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品

節約並不顯得你吝嗇

   
     
     

 

 

節約並不顯得你吝嗇

記得曾在書上看到台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奮鬥過程,最引起我注意的兩件事,分別是一條用了好幾年的毛巾和反覆使用的信封;一條毛巾用上數年並不奇怪,至少自己一向如此,但是後者卻十足讓我自內心產生感動和共鳴,自從協助蔣教授繪製教具出版後猶為強烈。

現在在王永慶先生的事業王國裡是否仍如此,並不得而知;但在早年,公司內各部門或是集團內的各公司書信公文傳送,往往是使用雙面印刷或書寫;更有甚者,其外封套是第一次書寫,第二次使用時把第一次的劃去重書寫在旁,或貼小紙片在上面重新書寫,如此直到封面慘不忍賭,竟然將它拆開折反面後黏合繼續使用,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值國中時期,僅是好奇夾雜懷疑地笑了一笑。

大學期間有幸認識彰化師範大學退休的蔣德勉教授,在與他書信往來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點,他常寄明信片問候或交待事情,特別是在國外則用當地風景名信片,若是印刷品絕不用平信交寄,令人眼跌破眼鏡的是以他優渥得經濟條件,信封竟然多用News Week牛皮紙封套折反面後黏合繼續使用,大信封用廣告郵件的封套,文件或圖稿則多用日曆紙反面書畫。一開始我以為是他寄出前臨時找不到白紙或封套的特例,接下來頻往返交寄過程下來,才發現這是常態。對照先前王永慶集團的作法,不禁讓人產生共鳴和些許慚愧。

事實上蔣教授是位和藹大方的長者,一點也不吝嗇;節約紙張的使用不只是金錢的節省,更是為地球資源的節省與環境保護盡了一份努力。現今,在許多公司的辦公室並不提供整包影印紙,要幾張新紙都必需向上司說明用途後領用,要整包則必須書面申請並詳述用途,即使影印或列印也被要求雙面使用,這並不意味著公司吝惜於這些紙張。

想想看,你平均一天收到幾張看都不看一眼、或看一眼就丟到一旁的文件?當你唰唰的印著一張張文件,想一想你發出的這些文件是否為必須?如果是必須,能否將版面妥為安排用小張紙、舊紙印、或是雙面列印。要知道,因為列印會議上每人一份看過即丟的單面印製討論稿,你已耗去了半包影印紙;因為你一時疏忽未能校稿出錯誤即列印(或影印),又浪費了幾張紙,「錢」公家出,而對資源的浪費和環保的損耗,將由誰來承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