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

 

 
 
 
 
 

 

教學媒體

平時作業一【web2.0使用心得】

人發97甲 黃儒玉

其實並不是第一次聽到web2.0這個名詞,只是對它的意義並不了解,上課時聽老師的講解,讓我對web2.0有初步的認識,但仍然很模糊;搜尋相關資料之後發現,web2.0是一個概念,它並非一種新發明的技術,而是在對於現有的web環境與使用者習慣之後,產生了一種新的想法,進而將舊有而可用的技術加入其中。現今的網站類型已從以往單方面的接收靜態資訊,進化到強調以互動、分享和參與為主的互動式動態網站,成為今日網站的主流類型,而這些特性也是最近被熱烈討論的web2.0主旨之所在。

經過老師的舉例我才發現,其實我們真的一直身在web2.0中,但不知其所以然,時下年輕人最喜愛的部落格、網路影音相簿等等,都是web2.0概念的實踐。以下就我所使用過與web2.0概念相關的產品作些心得發表。

1.        blog

由一群交大學生所架設的無名小站可以算是目前在台灣最有名的網路相簿和部落格了,想當初無名小站剛創立時我還是個熱愛bbs的高中生,當時有同學推薦大家使用無名小站,因為在無名小站bbs申請個板完全不需連署不需審核,當時我也興致勃勃申請了自己的個板,其他功能除了網路相簿可以跟大家分享照片以外,對我而言都不怎麼實用,畢竟當時的blog設計還不夠精良,操作也沒有bbs來得方便,因此我雖然擁有空間,但始終沒去開發。直到後來blog的發展越來越蓬勃,身邊的人幾乎都在玩blog,讓我也忍不住想趕一下流行,但是再度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還是覺得blog怎麼樣都沒有bbs來得方便好用,因此再度讓我的blog空間荒廢。這次上完課之後,我決定無論如何要開始好好經營我的blog,畢竟這個時代不停地在變化,雖然bbs還是很好用,它的使用人口也持續地在增加,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是bbsblog兼具,看來我真的應該從我的山洞裡爬出來了。以下我就bbsblog的特性來作一些比較:

 

bbs

blog

我的看法

主要操作方式

鍵盤

滑鼠+鍵盤

以操作動線的流暢性來說,兩者皆有優缺。Blogwindows介面下的產物,因此操作方式與windows相同,欲將游標移至某一位置時,只要使用滑鼠點擊便可在空間中任意移動,但輸入文字資料時就得使用鍵盤來搭配。bbsMS-DOS介面下的產物,僅能用鍵盤來操作控制,因此在游標的移動上無法像blog一般自由迅速,不過由於不需與滑鼠搭配使用,可省去一下換滑鼠一下換鍵盤的麻煩,對於長期使用bbs的使用者而言,bbs甚至比blog來得方便。

畫面顯示

1.黑色背景,僅有9×2種色彩變化。

2.圖形全為方塊或符號組成。

色彩繽紛,樣式多元。可放照片可放圖片;可使用內建介面,也可自行創作顯示畫面。

這點是blog掀起風潮的一大主因,在bbs系統中若想要有圖案出現,必須要使用方塊及符號來編輯,在繪製與組合上都不如blog來得簡易,操作較困難也較花時間,但是熟練的玩家可以玩出很多花招,甚至可以做成自動播放的動畫,連很複雜的人物肖像也可以做得唯妙唯肖,令人讚嘆。至於blog則幾乎不需要任何基礎,只要放上自己喜愛的圖片,做一些版面的編排,就可以做出一個有模有樣的blog畫面,也可以直接套用網站幫你設計好的版面,而玩家亦可自行改寫指令碼編輯出與眾不同的版面。

互動方式

1.使用者使用「水球」傳遞個人訊息。開啟「聊天室」可多人同時進行對話。

2.po文」向大眾傳遞公開訊息,有意見欲回應者則「回文」互動。

3.亦可站內寄信給一人或多人傳訊息。

4.任何通過認證的使用者皆可發表新文章,但板主可限制發表文章使用者之身分條件,例如上線次數或時數,或者累積發表文章數,也可直接將某位使用者「浸水桶」,使其無法在該板發表任何文章。

1. 對於有意見的文章在網頁上按「回應」來回應文章,非blog主人不能發表新文章,僅能回應。

2.可在留言板留言,沒有任何身份限制,blog主人也不能限制使用者發表留言。

在訊息流通的即時性來看,bbs是勝過blog的,雖然兩者皆需使用者自行前往查看是否有新訊息,但bbs的水球和聊天室功能讓線上使用者的訊息可以即時交流,彷彿是結合了msn、聊天室以及email信箱功能的blog;在文章的回應上,若是熱門的話題和看板,常有剛po完文章就有人回應的情形發生,因此可以迅速再對回應文做出回應,非常方便。

