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嘗過東歐美食了嗎?
大街上,一家又一家的異國料理在用餐時間總是顯得特別可人:日式涮涮鍋、韓國烤肉、義大利麵、法式餐廳、港式飲茶、美式漢堡、歐式自助餐......
相較於其他地方,東歐是我們較不熟悉的地區,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東歐的美食吧!!。
烏克蘭的薩洛(以下資料來源-中航國旅)
在烏克蘭,有一種醃製肥豬肉非常有名,烏克蘭人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薩洛”,人們甚至將其稱為國粹。
薩洛
薩洛是烏克蘭餐桌上的必備食物
早期的烏克蘭家豬毛長體瘦,外形如狗,善於奔跑。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如今的烏克蘭大白豬則身軀肥碩,肉質香味獨特,口感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烏克蘭人用這樣的肉醃製而成的肥豬肉稱為薩洛,這被認為是豬肉製品中的精品。
薩洛熱量高,內含多種維生素,據說還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早在公元9世紀,薩洛就是烏克蘭人餐桌上必備的開胃菜。
在烏克蘭,薩洛通常有兩種食法。一種是做成醃豬肉片。用鹽醃過的白花花的肥豬肉片上,夾著幾道紅色的瘦肉條,令人垂涎欲滴。將薩洛配以洋蔥和伏特加食用,堪稱美食絕配。另一種是做成豬油狀。人們將拌有食鹽、大蒜的豬油塗抹到烏克蘭特產的黑麵包上,讓人回味無窮。
吝惜與人分享
記者來到基輔市中心的一個大市場,看到這裡每個熟食攤位都賣薩洛,每公斤價格從20—75格里夫尼亞不等(1美元約合5格里夫尼亞)。攤主維卡告訴記者,她銷售的薩洛是自己做的。對烏克蘭人而言,薩洛是烏克蘭食文化的象徵,如同伏特加酒代表著烏克蘭的酒文化,薩洛已深深滲透到烏克蘭的悠久文化之中。
民間笑話說的是一個非洲人與一個烏克蘭人同乘飛機出行。途中,非洲人拿出一個香蕉吃起來。烏克蘭人問,這是什麼?非洲人說,這是香蕉。烏克蘭人請求道:我能嚐嚐嗎?非洲人爽快地遞給烏克蘭人一個香蕉。過了一會兒,烏克蘭人拿出薩洛,夾著麵包吃起來。非洲人問道,這是什麼?烏克蘭人說,這是薩洛。非洲人說,我能嚐嚐嗎?烏克蘭人回答道,薩洛就是薩洛,沒什麼好嚐的。說罷,烏克蘭人趕緊幾大口將薩洛吃完。這個笑話反映出烏克蘭人對薩洛鍾情至極,甚至吝惜與人分享。
到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時間不長,但買東西費勁讓我深有體會。一天,我到一家電器商場買無繩電話。偌大的商場裡只有兩種機型。我指著櫥窗裡擺的樣品對售貨員說:“麻煩給我拿部這種電話。”話音剛落,售貨員掏出鑰匙就要開櫥窗。我忙說:“我不要樣機,請另外給我拿一個。”售貨員頗有些不解地對我說:“全商場這種電話僅此一部,別無存貨。”看到我吃驚的神情,同去的前任記者說:“在基輔就是這樣,商家擔心積壓,許多商品往往只進一份兒,你看上了就趕緊買,可沒什麼存貨讓你挑。”當我抱著新買的電話走出商場時,擺放錯落有致的櫥窗裡很突兀地缺了一件展品。我想,看來今天不會再有別的顧客在此買到一模一樣的電話了。
日用品如此,大件商品也是一樣。我到記者站後想買台新電腦,目標鎖定為惠普、戴爾等知名品牌,以免維修之苦。但跑了基輔好幾個電腦市場我才意識到,在這裡想買品牌機簡直是奢望。市場裡賣的電腦清一色是烏克蘭或俄羅斯組裝的。國際知名品牌除非預訂,否則根本見不到貨。當地一位電腦業的朋友告訴我,在基輔,我想買的品牌機屬於高端產品,需求量有限,商家都不願意進貨。
我和一些當地朋友聊起類似的購物經歷,基輔國立語言大學的一位教授告訴我,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老百姓收入低,商家不敢貿然進貨。他說,大學教授每月工資只有1000格里夫尼亞(1美元約合5格里夫尼亞),退休後只能拿700格里夫尼亞。而醫生工資更低,通常為600格里夫尼亞。 2005年,烏克蘭月平均退休工資為384格里夫尼亞。年底公佈的一份數據顯示,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20%的家庭擁有電腦,而數碼相機的普及率僅為3.9%,即使是中產階級也要將收入的52%用於食品消費,因此難有餘錢採購大宗商品。
在烏經商10年的華商王先生說,水貨(通過非法渠道走私入境的商品)橫行是正規商家難以擴大經營的另一原因。在烏克蘭各地都有較大規模的水貨市場,那裡出售來自土耳其等國的水貨,因逃避了關稅,其價格只有大商場同樣商品的一半。水貨雖然存在以次充好、以舊翻新等質量問題,但仍受到囊中羞澀的工薪階層青睞。王先生說,烏克蘭的市場經濟搞了10多年,可商家的經營理念仍停留在蘇聯計劃經濟時代,賣方市場現象突出。手裡有貨的商家才是“上帝”,他們總想一口吃成大胖子,單件商品加價嚴重,不喜歡討價還價,“薄利多銷”的觀念還不為當地商家普遍接受。
一位叫尤拉的生意人則向記者抱怨,物價漲得比工資還快,也是他們做生意難的重要原因。他說,儘管這兩年大家的工資都漲了1倍多,可物價漲幅卻遠不止1倍,食品、汽油等商品的價格都漲了2至3倍。 2003年,他進口了50套組合音響,放到基輔10多家商場代銷,半年多只賣出去一半。顧客說,東西質量不錯,價格也合理,可只能心動,不敢行動。日用品價格近年來上漲過猛,大家手頭都不寬裕,這種高級享受自然要從長計議了。
立陶宛的
黑麵包(以下資料來源-藝龍旅遊指南)
立陶宛最傳統最基礎的食品就是黑麵包(Duona),差 不多每天三餐都要吃麵包,它在家庭節日和與土地相關的儀式上都很重要,立陶宛人把信仰和魔法聯繫到麵包上,其中一個就是麵包的保護性特徵,即麵包能保護人 們遠離火。麵包被認為是聖潔的,若是一片麵包掉到地上,人們也會很小心的撿起並吃掉。
傳統的麵包有2種,普通的發酵麵包和燙面麵包,發酵麵包從很早時期就開始食用,只需要發酵一個晚上,但要揉捏很長時間;而燙面麵包則是在20世紀才有的,它的發酵過程約要3天。
11/11/29