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小品

你有資格同情別人?

陳教授在國立大學校的30年書,仍不時回到南部海濱的老家,雖然房子和老父親一樣,在悠悠歲月裡留下歲月的痕跡,但陳家兄弟都有成就,且父親在今年退休,經濟是無虞的。

早年在濱海的村子謀生不容易,鄉親多半是以從事鹽工,小孩子課餘也常被叫去幫忙耙鹽丘,年紀稍大的小孩還要幫忙挑鹽,備極辛勞。

今天陳教授和父親坐在村子口面向鹽田的榕樹下,黃昏的太陽就像渾圓、飽滿油脂的鹹蛋黃,映在鹽田淺而平靜的水面上煞是好看;田裡幾個歐吉桑和歐巴桑正弓著背,彎著極誇大角度的腰,勉力地或推或拉,把已結晶的鹽趕成小丘。

老父親敞露肚皮、抽著菸,享受夕陽下的微風。

陳教授看向鹽田,說:「以前真的很辛苦,有時候頂著大太陽工作不打緊,手腳有傷口還要浸在濃鹽水裡,鹹水滲進眼睛和嘴巴,真的很辛苦;挑不完的鹽,真的很辛苦。

陳教授以略帶得意的眼神望向微瞇著眼、半躺的老父親,接著說:「現在爸、媽不用再那麼辛苦了,我們兄弟都在台北當教授,能一起坐在這裡看看海真的很棒」並以眼神指向鹽田裡一個耄耋老者,說道:「坤伯大概有八十幾了吧,還在田裡拚老命、做粗活,實在很辛苦也很可憐,不知他的兒子這幾年在做甚麼?」

老父親伸手夾開口中的菸,坐正了起來並嚴肅地說:「不要認為當教授很厲害(了不起),阿志(坤伯的兒子)在附近做土水的工頭,賺的錢不會比你少,早把坤伯接去住新厝了,他們還有一甲多的地等著被重劃,他在這裡做工是不想讓他自己的鹽田荒廢,並且運動身體,不是像年輕時為賺幾塊錢拖老命,真的是幸福啊!」

接著說:「咱有能力要感恩惜福;同情並幫助別人是應該的,但是你要同情別人的時候也要想一想,你有資格同情他嗎?

回到台北,陳教授看到新聞正報導北部某處遊民晚上住在某區宮廟,白天搭車到火車站上班當乞丐,日收入竟比自己的平均日薪高。並想到幾天前剛替系上某位清寒學生申請獎助學金,她今年暑假和同學出國玩了一週、騎一台八萬多的摩托車打工、租住單人套房、有最新款的手機,單價要比自己的手機多一倍有餘,據說參加一場周末晚上的音樂趴(派對)要花四千多元……

想到這裡,不禁長嘆了一聲。

回寓言小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