好友與連結

1.可在「我最愛的看板」列表中加入自己最常瀏覽或最喜歡的幾個看板。

2.可將朋友的id加入好友列表中,上線時可在「使用者名單」中看見所有正在線上的使用者,有需要可透過「丟水球」作即時溝通。

1. 好友或喜愛的連結可加入好友列表中。

2. 無法得知其他使用者是否在線上,只能透過blog或留言板的文字進行交流無法作即時的訊息溝通。

這點和上一點是我較喜歡bbs的最大主因。在bbs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有哪些人跟你處在同一個網路空間內,你可以即時溝通;雖然也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它讓你可以直接與其他人互動,有很多面對面不容易說出口的話甚至可以透過bbs輕易地說出口。相較之下,blog就比較像是一個封閉的自我空間,因為丟出的訊息很難得到即時的回應,缺乏與人互動的情境,緊急的事情也較無法透過blog來傳達。

保密性

1.較大型的bbs站可自行設定看板為隱板或公開板,如台大批踢踢實業坊和無名小站bbs等等,公開板為所有使用者皆可瀏覽,隱板則只有被板主加入「板友名單」者才可瀏覽。

2.大部分的bbs站都有「鎖文的功能」,文章一旦被上鎖就只有作者和板主能看到。

3.上線時若不想被人發現,有些bbs可設定「隱身上線」,但隱身權通常有條件限制,並非每個人都可以擁有。

1.無法將整個blog隱藏,大部分文章的隱密等級可分為「完全公開」、「密碼限制」和「完全隱密」等三種,完全公開即是所有使用者皆可瀏覽,密碼限制必須是知道密碼的使用者才能瀏覽,完全隱密則是只有作者本人可瀏覽。

2. 由於無法得知其他使用者是否在線上,因此其他人也不會知道你是否在線上。

在隱密性上我認為各有優缺。bbs的保密設定是除了使用者本人和站長以外,其他人無法獲得保密資料的,站長也必須有一組管理員密碼,進入管理程式之後透過某些程式碼的轉換則能得知保密的資料,因此除非站長本身操守不佳,否則資料外洩幾乎是不可能。相較之下,Blog的保密就比較容易被破解,而且流通率高易連結,容易因疏忽而導致私人資料,像之前常發生一些情侶親密照片外流的情形,造成當事人很大的困擾和打擊,不能不小心。對從上線隱密性的角度來看,blog就略勝一籌,因為根本無法得知有哪些人在線上,因此也不用擔心會被陌生人或討厭的人發現自己在線上。

2.google

老師在課堂中demo igoogle的使用方法我的眼睛為之一亮,下課之後立即在自己的電腦嘗試了igoogle首頁的操作,現在我的首頁也變得很豐富方便,真是一大福音。另外,我也安裝google的桌面小工具,即時顯示時間和天氣,還有桌面便利貼時時提醒我該做的事;之前也用過很多不同的桌面行事曆或便利貼的程式,但是大多都有試用期限或是介面太醜的缺點,google的便利貼雖然很陽春,但提示的效果卻比其他程式都好,可能是因為它還結合了其他常用的小工具,所以讓我不得不去注意到它的存在。Google搜尋工具也在桌面工具裡開了一個小空間,因此現在只要有網路連線,不需開啟網路瀏覽器也可以直接在桌面搜尋我所需要的資料,真的很方便。當然google並非全是好處,這幾週我在使用時就發現一些不便之處,例如igoogle首頁內建的版面設計雖然很美觀很可愛,但是選擇太少了,也不能自行創作,是很可惜的部分;另外,igoogle首頁只能加入工具類的網站,像是搜尋引導、新聞或網路書店等等,不夠多元化,像我一直想要把師大的數位學習平臺加入首頁就遲遲無法成功,如果能再讓首頁的選擇多一點會更方便。

3.      urmap+104

104人力銀行跟urmap的結合真是太聰明睿智了,讓找工作的過程變得非常方便順暢,而且由於需加入104的會員才能得知該工作的詳細情形,也為104賺進不少會費,真的很精明。不過這個網站目前還有一些令人困擾的地方,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交通資訊更新的速度不夠快,常常在urmap上查了目的地並且依網站規畫的交通路線去找,發現現實跟理想的差異還真大,像是公車路線改變或是停靠站不同,甚至有一次查到了近十路公車可搭,到了公車站牌之後卻找不到任何一路公車的號碼是在列表中的,以致後來在查路線時必須配合車傳管理處的網站來對照路線。而在urmap上找工作時所設定條件限制太單純,例如要找自然科家教,就只能點選「自然科家教」,不能同時選取「自然」or「數學」or「理化」or「生物」or「家教」or「伴讀」來擴大搜尋範圍,只能一次看一個,比較浪費時間,也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總的來說,這個世界真是瞬息萬變,對於web2.0的概念與應用,我所知道的還只是皮毛而已,看來我真的應該多多充實自己,多多接觸這些趨勢科技。

 

[我是誰][相片][作業][相關連結][來咬我啊]

Copyright (c) 2007

faiqlula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