雄偉,蔚為壯觀。現有建筑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IOO多個陳列室,面積六七萬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萬件。

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朮文物館。埃及文物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館之一,這里展有大型的人獸石雕、廟宇建筑、為數眾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畫、鐫石器皿及金五首飾,其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 5000多年以前,藏品數量達7萬多件,其中包括19世紀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從法國國王拿破侖手中奪取的古埃及藝朮品。

大英博物館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東方藝朮文物館。該館有來自中國、日本、印度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文物十多萬件。其中,中國陳列室就占了好几個大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僅來自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就達2萬多件,其中絕大多數為無價之寶。如中國各朝代的繪畫、刺繡,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書畫、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貴的為《文史箴圖》、宋羅漢三彩像、敦煌經卷和宋、明名畫。商朝鋼模為兩只連體的綿羊,中間馱著一個圓形的樓蓋,造型非常美觀、精巧。還有一只來朝的瓷酒壺,底座和責周圍是一朵荷花,壺蓋上坐著一只獅子,更是難得的珍品。博物館后門的兩只大石獅也是從中國運去的。

大英博物館整日免費開放,這里不愧為認識人類社會文明的良好課堂。
要想仔細參觀大英博物館,據說要花1週的時間,在如此巨大的大英博物館中,最受歡迎的竟是木乃伊。他們生前可能誰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意成了陳列品。

Top

2.議會大廈 (Houses of Parliament)
Houses of Parliament

如今,眾人皆知的議會大廈其本來的名字為 West Minister Palace,即威斯敏斯特宮。在1834年的一場大火中,這座宮殿几乎初被毀,只留下了唯一的瓦頂的威斯敏斯特大廳。此后,又花費了几年時間重建成如今的規模。建筑整體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蓋有如同針塔般的尖頂,由查爾斯·柏利設計。
   

負責鐘塔工程的人叫做本杰明·霍爾,人們便以他名字的愛稱尊稱這座時鐘塔樓為“大本鐘”。但最初這個名字只是賦予塔中那座13噸重的大鐘,如今卻已成為整個塔樓的名字了。每隔15分鐘,鐘聲便會響徹四方。一到夜晚,大鐘在燈光的照耀下,靜靜地浮在夜空中,從對岸觀望更覺壯觀。
   

還有一座非常引人注目的塔,雖談不上與大本鐘齊名,但實際比它的個頭還要高,這就是高達98米的維多利亞塔。
整個議會大廈占地3萬平方米,全長300米。共有1100個房間,走廊長度共計3公里。有100多處樓梯11個內院。到里面后,游客僅能走向前往上下兩院的通路看一看,但這已足夠讓人們明白,這座建筑非同一般。

Top

3.牛津城區(OXFORD)

OXFORD

牛津是座11萬人口的小城,但它在世界的名聲卻比許多百萬人口的大都市還要響亮,此地擁有英國乃至整個英語世界最古老的學府-牛津大學。八百多年來這座舉世聞名的大學城一直是英國文化重鎮,因而也享有「英國雅典」的美稱。 早在八世紀時,牛津曾是英國的宗教據點之一,後因人和牛都可在此平安渡河,故稱為牛津。

牛津與當時歐洲其他大學一樣,是為神職人員而設,主要科目是神學、法律、數學、自然科學和修辭學。今日牛津已成為英國政壇的培育之所,包括柴契爾夫人在內的諸多首相都是畢業於此。 牛津至今仍充滿濃厚的中古風情,城內有九百多座古蹟建築,十三萬人口中有一萬五千名學生,雖然同時身為工業重鎮,但因傳統已在牛津根深蒂固,因此活潑的學術氣息依然彌漫全城。

Top

4.劍橋 ( Cambridge )

bridge

徐志摩的「再見康橋」,留給後世對劍橋無限的想像和憧憬,究竟是怎樣一個古老學府,讓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沒有遺憾地離開這個伴他度過輕狂年少的知識殿堂?閒適優雅的康河是原因之一,800年劍橋學術薰陶之風與劍橋人孜孜向學的堅毅精神,更是劍橋引人入勝之處。

劍橋原為康河(River Cam)沼澤區旁的一個小市場,數百年來劍橋大學各學院逐漸成立,學生也自四面八方湧來,使得劍橋以英國最高學府的大學城聞名於世,劍橋幾以成了劍橋大學的代名詞。事實上,劍橋除了濃厚的學術風外,各學院古老雄偉的歷史建築、綠草如茵的後花園(The backs)、充滿人文浪漫氣息的康橋撐篙,劍橋之美不勝枚舉。

劍橋大學在科學上的成就造就了劍橋北方的科學園區,大約有1000家科學科技公司設立於此,而原先的傳統市集也未在市中心消失蹤影,形成劍橋新舊融合、傳統中革新的獨特精神。

Top

5.漢普頓宮(HAMPTON COURT)

HAMPTON COURT


漢普敦宮,融合都鐸與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美麗花壇、英國最古老的網球場、並參觀聞名歐洲的王室收藏品。 漢普頓宮是都鐸式建築的典範,也可以說是英國版的凡爾賽宮。是渥西樞機主教(Cardinal Wolsey)所建,可說是當時英國最華麗的住宅,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花園。

富麗的國家套房(State Apartments)是1690年代列恩專為威廉與瑪麗設計的,著名的迷宮(Maze)與大門上方的提卓(Tijou)鐵格縷花也是在他們手中完成的喔!

Top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